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不生病的运动金处方
10909000000095

第95章 提肛锻炼防治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子宫脱垂常伴有阴道前、后壁膨出,为老年女性的多发病,一般认为,60岁以上妇女约1/4患有不同程度的子宫脱垂。但是,很多产后孕妇也是此病的高发人群。

造成子宫脱垂的原因有很多,盆腔底部先天发育不良或由于年老而导致盆底组织退化萎缩,会造成子宫脱垂。长期慢性咳嗽、直肠狭窄所致排便困难、经常超重负荷、盆腔内巨大肿瘤或大量腹水等,都会使得腹内压力增加,直接作用于子宫,迫使其向下移位而造成子宫脱垂。长期卧病在床的患者,会使子宫后倾而导致子宫脱垂。

而孕妇易得子宫脱垂的原因,除了分娩的时候,维持子宫正常位置的条件被破坏,延长盆底肌肉过度伸张或撕裂,宫颈主韧带与子宫骶韧带的损伤,以及分娩后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等分娩时造成的原因外,还和产妇产后的行为有很大关系,如产妇休息不足,过早体力活动,产褥期仰卧且并发子宫慢性尿潴留,产后经常进行蹲式劳动,如洗尿布、擦地等,上述这些原因都容易导致孕妇在产后造成子宫脱垂。

患有子宫脱垂的患者,腹部会有下坠感及腰酸背痛的感觉,但是并无明显压痛点。久站、行走以及劳动时症状会加重,但是平卧时,症状会减轻甚至消失。患有子宫脱垂的患者阴道内会脱出块物,并且白带增多,有时呈黄脓样或血水状。当咳嗽、打喷嚏、大笑或行走时,尿液会不由自主地溢出。并且会出现便秘、腹胀等情况。所以,当你出现以上症状的时候,不要掉以轻心,认为过两天就好了,而是要尽早去医院进行检查是否患有子宫脱垂,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及早痊愈,做一个健康的女性。

下面介绍几组运动方法,帮助你治疗子宫脱垂。

◎适宜人群

患有子宫脱垂的女性,生产超过一个月以上的女性。

◎练习方法

(1)盆底肌肉收缩法:仰卧或俯卧位,将臀部用软物垫高,使子宫尽可能较快地复位,复位后,用力使盆底肌肉紧缩,就像忍住大便的动作那样,然后放松。

(2)提肛:子宫基本复位后,可采取仰卧、俯卧、侧卧或站立、两腿直立交叉并紧,同时尽可能用力上提肛门及阴门,继之两腿肌肉及会阴肌同时高度放松,吸气时提肛,呼气时放松。

(3)腹直肌运动法:仰卧,两手抱住大腿,不用肘部支撑而坐起,身向前俯,使双手触脚趾尖,同时呼气,再慢慢躺下,同时吸气。(4)胸膝卧位:在床上做下跪姿势,然后,将胸部尽量贴在床的表面,大腿与床平面保持垂直。

(5)下蹲运动:双手扶床边,双腿并拢,做下蹲动作,有助于子宫收缩。

(6)臀部锻炼法:平仰卧,全身放松,屈膝使两脚跟靠近臀部,两手沿躯干放置,用脚与肩胛部撑住身体,将臀部从床上提起,同时吸气,继而放下臀部,同时呼气,吸气时,肛门收紧,呼气时,全身放松。

◎运动强度

(1)盆底肌肉收缩法:每日早晨做2~6组,每组50~100次。

(2)提肛:如此一紧一松练习50~100次。

(3)腹直肌运动法:每天早上做1次,每次10~15分钟。

(4)胸膝卧位:每次跪15分钟,直至子宫位置纠正至前位。

(5)下蹲运动:每次做5~15次,每天做2次。

(6)臀部锻炼法:每次练习10~30次。

◎健身功效

有针对性的运动能使子宫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对子宫脱垂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另外,运动能起到预防子宫脱垂的效果。运动还能让人精力充沛,更具活力。

◎注意事项

运动虽然能对子宫脱垂起到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但是如果运动不当,尤其是超负荷运动,有可能引起妇科疾病。女性做超负荷运动,如举重,会使腹压增加,引起子宫暂时性下降,但不会出现子宫脱垂。若长期超负荷运动,就会发生子宫脱垂。因此,女性运动要适度,并要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