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
10904800000010

第10章 科举受限,深受打击

李白因出身而受科举考试排斥,为寻找出路,他负气杖剑出峡,漫游江南。他挥金如土,接济落拓之人,表现出一种豪放与豁达的非凡胸襟。盛唐之世的社会繁荣、峥嵘气象和大江南北、吴越之地的美丽风光、美好的风物人情,以及民歌等,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熏陶了他的浪漫气质。使他写出了《长干行》《越女词》《采莲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等一系列充满着青春浪漫气息和浓郁民歌风情的作品。

为了参加科举考试,李白结束了在蜀地长达数年的漫游,回到了故乡,准备参加这年的科举考试。

李白这时在作诗上已经表现出了特别的天才。他回到家后,父亲看了他写的诗歌如《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以及《上李邕》等,看到儿子浑身有一股子豪气,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暗暗为儿子的才气而感到高兴。但同时叫父亲感到伤心的是,他虽然看出儿子有诗歌的天才,又看出儿子有宏伟的目标,却不能为儿子找到一个好的前途。在蜀地,他只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商人,虽然在经济上还算富有,但社会地位并不高。他长期隐逸,清净无为,不认识达官贵人,无法帮助儿子在社会上谋取一个稳固的地位。

于是,李白的父亲一心鼓励孩子参加科举考试,以博取功名,不要像他这样庸碌地过一生。

在唐代,要参加科举考试,首先得由地方推荐,才能获得去都城参加考试的资格。李白对于自己的才华非常有把握,心想要参加科举考试博得功名,对于他这样的才华卓越的人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很快就到了科考之年。四川一带的士子们都纷纷准备参加科举考试,江油县的士子们也都聚集在县城,求县府保举他们获得参加科考的资格。县府正对他们的资格进行详细审查,李白和一群士子们站在府门外,正耐心地等待着。

一个士子哭丧着脸从府门里出来,同来的伙伴就问他通过资格审查没有?这位士子摇头说:

“唉,我的父亲叫李进萧,考官说我父亲的名字中有‘进’字,为了避讳,我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终身都不能。”

又有几个士子出来了。这几个是诗文写得不好,被县太爷狠狠地教训了一回,只听得县衙里边县太爷责骂他们说:

“这样的诗文,还要到长安去参加科举考试,真是丢脸面。快快滚回家去,休得在此丢人现眼,辱没本衙!”县太爷一面怒喝,随手将他们的诗文扔出门外。

外边等待获得科举考试资格的士子见了此情景,有几个知道通不过县太爷这一关,只好卷起诗文,灰溜溜地走了。

外边等待的士子一下子少了很多。李白还是泰然自若地站在那里。他相信自己怀里的诗文能获得县太爷的赏识。如果县太爷不能发现他这个人才,那可真是有眼无珠。

终于轮到李白了。他气宇轩昂地走了进去,将诗文恭恭敬敬地呈送给县太爷。这位县太爷是进士出身,对诗文很有造诣,只略略看了李白的两三首诗歌,就赞许地点点头,然后温和地看着李白问:

“你的诗歌写得与众不同,气势非凡,好一个‘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没有想到本县这么个小地方,还有能写出如此诗歌的人才啊。”

李白的学识与谈吐获得了县太爷的认可。

接下来的一关是进行科举考试的身份调查。主持调查的是几个古板的老先生,面无表情。

一位老先生首先问:“你父母亲是做什么的?”

李白实话实说:“我父亲是个商人,母亲在家种地。”

老先生摇了摇头,继续问:

“你父亲经商,是从事什么行业的商人?”

李白说:“他开办了一个铁矿,是铁商。”

老先生又摇摇头,这一回摇头的幅度比上一次更大了。

“你家世代出过什么人物没有?”老先生问。

“这……我家是汉飞将军李广之后,我是凉武昭王九世孙。”李白说。

老先生摇头说:“太久远啦,不提也罢。你的祖父是干什么的?”

李白说:“不知道,我没有见过祖父呢!”

老先生又问:“你们家直系亲属中有进士吗?有人在朝中或地方上做过官吗?”

李白摇头,脑子里一片混乱,只是说:“没有进士,也没有过当官的,父亲只做过小吏。”

老先生摇头对别人说:“此子家学不深,是商人之子,父亲还做过小吏,浅薄之家恐怕难以出人才。”

同僚们也都点点头。老先生将手一挥,示意李白可以走了。

李白万分失望地看着他们,他真不甘心就这样走,突然愤怒地说:“商人和小吏又怎么啦,商人和小吏的儿子就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吗?古代的伊尹,是奴隶出身的厨子,但商汤发现了他。那姜太公也只是朝歌屠夫,但周文王却重用他。战国时代的侯赢和朱亥,只是城的守门人和屠夫,但信陵君重用了他们。那李斯,只是上蔡的一个小吏,但秦王却重用他,一举灭六国,统一中国。你们满腹经纶的衮衮诸公大人,难道这些都忘了吗?”

“放肆!”老先生说,“这是大唐的规矩,岂容你一介书生来诽议,来人,把这不懂规矩的小子给我轰出去!”

李白参加科举考试的幻想就这样破灭了。

科举考试对古代的每个读书人来说都很神圣。十年寒窗苦读,几乎都是为了科举考试做准备。科举考试对读书人命运的改变是非常大的。一朝科考中进士,“朝为贫民客,暮登天子堂”,其变化恍若天上人间,因此,科考令每个读书人万分神往。青年李白也是如此。他多么希望通过科举考试,登上天子之堂,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然而,造化偏偏是这样的捉弄人。他因为是商人与小吏之子,无法获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这种打击比那些科举考试落榜的痛苦更加的深刻。尤其是像李白这样狂傲自负的人,相信考中进士只是举手之劳,这样的打击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