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实用心理学(Ⅱ)
10909100000014

第14章 颠覆传统得自由――定型化效应

定型化效应的定义

“定型化效应”,也叫“刻板印象”。定型化效应是指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某些事持稳定不变的看法。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表现为:在对于具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某类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不用探索信息,直接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即可得出结论,这就简化了认知过程,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消极的一面表现为:在被给与有限材料的基础上做出带普遍性的结论,会使人在认知别人时忽视个体差异,从而导致知觉上的错误,妨碍对他人做出正确的评价。

有些人总是习惯于把人进行机械的归类,把某个具体的人看作是某类人的典型代表,把对某类人的评价视为对某个人的评价,因而影响正确的判断。刻板印象常常是一种偏见,人们不仅对接触过的人会产生刻板印象,还会根据一些不是十分真实的间接资料对未接触过的人产生刻板印象,例如:老年人是保守的,年轻人是爱冲动的;北方人是豪爽的,南方人是善于经商的等等。

定型化效应的特征

1.对社会人群的简单化的分类方式和泛化概括的认识;

2.同一社会人群中刻板印象具有很大的一致性;

3.与事实不符,甚至有时完全错误。它常常是造成人们认知偏差或偏见的主要原因,但在某些条件下有助于把现实中的人们加以归类进行概括性地认识,成为知觉他人的捷径。

定型化效应的案例

某小学正在办理新生入学手续,有两个小男孩同时来到招生老师面前。他俩长相一样,父母的姓名也一样。招生老师不禁问道:“你们是双胞胎吗?”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是。”老师大吃一惊,不是双胞胎怎么会有这么多相同的地方?两个学生说:“我们是三胞胎中的两个。”这就是定型化效应的一种表现方式。

在心理学上,定型化效应被称为心理定势。为什么老师一见到两个酷似的小孩,就马上想到他们是双胞胎而不是三胞胎中的两个呢?原因就在于他习惯了一种常规性思维,因为常规性思维方式会让人的思维产生一种惯性,这种惯性还会不自觉地、无意识地影响人的活动,这就是心理定势。

人的心理定势有三个特点:

1.它是由早先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在人的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容易以习惯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

2.它是对先前经验的间接、概括性的反映,并影响人的后继心理活动趋势;

3.它具有相对的成熟性和稳定性。

“思维定势”多出现在成人身上,因为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天长日久,耳濡目染,存在于世俗中的成规就会像一层密不透风的“茧”,紧紧束缚着成人的思维。

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聊天,这时跑过来一位小孩,急冲冲地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

你知道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吗?

曾对100个人测试过这个问题,但是100人中只有两人答对了,并且这两个人都是孩子:“局长是个女的,吵架的一个是局长的丈夫,就是孩子的爸爸;另一个是局长的爸爸,就是孩子的外公。”

为什么成年人对如此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出来,而孩子却很快就答对了呢?因为按照成人的惯性思维经验,公安局长应该是男的,从男局长这条线索去推想,无法找到正确答案;而孩子没有成人那么多的经验,也就没有心理定势的定型化,因而很快能找到正确答案。

因此,作为成人,一定要对定型化效应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障碍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和足够的心理准备,尽可能有意识地避免。

定型化效应的影响

定型化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在社会生活中,没有人有时间和精力去对每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了解,而只能与其中的部分成员交往,因此,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用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部。可是,定型化一经形成,就很难打破,并且会对人的认知过程产生很大的影响。

心理定势的力量真的很可怕,难怪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重复一些同样或相似的思考过程和行为方式,并产生思想上的惯性,不由自主地依靠过去的经验,按固定思路去考虑问题,而不愿意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

定势思维的副作用真的很大,有时完全可以导致人们在某些方面的判断失误。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一个人一旦进入思维死角,智力就可能在常人之下。

定型化效应对人认知过程的影响,弊大于利:

1.定型化的错误在于过度概括,即在有限的材料基础上,做出了极其宽泛的结论。

2.忽视个别差异,经常导致对人的错误认识,做出错误结论。

3.对人知觉的定型化会造成有失公正的社会偏见。

4.按照既定的模式思考问题,不仅容易使人厌倦,更容易“麻痹”人的思想,影响潜能的发挥。

打破定型化效应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老话说得很有道理,尤其是在科技发展如此迅捷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但是,如果一味地遵照定势思维来思考,我们就会落入一个“创新 否定 再创新 再否定”的怪圈,社会就不会发展得这么快。所以,必须打破定势思维。

那么怎样才能打破定型化效应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摆脱旧有的思维习惯。可是要摆脱已经成型的思维方式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要有勇气和决心,因为告别习惯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另外,勇于用新的眼光和思维对待问题,也是打破思维的框框、解决问题的途径。

很多人就是因为囿于思维定势,才走不出宿命般的悲剧结局的。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一旦走出了思维定势,我们就能有机会看到许多别样的人生风景,甚至还可以创造出人生奇迹。因此,换个位置、换个角度、换个思路想问题,我们就不难从舞剑中悟到书法之道,跟飞鸟学会制造飞机,由蝙蝠联想到电波……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定型化效应的应用

核心理念:人们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物持稳定不变的看法。

应用要诀:打破思维定势,善于接受新的事物。

应用领域:社会生活、组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