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睡眠障碍一本通
10911700000011

第11章 合理安排三餐,不让食物成为睡眠负担

虽然有很多食物会导致我们无法正常睡眠,但同时也有很多食物能起到安眠的作用,比如牛奶、小米等,它们含有色氨酸,能促进大脑神经细胞分泌使人困倦的五羟色胺,辅助睡眠。此外还有些小食品,如桑葚、龙眼、大枣等都能帮人入睡。当然,单一的辅助睡眠的食物都太个性化,需要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适合的食物。这不仅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日常饮食观念,还需要我们正确地了解各种食物对睡眠的影响。

有的人因为疾病、疼痛难入眠;有的人工作压力大,焦虑睡不好,但还有一个造成睡眠不佳的原因往往被我们忽略,那就是每天的饮食。不同的食物对睡眠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黄帝内经》里曾写明“胃不合则卧不安”,也就是说能否睡得好,与吃了什么有着莫大的关联。

城市生活的很多人往往在赶完一份策划或谈成一笔生意后,吃顿大餐来犒赏自己,这样一来,虽然是满足了口腹,却极可能造成失眠的惨剧。大家都知道,人一旦晚上吃得太多,或吃较多高脂肪食物,就会延长消化时间,这样在入睡的时候,食物在肠胃中根本就没有消化掉,这就会直接影响到睡眠。有些人为了减肥或者其他原因,干脆就不吃晚餐,这也同样会对睡眠造成伤害。因此,把握“度”是一切处事原则。除此之外,我们也需要避免吃一些刺激性食物,对睡眠造成不良影响。那具体而言,哪些食物会影响睡眠?我们又该如何正确饮食呢?

俗话说:“早餐要好,午餐要饱,晚餐要少。”饮食作为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各种营养物质的吸取保证了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合理安排饮食能保证人体健康。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每天吃一顿好的早餐,可使人长寿;午餐作为一日中主要的一餐,由于上午体内热能消耗较大,午后还要继续工作和学习,需要吃好;晚餐比较接近睡眠时间,不宜吃得太饱,到睡眠时才正好是空腹状态,才能保证睡眠质量。这样就需要我们合理的安排好三餐的比例,保障我们的睡眠。

挖掘饮食中的不合理因素

(1)三餐比例失调:一般来说,如果晚上10点睡眠,进食数量的比例应为:

早餐30%+上午点心(5%)+午餐30%+下午点心(5%)+晚餐30%=100%。这样既能保证活动时能量的供给,又能在睡眠中让胃肠得到休息。

(2)晚餐太晚:现在都市家庭用晚餐的时间普遍较迟,有些家庭要在晚上8点左右才进晚餐。而正常的睡眠时间一般是晚上10点,短短两个小时,食物在肠胃中根本消化不了,不仅不能吸收,反而增加肠胃负担,影响睡眠。

(3)营养过剩: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高,不少家庭的晚餐菜肴丰盛,餐桌上常见鸡、鸭、鱼、肉、蛋等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如果每天的热量供应集中在晚餐,就会产生不良后果:①会加重胰岛负担,促使胰腺衰老,最终导致糖尿病。②热能消耗很低,使多余的热量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逐渐使人发胖,可引起血胆固醇增高,把过多的胆固醇运载到动脉壁堆积起来,成为诱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原因。③睡眠时肠蠕动减少,由于摄入蛋白质过多,人体吸收不了就会滞留于肠道中,会变质,产生氨、吲哚、硫化氢等毒素,长期刺激肠壁,有诱发癌症的风险。④会使尿中的钙量增加,一方面降低了体内的钙贮存,诱发儿童佝偻病、青少年近视和中老年骨质疏松症,另一方面尿中钙浓度高,罹患尿路结石病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⑤如果再加上饮酒,则更易形成酒精性脂肪肝。

(4)饮酒过量: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酒后饮茶的危害作了明确的表述:酒后饮茶伤肾,腰腿坠重,膀胱冷痛,兼患痰饮水肿。许多人由于缺乏医学常识,酒后往往爱饮茶,想化积消食,通调水道。但是饮茶对肾脏不利。酒精进入肝脏后,通过酶的作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经肾脏排出体外。而茶碱有利尿作用,浓茶中含有较多的茶碱,它会使尚未分解的乙醛(酒精在肝脏中先转化为乙醛,再转化为醋酸,醋酸又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过早地进入肾脏。而乙醛对肾脏有很大的损害作用,易造成寒滞,导致小便频浊、阳痿、睾丸有坠痛感和大便干燥等病。所以,酒后最好不要饮茶,可进食瓜果或果汁。

爱心提示

7种食品缓解酒后不适

①蜂蜜:含有一种果糖,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吸收,减轻头痛,蜂蜜还有轻度安眠作用,能使人很快入睡。

②西红柿汁:也富含特殊果糖,能帮助酒精分解,一次饮用300ml以上,能使酒后头晕感逐渐消失。

③葡萄:含有丰富的酒石酸,能与酒中乙醇相互作用形成酯类物质,达到解酒目的。

④西瓜汁:能加速酒精从尿液中排出。

⑤柚子:柚肉蘸白糖吃,有助于消除酒后口腔中的酒气。

⑥芹菜汁: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能分解酒精。

⑦酸奶:能保护胃黏膜、延缓酒精吸收。

(5)喝水过多:有一句通俗的话叫做:“餐前空腹喝水,餐时有汤有水。”①“餐前空腹喝水”指早、中、晚三餐之前约1小时,应该喝一定数量的水。因为,食物的消化是靠消化液来完成的。消化液(唾液、胃液、胆汁、胰腺液、肠液)每天分泌的总量达8000ml左右。饭前空腹喝水,水在胃内只停留2~3分钟,便迅速进入小肠并被吸收进入血液,一小时左右可补充到全身组织细胞,供应体内对水的需要。所以,餐前喝水就可以保证就餐前为躯体供应适量的水分,以备就餐时分泌必要的、足够的消化液,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食物,又可以不影响体内组织细胞中的生理含水量。尤其是早餐前,因为睡了一夜,时间较长,人体损失水分较多,早上醒来,喝一杯温盐水是很有益的。这有利于将晚上的代谢终产物及时排出体外,可以调节人体的体液浓度,使之达到均衡状态。同时可对躯体各个细胞(特别是体表细胞)的水分进行及时的补充,以增强细胞的活力。

②“餐时有汤有水”指进餐时喝一定数量的汤水,有助于溶解食物,将食物在胃部与胃液搅拌,进行初步的消化,有利于食物在小肠中的消化和吸收作用。如果餐前不补充适量的水分,就餐时再喝大量的水,就会冲淡胃液而影响消化。

应当注意,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在加氯消毒后的自来水中,分离出13种具有潜在恶性致畸、致癌、致突变的挥发性卤代烃等物质,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怎样才能将这些有毒物质降到安全范围以内呢?有人做过试验,当水温升到100℃时,3分钟后,卤代烃含量降至9.2μg/l,氯仿的含量为8.3μg/l,这都在标准要求以内,对人体无多大妨碍。如果继续煮沸下去,卤代烃和氯仿的含量会更少,但水中其他不挥发性的物质(不挥发性物质是指无选择能力的元素,有些对人体无害,有些则会直接作用于人体细胞,产生危害)数量却会增加,这同样对人体有害。因此,烧开水时,沸腾以2~3分钟为最佳。不能喝“千滚水”,水如果烧了又烧,滚了又滚,随着水分的蒸发,无机盐的浓度就相应增加。尤其是其中的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摄入过多或长期饮用,轻者累及肠胃,重则可引起癌症。

养成良好晚餐习惯

(1)不宜过饱:《彭祖摄生养性论》中说:“饱食偃卧,则气伤”。《抱朴子·极言》中也说:“饱食即卧,伤也”。民间还有俗语:“早饭宜饱,午饭宜好,晚饭宜少”。这些讲法都比较符合养生学思想。如果晚饭吃得过饱,或者是在睡眠前又吃些零食,食物得不到消化就上床睡眠,增加了胃肠负担,难以入睡。

(2)不可饥饿:晚饭不宜吃得过饱,但也不能饥饿。如果担心吃过晚饭后会影响正常睡眠,就干脆把晚饭省去,这种做法更不可取。晚饭饮食不入,即饥又渴,岂不更令人难以入睡。善养生者务必做到,晚饭宜少而不可不吃、不喝。

(3)少用肥甘厚味:鸡、鸭、鱼、肉等肥甘厚味摄入过多,常常会影响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是晚餐已摄入了比较大量的肥甘厚味以后,可以在进餐后适当活动一下,如散步、干家务活等,可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也可以把睡眠时间稍推迟一点,这样可能会睡得更安稳一些。

(4)时间安排合理:进晚餐的时间和上床就寝时间安排的合理与否,与能否安静舒适地入睡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陶真人卫生歌》中说:“晚食常于申酉前,何夜徒劳滞胸膈”。一般认为,晚饭应在睡前4小时左右,如果是晚10点钟上床就寝,晚饭可以安排在下午6点。饮食与睡眠时间安排的合理,则就避免了因“胃不和”而致“卧不安”的担忧了。

只要能够按照以上说的去安排晚餐及上床就寝时间,养成规律的卫生习惯,对于改善睡眠质量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