书城养生睡眠障碍一本通
10911700000063

第63章 求医还得问药:三代安眠药你了解多少

在治疗失眠的各种药物中,一些西药是针对失眠、抑郁等表面症状进行控制,短时间内能够达到舒缓的效果,感觉睡得踏实了,心情也好了,但这往往只是暂时的,整个身体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调解。而中医是通过对全身的调理来进行治疗,对整个身体的好转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而达到好的睡眠。

医学上认为,失眠的健康与疾病谱系包括失眠的正常心理反应、失眠的亚健康状态和失眠的亚临床状态,以及失眠疾病(失眠症)。例如汶川大地震中有些幸免于难的受灾同胞,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失眠,噩梦。如果程度不很严重,很快自愈,这就是正常的失眠心理反应。如果失眠比较严重,就会引起白天表现在心境和情绪方面产生一定波动,影响自己集中注意力和思考问题的效率,此时可以认为是有了失眠问题,其中程度比较轻。如果情况更加严重,就会明显地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学习、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此时失眠症状和相应的情绪症状(如焦虑、抑郁等)和躯体症状(如食欲下降,胸闷,躯体不适等)已经很重,只是时间还比较短暂,如果不注意处理,就有可能发展成为失眠疾病(失眠症)。由此可见,从正常的失眠反应到轻度异常的失眠问题—亚健康状态到较严重的失眠问题—亚临床状态,再严重到失眠疾病的过程是一个逐渐加重的生理→病理的谱系。一般而言,前两类需要进行失眠咨询或心理治疗。而后者则需要躯体治疗(例如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等)与心理治疗相结合,需要临床医生来处理,这都是我们常见的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失眠多与精神活动有关。人的思维与意识均受精神的支配,产生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不同的情绪变化,这本属人体的正常生理反应,不会使人致病。但有很多病人因为工作、学习压力太大,思虑过重,导致阴阳失调、气血失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紊乱等,所谓:“卫气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在预防和治疗失眠上,中医讲究“先睡心,后睡目”。要想安然入睡,上床后首先要把“心”安下来,静下来,摒弃思想上的纷繁思绪,把工作放下;还要消除对失眠的紧张情绪。其次,心情舒畅、思虑减少,生活规律、不随便熬夜,也是预防失眠的有效方法。这正是中西有别的失眠治疗法的关键。

治疗失眠的西药安眠药从18世纪末就出现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药物使用后历史的检验,其种类也不断推陈出新、层出不穷。根据药物开发时间和化学结构的差异,现在多把安眠药分为三代。

(1)第一代安眠药

第一代安眠药的种类包括巴比妥酸盐类、水合氯醛、三溴合剂和羟嗪(羟嗪)等。巴比妥酸盐类,可分为长效、中效、短效和超短效四类。

①长效类:有巴比妥、苯巴比妥等,作用时间6~8小时。

②中效类:有异戊巴比妥、戊巴比妥等,作用时间4~6小时。

③短效类:有司可巴比妥(司可巴比妥)等,作用时间2~3小时。

④超短效类:有硫喷妥钠等,作用时间约15分钟。

第一代安眠药用于临床至今约100年历史,由于副作用较多,目前已很少作为安眠药使用。

(2)第二代安眠药

第二代安眠药的种类:主要指苯二氮草类(安定类安眠药)药物。目前常用的有氯氨草(氯氮)、地西泮、奥沙西泮(舒宁)、氯硝西泮、三唑仑、眯达唑仑、氟西泮、硝西泮、阿普唑仑、艾司唑仑、卡普托胺(劳拉西泮)等。根据半衰期长短不同,苯二氮草类安眠药分长效、中效、短效三类。

①长效类:有地西泮(安定)、氯氮等,作用时间50小时左右。

地西泮(安定):作用长效,对老年人或有肝脏疾病的病人,药物在体内的清除大大降低。由于其半衰期长在体内有蓄积作用,会产生白天嗜睡状态。但在白天可以有部分抗焦虑作用,突然减药不会出现明显的停药综合症。

②中效类:有氯硝西泮、硝西泮、艾司唑仑、卡普托胺(罗拉)等,作用时间15小时左右。

艾司唑仑(艾司唑仑:是一种中效的苯二氮草类安眠药物,容易吸收,服药后2小时血中浓度达到高峰,而在体内的半衰期为20小时。有研究表明老年人体内的血浓度与年轻人一样。本药由于半衰期比较长,故连续用药在体内有蓄积作用,会产生白天嗜睡状态。一般推荐开始用药0.5mg,对于老年人需从半量开始,缓慢增加药量。

③短效类:有三唑仑、咪达唑仑(咪达唑仑)等,作用时间1~5小时。

由于价廉和比较安全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安眠药。

三唑仑:三唑仑又名三唑仑,能快速吸收,没有活性产物,在体内的半衰期为2~5小时。本药在服用后第1个晚上就开始有很强的安眠作用。许多研究表明,用药1个月后没有出现耐药性。由于半衰期短,故较少第2天的白天药物残留的作用。但服用剂量比较大的病人突然停药,可以引起短暂性睡眠紊乱,可以用降低剂量避免出现停药引起短暂性睡眠紊乱。

第二代安眠药物的特点:口服吸收良好,经肝脏代谢。药物的药效是通过人脑中的一种伽吗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的功能实现的。安定类安眠药能迅速诱导病人入睡、减少夜间惊醒次数、延长睡眠时间和提高睡眠质量,但也改变了通常的睡眠模式,使浅睡眠延长、快眼动睡眠持续时间缩短、做梦减少或消失。不同半衰期的安定类安眠药各有特点,如三唑仑吸收快,起效快,无蓄积,是较理想的安眠药。但其缺点是易产生清晨失眠和白天焦虑,容易成瘾。地西泮作用时间较长,很少发生清晨失眠与白天焦虑。但由于其主要代谢物有活性,作用长达50小时或更长,故易蓄积。

(3)第三代安眠药

第三代安眠药的种类:是近几年开发的新型安眠药。主要有唑吡坦(思诺思)、佐匹克隆(依匹克隆)、扎来普隆等。作用时间0.5~5小时。此类药物安全性高,但价格昂贵。

①唑吡坦:又名思诺思,是一种咪唑吡啶类衍生物。它有很强的睡眠诱导作用。作用快,服药后30分钟起作用。由于在血中的半衰期大约2.5小时,所以是短效安眠药物。多导睡眠图检查发现唑吡坦主要作用于睡眠周期的非快速眼动期(非快眼动期)第2睡眠时期,对快速眼动期的作用轻微。在较大剂量时,非快眼动期睡眠第2期和第3、4期时间延长,快眼动睡眠期睡眠时间缩短,停药引起的睡眠紊乱较轻。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病人的呼吸有轻微抑制作用。不引起肌肉松弛。由于其半衰期短,可迅速被吸收,不产生蓄积,对白天的影响小。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和神经系统副作用,如胃肠道副作用引起的腹泻、恶心、消化不良等。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引起的嗜睡和头晕。服药第2天白天药物残留的作用较少。老年人由于药物的半衰期延长,故开始使用时药物剂量应比较小。一般来说,老年人开始时的药物剂量约为5mg。

②佐匹克隆:又称依匹克隆,在服药后2小时血中浓度达到高峰。年轻人药物的半衰期为3~6小时,老年人可达到8小时。本药具有镇静安眠、抗焦虑、肌肉松弛和抗惊厥作用。多导睡眠图检查发现本药对快速眼动睡眠有作用,虽然对呼吸抑制比较轻微,但对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患者,有增加呼吸暂停指数的作用。本药物作用快,药物持续时间不太长,所产生的后遗症也相对较少。

③扎来普隆:可选择性结合于脑GABA受体的新型安眠药。半衰期为1小时左右。即使肝功能受损者,药物清除率也可达到正常人的70%~87%。起效迅速,适用于入睡困难者的短期治疗,不影响正常睡眠结构。口服一次5~10mg,睡前服用或入睡困难时服用。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头痛、肌痛。较少晨起不适感,较少反跳性失眠,尚无成瘾性病例。

④抗组胺药:例如苯海拉明(非处方药物)最常用于帮助睡眠与维生素B合用更好。我们推荐这一药物的理由是它经过长时间的检验,安全性高,效果可靠,不用医生处方就可以买到,价格十分便宜,只要短期使用(不超过1星期)副作用就很少。一般在晚饭后服用一片(25mg)就可。如果晚上10:30上床睡眠,半个小时内还不能入睡,再服用一片苯海拉明也无妨。第2天早上醒来,如果还有睡不醒的感觉,可以在早餐后喝一杯浓咖啡,使自己头脑清醒。但应记住,如果睡眠问题比较严重的病人,就需要到医院看医生,不推荐使用这一自己解决睡眠问题的方法。已6有的资料表明,本药应用剂量大时,对人的敏捷性、记忆力、注意力有抑制作用。其他副作用包括视物模糊、便秘、早上嗜睡、头晕、耳鸣、心慌等,因此建议仅仅用于短期轻中度失眠者。

第三代安眠药的特点:唑吡坦、佐匹克隆、扎来普隆主要作用机理是选择性地与中枢神经系统GABA受体结合,增加GABA的传递,抑制神经元激动,产生药理作用。具有肌肉松弛、抗痉厥、镇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