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睡眠障碍一本通
10911700000042

第42章 梦游非同小可

梦游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也是一种与睡眠有关的脑功能障碍。梦游的方式五花八门,既有寻常的,又有离奇的,形成原因也是多种多样,需要我们清楚的辨别。

梦游的症状

梦游的医学名称为睡行症,多发生在儿童期,也可能是癫痫(俗称羊角风)的表现之一。用多导睡眠图检查可见非眼快动睡眠的第3期与第4期出现发作。病人从睡梦中起床活动,两眼睁开或半睁开,有醉酒步态,面无表情,在室内或室外活动,此时病人意识不清醒,认知模糊,可能会把窗户当成门,越窗而出造成意外。对他人的干涉或招呼毫无反应,偶尔会危害他人的安全。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清醒后对发作经过不能回忆。正常儿童良性睡行症多在10岁前发作,发作原因不清楚,一般认为是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不成熟所致,常常同时伴有夜惊或遗尿等。成人经常发作睡行症发作一般是病理性的,其发作常与生活事件的应激有关。不论儿童或者成人,罹患睡行症一定要找专科医生诊治,并应排除癫痫等器质性疾病之可能。在我国医生应用的睡行症诊断标准之一介绍如下:

梦游指一种在睡眠过程中尚未清醒而起床在室内或户外行走,或做一些简单活动的睡眠和清醒的混合状态。一般不说话,询问也不回答,多能自动回到床上继续睡眠。通常出现在睡眠的前1/3段的深睡期,不论是即刻苏醒或次晨醒来均不能回忆。多见于儿童或少年。本症没有痴呆或癔症的证据,可与癫痫并存,但应与癫痫发作鉴别。主要症状如下:

(1)反复发作的睡眠中起床行走。发作时,睡行者表情茫然、目光呆滞,对别人的招呼或干涉行为相对缺乏反应,要使病人清醒相当困难。

(2)发作后自动回到床上继续睡眠或躺在地上继续睡眠。

(3)尽管在发作后的苏醒初期,有短暂意识和定向障碍,但几分钟后,即可恢复常态,不论是即刻苏醒或次晨醒来均完全遗忘。

(4)不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5)反复发作的睡眠中起床行走数分钟至半小时。

排除两类疾病

(1)排除器质性疾病(如痴呆、癫痫等)导致的继发性睡眠-觉醒节律障碍,但可与癫痫并存,应与癫痫性发作鉴别。

(2)排除癔症。

睡行症可与夜惊并存,此时应并列诊断。

梦游症的治疗

(1)心理治疗

梦游症多发生于生长发育期的6~12岁的男孩,在排除器质性因素的基础上,多与社会心理因素、生活节奏及生长发育因素有关。因此,应首先向家属及患者解释该病的特点及发生原因,解除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避免孩子因偶然出现梦游行为而引起焦虑紧张的情绪,以至使梦游症状加重。向家属及患儿解释清楚,只要发作次数不多,一般无需治疗,但发作时应注意看护,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对正在发作的患儿应将其叫醒或将其引到床上。

当然,也需要进行睡眠卫生教育。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日常生活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和高度紧张的状态,注意早睡早起,锻炼身体,使睡眠节律调整到最佳状态;其次应注意睡眠环境的控制,睡前关好门窗,收藏好各种危险物品,以免梦游发作时外出走失,或引起伤害自己及他人的事件;第三对该症患儿应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不要在孩子面前谈论其病情的严重性及其梦游经过,以免增加患者的紧张、焦虑及恐惧情绪。

(2)药物治疗

该病发作次数不多时,一般无需进行药物治疗;对于频繁发作者,可短期晚睡前服用安定2.5mg,以减少或控制发作。

爱心提示

常有一种偏见,认为不可随便去喊醒梦游者,因为梦游者忽然惊醒会吓疯的。事实上,梦游者很难被唤醒,即使被唤醒了,他也不会发疯,只是感到迷惑不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