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
10904800000026

第26章 高歌大笑,诏入长安

李白在东鲁一晃又隐居了几年,不觉间已经过了四十岁。人生大半已经逝去,还是一事无成,这使李白感到万分惆怅,妻子刘氏更是终日烦扰个不停,叫李白不得安生。但同时,他的诗歌名声和隐逸的名声已经非常之盛,加上玉真公主的举荐,连唐玄宗也知道他的名声,李白终于在天宝元年八月,四十二岁之时,接到朝廷召他入京的诏书。

李白接到诏书,兴奋异常,多少年来的梦想,这一刻终于实现了。这时,夫人刘氏也喜笑颜开,总是侍侯在李白左右,看李白的脸色行事。但李白只同平阳、伯禽两姊弟在一起度过了平生最得意的一天,笑声不断,儿女牵着他的衣裳,问他什么时候能够回来?李白不说话,却叫儿子把那只最肥的鸡杀了烹熟下酒,酒是山中新酿的好酒,鸡肉味道纯美,李白就着新鲜的鸡肉下酒,高歌卖醉,起舞弄剑,与落日争辉。酒足饭饱之后,妻子刘氏为他换上了新制的衣裳,并问李白什么时候能够回来。李白于是就一时诗兴大发,写了《别内赴征三首》,其中有:

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

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

夫人刘氏看了,半懂不懂的,也不念诗歌,只是问:“这黄金印有多重,能够值多少钱?”

李白说:“价值连城!哈哈……”

从诗歌中可以看出,李白这时是多么的自负,好像就要做出一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事业似的。

李白跨上一匹骏马,准备起程,看着身边的妻子儿女,一时间有些伤感和急迫,但瞬间又是意气风发地狂笑一声,挥舞着手中的金鞭,骏马开始向前飞奔驰骋。李白头也不回,嘴里吟出了《南陵别儿童入京》一诗:

其诗云: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歌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一首诗,李白将快乐的真实内心世界明白地展现出来,纵情高歌,慷慨激昂,而没有一点的掩饰和矫揉造作,他内心那种欢乐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一览无余,多少年的痛苦与失意,全都烟消云散了,随之而来的是不可遏止的兴奋之情,如滔滔黄河之水般倾泻而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把他一朝得志后的自信与其奔放的个性,彻底展现出来了。

李白这一次入长安,比起几年前入长安来,感觉心情要好多了。一路上,迎送他的都是地方官吏恭维的笑脸,并摆大宴为李白接风洗尘。他在宴席上高谈阔论,纵横古今,让沿途的官吏们一睹了诗仙的风采。

由于心情畅快,快马加鞭,旅途的日程自然比上次大大缩短。不出十五日,李白就远远地望见了长安城。它巍峨的身影隐隐浮现在天边,金碧辉煌,浮在淡淡的雾中,有点像海市蜃楼中的一条金色巨龙,又像一条在水中游动的金色巨鱼。李白一想到此行是受天子之诏,他抑制不住的兴奋和自信,远远望着那浮在九天里的长安城,写下了《古风·北溟有巨鱼》一诗,以表达其宏伟志向。其诗云:

北溟有巨鱼,身长数千里。

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

凭陵随海运,燀赫因风起。

吾观摩天飞,九万方未已。

这首诗借庄子《逍遥游》鲲鱼化鹏的故事,比喻自己欲驰骋四海,上摩九天的雄心壮志。此外,李白对自己的才能的高度自信也是这些比喻中所流露出来的。这种自信气势是如此的恢弘,有一种仰吞宇宙之感,一种笑傲世间万物、惟我独尊的自信。这时的李白,已经将过去渺小而卑微的生活彻底地踩在脚下了。在人生最得意的时候,李白是如此地肆无忌惮、痛快淋漓,没有丝毫的虚掩,表明了他的率性自然,丝毫没有官场那种讲究隐忍、含蓄、内敛、胸有城府,这也充分展示了李白浪漫主义诗人的气质。

李白的性格是一种心灵高度自由、思想不受约束的性格,是一种真实、自然的个性,这种真实与自然使他的心灵与言行高度的统一,他将内心的一切都通过外在的行为明白地显示出来了,痛苦时,他的声音如同哀鸿;快乐时,他痛快淋漓,毫不掩饰。不管快乐与痛苦,李白都将内心世界真实自然地展现出来,这样的真实与率直,使人感知到李白生活得轰轰烈烈,没有任何一点掩饰、忸怩与造作。他的一切个性都袒露于外,这反映了李白率真自然、豪放豁达的性格。

在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之中,活得最真实的,自我意识最强烈,灵魂最坦荡的人物,就是李白。之所以李白能让人感觉到复杂真实,就是因为他的喜怒哀乐,全都显露于外,毫不掩饰,并且达到了痛苦与快乐的极限。

李白的这种性格,或许与他的胡人血统有关。胡人浪漫的毫不拘束的性格,在李白的血液里流淌。李白虽然生活在中原人民当中,生活在一个儒家文化很浓烈的国度,但李白就是李白,他不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与熏陶,他缺乏自我的约束,对外来的约束毫不在意,所以李白是活得最真实自然的。

李白的这种非同寻常的快乐与自信,还与盛唐气象有关。李白的精神与性格是盛唐气象培育出来的最生动、最完美的产儿。他在快乐与痛苦时的率性自然的情感表露,正是盛唐气象下万物生机勃勃的体现。盛唐气象造就了唐人特殊的自信,造就了他们的豪放不羁的性格特征。

李白的一生,所展示的都是本心使然,爱与恨,痛苦与快乐,都发自于他的本心,正因如此,他感情中的快乐才能发挥到如此极至,才如此地打动千百年来的人们。活得真实自然,这是千古英雄们的本色,李白正是这样的英雄。

李白此行,是为了实现自己济天下苍生的志向与理想,他的兴奋与自信,虽然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自己的“济天下苍生”的人生大理想。这表现了李白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从中也看出了李白的伟大人格。因此,在“兼济天下”这一宏伟大志之下,李白在接到诏书后表现出的狂放,不是小人得志的猖狂,而是君子奋发有为的博大的胸怀与气魄,这也正是李白此刻的狂放与自信显得如此富有魅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