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盛夏酷暑保平安
在炎夏酷暑,火辣辣的太阳烤得人们口干舌燥,持续的高热使人汗流挟背,大脑的神经细胞也变得迟钝;睡眠不香,食欲不振,甚至酿成疾病。
一是由于皮下“超常循环的血流量”比平常要多好几倍,高血压、心脏病和脑中风发生的危险性可能增多。
二是大量出汗后,水分和钾、钠等矿物质丢失过多,血容量下降,血勃度骤增,因而诱发缺血性脑中风或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大。
三是体内有限的血液,在短时间内涌向体表,使心、脑供血量锐减,对心、脑血管硬化与血液调节功能欠灵敏的中、老年人,以及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者,容易造成意外事故。
那么,如何安度炎夏呢?
1.室内保持凉爽通风
有条件时,安装空调器,使室温不超过26~28℃为宜。与空调器保持一定距离,以不感到冷风直接吹身体为妥。在空调房间内,不宜穿得太单薄,如感到闷热时,可开动换气扇,以加速空气流通。
2.减少外出
当室外温度超过33℃或室内、外温差达10℃以上时,最好是少外出或不外出;尽量避免在温差大的场所出入。必要时,应做好防暑准备,如带上淡盐水,防暑药(如人丹、十滴水等),尽量缩短在外的持续时间。必须外出时,也要打阳伞、戴凉帽,或涂防晒霜。
3.饮食要注意卫生
饮食要注意卫生,不吃剩饭剩菜和腐败变质的东西,要吃得清淡些,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多喝稀汤和茶水,及时补充水分。若出汗过多,还需喝点淡盐水,以补充丢失的盐分。大鱼大肉、膏粱厚味宜少吃。冷饮有防暑降温之效,适量进食很好,但也不可过量,以免损伤肠胃,胃寒型病人更应注意。
4.适当吃点“苦。”
适量进食“带苦味”的食物,如苦瓜、苦菜、苦笋、蒲公英等。它们含有生物碱苦味素,有“清邪热,泻火”的作用。
5.多吃水果
水果的营养丰富,汁液甚多,既补充营养和水分,又有防暑降温之功效,应多食。特别是西瓜,有“天然白虎汤”之称,是消暑佳品,可以适量多吃一些。
健康小提示
大汗淋漓时不要开空调
大汗淋漓时,不要马上开空调。因为体温骤然下降,可使毛细血管及小动脉急剧收缩,造成脑部血循环障碍,导致颅内血压升高或脑水肿,而引起脑血管破裂(脑出血)的可能性增大。
2.防寒别忘戴帽子
在数九隆冬的季节,人们往往身上穿得十分厚实而忽视了头部的防寒,甚至把帽子视为无足轻重的东西。其实这是很不科学的。
要知道,人的头部和整个身体的热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寒冷的条件下,如果只是穿得很暖,而不戴帽子,其体热就会迅速地从头部散去,这种热散失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那么,不戴帽子究竟对人体的热状态会有多大的影响呢?试验结果表明:处于静状态,不戴帽子的人,从头部散失的热,在环境气温为15℃时为人体总产热的1/3;—15℃时为3/4。这是因为人的延脑的功能是管理呼吸的,它特别怕寒冷,如延脑受风寒侵袭,呼吸系统的抵抗力就会降低,人就会易受到各种细菌和病毒的侵袭,易患感冒、支气管炎乃至肺炎。
另外,在热生理学中,把散热多于产热的量称为热债。一般地说,在热债不大于25千卡的情况下,人体基本维持热舒适状态;热债达到80千卡时,人体就会有不舒服的冷感;如热债达到150千卡,人体便会出现较激烈的寒颤。由此可见,冬天在室外戴一顶帽子,即使是一顶较单薄的帽子,其防寒效果也是明显的。
健康小提示
婴儿也应戴帽子
在春、秋、冬季给婴儿戴帽子,可起到全身保暖的作用。在炎热的夏天,可给婴儿戴透气好的帽子,以避免头部被阳光照射,发生中暑。戴帽子还可避免灰尘等有细菌的物质,直接接触婴儿的头部皮肤,防治感染发生。
3.冬季如何让室内不干燥
很多人家里有温度计,但是有湿度计的似乎很少。居室温度对人体健康很重要,其实湿度和人体健康也息息相关。
1.湿度影响健康
“空气湿度”顾名思义是指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大小,湿度越大表示空气越潮湿,水汽距离饱和程度越近。通常我们用相对湿度来表示空气湿度的大小。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越小,人体汗液蒸发越快,人的感觉越凉快,反之则闷热。
居室湿度是否适宜,对人体健康也是有影响的。当空气湿度低于30%时,上呼吸道粘膜的水分会大量散失,因而使呼吸道的防御功能降低,并使人感到咽喉干燥。当空气湿度达到80%时,会使人感到憋闷。尤其是在高温、高湿度的情况下,人更会感到闷热和难受。而低温,低湿度则会造成体表散热过快,产生冷感,口干舌燥,易流鼻血等。日本专门从事健康环境医学研究的须藤千春教授经过30年的研究,最近发表研究结果称:流感、哮喘、过敏性皮炎、肺气肿等疾病发生,与人们自幼年起长期生活在湿度较低的环境中引发的人体免疫能力下降有关。
干燥还会导致水分过度流失,加速衰老。皮肤的肌纤维是由大量的水溶性胶原蛋白构成,干燥使肌纤维因快速失水而收缩,环境越干燥,肌纤维绷越紧,久而久之,肌纤维可能断裂,皮肤就会出现不可恢复的皱纹,这也就是为什么南方人一般比北方人皮肤好的原因。
冬季在适宜温度情况下,合适的湿度为30%~40%。夏季,在适宜温度下,合适的湿度应控制在30%~50%的范围内。
冬季供暖期的室内湿度通常仅为15%,在这样的房间呆久了,往往会出现干燥上火的现象。在干燥的环境中,容易引发或者加重呼吸系统的疾病发生支气管炎、哮喘以及呼吸道的其他疾病。空气干燥的时候,流感病毒和能引发感染的革兰氏阳性菌的繁殖速度加快,引发疾病。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不适等过敏性疾病也都和空气干燥有关。因此,一定要注意室内补水加湿,及时为身体补充足够的水分。
2.冬季如何给居室加湿
冬季气候干燥时,可在地上洒点水,每天用湿拖布拖几次地板,或在地上放一盆清水,有助于增加湿度。每晚睡觉前,在暖气上搭两条湿毛巾,或将湿衣服挂在暖气上方等方法,可以防止夜晚空气干燥。这样在清晨起床时,你会觉得口、鼻能舒服一些。有条件的家庭,可选择加湿器来增加温度,将水雾扩散至空气中,从而达到均匀加湿空气的目的。
另外,如果在居室养几盆绿色植物,不仅能调节室内的相对湿度,还会使室内充满清香。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散发水分来提高周围湿度。还有吸附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功能,难以通风的冬天也可以净化室内空气。要挑选花粉不易飞,不生虫子的植物。藤蔓植物水分含量多,选择藤蔓植物也不错。
健康小提示
冬季莫忘饮水
每天饮用1000~2000毫升水就可基本满足人体对水分的需求。饮水应主动,切莫感到口渴时再喝,一次不宜过多,最合适的饮水方式是“少量多次频饮”,也就是少量多次,分散在上午、下午及睡前。另外,还可通过多饮用牛奶和汤来补充水分和营养。
4.加湿器使用不当亦会致病
入冬后空气干燥,暖气开通后,这种情况会更加严重,于是加湿器便成为人们调节空气湿度的首选。加湿器可以使得空气湿度增加,并且净化空气,减少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在提高人体免疫力、帮助人体保护自己不受外界病菌的侵犯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加湿器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危害人体健康。
1.可能会引起“二次污染。”
加湿器的水箱是个藏污纳垢的地方,很容易滋生细菌;空气中的灰尘也会进入水箱中,形成细菌膜。清洁不彻底,细菌会随着加湿器的喷雾来到空气中,造成“二次污染”。此外,把自来水直接倒入加湿器的水箱中,水中的有害成分和氯气、钙、镁等物质也会随着加湿器的喷雾挥发到室内空气中,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但是,如果加湿器本身不卫生,病菌就会随水蒸气漂浮在空气中,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目前所有的加湿器都没有自动清洗功能,如果不对加湿器定期清洗,加湿器中的霉菌等微生物会随着水雾进入空气,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应对加湿器进行一次清洗,这样会保持加湿器洁净,能延长其寿命和使用效果。清洗时用软毛刷轻轻刷洗外表,水槽和传感器用软布擦拭,水箱装水后晃动几次倒掉即可。超声波加湿器最好用专用的加湿器清洗液或白醋定期进行清洗,使用的水要在40℃以下,不可加入其他种类的化学药品。纯净型加湿器,每一到两年应更换一次蒸发器和过滤网。
2.直接灌注自来水不科学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家庭会直接把自来水灌进去,其实,这样也是不科学的。
自来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会对加湿器的蒸发器造成损害,其中所含的水碱也会影响其使用寿命。另外,自来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原子和微生物,有可能随水雾吹入空气中造成污染。有些小区的自来水硬度较高,加湿器喷出的水雾中因含有钙镁离子,会产生白色粉末,不仅污染室内空气,还会损坏家具、地板表面的油漆,影响光泽度,造成永久损伤。
注入加湿器中的水最好是蒸馏水或凉白开水,因为经过处理后,水中所含杂质较少,人不会因为吸入杂质而引起呼吸道不适。
此外,普通家庭慎用带杀菌功能的加湿器。因其通常含有某些化学物质,喷射到空气中,容易给人体带来伤害。
健康小提示
使用加湿器的注意事项
如果长时间不用加湿器,应把水箱中的水倒干,清洗擦干加湿器的各部分后再把加湿器收藏起来。另外,加湿器最好摆放在与所有家电、家具1米距离左右的地方,以防受潮。
5.空调避暑危机四伏
在夏季,为了调节居室小气候,许多家或单位都使用空调,并将温度固定在某一温度值,以尽可能地使居室保持恒温或准恒温状态。其实,科学家通过试验发现,不断地变化居室温度,可以使人的生理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从而逐渐适应温度的较大变化,提高人的自我调控能力,不至于经常感冒或患其他居室病症。
但是,自从空调问世以来,就颇受人们欢迎,尤其是空调的制冷功能,深得使用者赞许,很多人在炎热的夏季里,几乎终日与空调厮守。它却在不知不觉中将疾病带到人们身边。
1.什么是空调病
空调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环境,然而这毕竟不是自然状态。夏天炎热时人们常使用空调,不同人对冷气不适症有不同反应,最常见的是下肢酸痛无力、头痛头昏、疲劳失眠、恶心便秘、口干鼻痒、注意力不集中、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白血球减少、关节炎、咽喉炎、伤风感冒等,这可以称为“空调症候群”。
另外,室内空气循环使用,反复过滤后,空气中负离子显著减少而阳离子过多,不仅影响空气的清洁度,同时也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久居空调房间,会令人感到胸闷、头晕、恶心、乏力、记忆力减退、鼻塞、打喷嚏、耳鸣,还会有类似着凉感冒的症状,其至会降低人体的抗感染能力,这就是“空调病”。
2.如何防止空调病
为防止“空调病”,家用空调用户不要整天都开着空调。使用空调制冷时,不要使室温过低,室内、室外温差不宜过大,不要超过5℃,地毯、床单、沙发罩要经常清洗。
经常开窗换气。以确保室内外空气的对流交换,开机1~3小时后关机,然后打开窗户将室内空气排出,使室外新鲜空气进人。要多利用自然风降低室内温度,最好使用负离子发生器。
日常膳食中,可多摄取富含大量维生素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瘦肉、牛奶、动物肝脏等,以帮助白领们恢复疲劳、提高免疫力。
要是长时间坐着办公,如打字、书写、接线等,应适当增添穿脱方便的衣服,膝部覆盖毛巾等予以保护。同时注意间歇站起活动活动,以增进末梢血液循环。
在安排好工作的前提下,适当参加一些体育运动,如骑自行车上下班、午休时散步等都有助于空调病症状的缓解,并明显提高免疫力。下班回家,首先洗个温水澡。如能自行按摩一番,当然更好。
健康小提示
老年人和婴幼儿使用空调要当心
安装了空调器后要注意,对老年人和婴幼儿应特别小心,因为他们的温度感觉差,体温调节亦差,以免为享受而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6.夏季风扇伴眠危害大
不仅白天长时间吹电风扇,夜间睡眠时也要吹,甚至通宵达旦开着。岂不知,这样图一时痛快,对身体却很有害。
1.体温调节失衡
在夏季,人体主要是通过皮肤排汗、散热来调节体温的。汗液排出来,人就感到凉快、舒服。当使用电风扇吹风时,由于风力持久,风源集中,常常只吹在身体的某一固定部位,使身体出现两种不同的生理变化,没有被电风扇吹的部位,血管扩张,向外散热,被吹的部位停止向外散热,这样,就使体温调节和血液循环失去平衡。身体吹到的一面体表热量迅速散失,皮肤血管和汗腺随之收缩;吹不到的一面皮肤温度仍然较高,表面血管及汗腺仍是舒张的,因体温中枢来不及调节,就会引起肌体生理功能紊乱,据国外对长期在安装有电风扇等人工通风环境里工作的人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在这种通风环境里容易得电风扇病。主要表现是:头痛、眩晕、胸闷、恶心呕吐、疲乏无力、怕冷无汗、鼻塞咽痛、打喷嚏、流眼泪、肩背痛、手背痛、手臂不能抬举、周身关节痛、落枕等。
2.导致猝死
医学专家通过研究发现:采用电风扇使空气快速流动将体表温度降至24℃并持续6小时后,人体血液会发生下列变化:血细胞压积增加7%,血小板平均容积增加15%,血粘度增加21%,血压平均由129/69毫米汞柱升高到138/87毫米汞柱,胆固醇的某些组成物也明显增加,这些变化能促使血中血栓快速形成。这对原来并无明显症状但已潜伏着心血管疾病的人,就容易突发心肌梗塞或者脑血栓,导致猝死。
3.回旋风对耳膜的危害
另外,电风扇的“回旋风”对耳膜也会产生有害影响。如耳膜震动过久会使人感到头晕、恶心或乏力。再者,人在睡眠时基础代谢率降低,风扇长时间吹风无疑会加重上述一系列症状。
4.引起面瘫症状
有的人将电风扇对着面部猛吹或整夜用电风扇降温后,突然发生了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主要表现为眼睑不能闭紧,口角歪斜,不能蹙额、皱眉、鼓腮、吹口哨等。这是由于长时间吹风使面部血管剧烈收缩,血液循环障碍,面神经发生缺血、水肿、缺氧,引起面神经功能丧失,从而导致一系列面瘫症状的出现。
可见,风扇伴眠是不可取的。若气温过高实在难眠,也只能用摇头微风扇,并定时控制,注意体位变换,睡着前关掉电扇。
健康小提示
这些人少吹电扇
小儿、老人,身体虚弱和久病未愈、感冒、关节炎患者,尽可能不用电扇。如果掌握了以上几条,就能在夏天预防“电风扇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