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组织学与胚胎学
10899100000068

第68章 绪论实验要点

“目的和要求”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一)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和保护

显微镜是精密的贵重仪器,是实验课的主要工具,能否熟练地使用,直接影响实验效果。因此必须在了解显微镜构造的基础上,学会正确而熟练地使用及妥善地保护。

1.显微镜的构造

(1)机械装置部分

1)镜座在最下部,起支持作用。

2)镜臂呈弓形,作支持和握取之用。

3)载物台放切片的平台,中有圆孔。台上有推片器和片夹。

4)旋转盘上接镜简,下嵌接物镜,可以旋转以更换物镜。

5)粗调节器用于低倍镜焦距的调节。

6)细调节器用于高倍镜焦距的调节。

(2)光学系统部分

1)接目镜可分5×、10×或15×。

2)接物镜可分低倍镜(10×)、高倍镜(40×)、油镜(90×或100×)。(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3)聚光器位于载物台下,可上下移动。内装虹彩光圈,可放大和缩小。

4)反光镜在镜座上,可旋转,使光线集中至聚光器。有平、凹两面,平面镜反射光弱,可用于强光源;凹面反射光强,用于弱光源。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握取和位置

一手握持镜臂,另一手托住镜座。放置桌面,距桌缘不得少于一寸。课间休息离开座位时,应将显微镜移向桌内,以免碰落损坏。

(2)对光上升聚光器,放大虹彩光圈。转动旋转盘,将低倍接物镜对正载物台的圆孔,转动粗调节器使载物台距接物镜约5mm。用左眼从接目镜观察,同时转动反光镜对向光源进行采光,至整个视野达到均匀明亮为止。

(3)低倍镜的使用

取标本擦净,应使盖玻片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推片器夹紧,并将组织切片推移到载物台圆孔的正中。然后,以左眼从接目镜观察,同时转动粗调节器使载物台慢慢下降,至物像清晰。必要时,再用细调节器调节焦距。

(4)高倍镜的使用

先将需高倍镜观察的组织于低倍镜下移至视野正中、然后转高倍镜。再从接目镜观察,并转动细调节器,至物像清晰。

(5)油镜的使用

先在高倍镜下将需观察的组织移至视野正中,转离高倍镜。在标本上滴石蜡油一滴(勿使产生气泡)、转换油镜。两眼从侧面观察,同时慢慢上升载物台,使油镜头浸入油滴而不与玻片接触。再从接目镜观察,并转动细调节器,至物象清晰。使用油镜时,注意光线要明亮。

3.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及保护

(1)搬动显微镜慎拿轻放,使用显微镜要严格遵守规程。

(2)观察时应同时睁开两眼。右手书写者,以左眼从接目镜观察、以右手操纵粗、细调节器。用右眼和右手配合进行绘图或文字描述。

(3)显微镜必须经常保持清洁。机械部分可用纱布或绸布擦净;光学部分(反光镜除外)只能用擦镜纸轻轻拭擦,严禁用手或其他物品擦拭、以防污损。

(4)油镜使用后,应立即用擦镜纸沾少量清洗剂将镜头擦净。

(5)显微镜部件不得拆卸或互相调换、若有故障,应立即报告老师进行处理,不得自行修理。

(6)显微镜用毕,应将接物镜转离载物台中央的圆孔,并上升载物台,放回原处。

(7)打扫实验室卫生前,必须将显微镜放入柜中,以免灰尘沾污。

(二)观察切片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切片的染色法。常用的HE染色法只能显示组织的一般结构,不能显示组织的所有结构,某些结构或成分需用特殊染色法或组织化学方法等才能显示。

2.全面、系统地观察切片。先用肉眼观察切片标本,熟悉标本的大体形态,寻找要观察的大致部位。然后用低倍镜观察标本的全貌,结构层次或组织分布,并选择典型结构,再转高倍镜进一步观察。

3.建立立体概念。在一张切片上,往往能够观察到细胞和组织不同部位和方向的断面。同一种细胞、组织和器官,通过不同部位和方向的切面,所显示的形态和结构常不相同。因此,一般要求观察到细胞或组织的纵切面与横切面,并尽可能观察到不同部位和其他方向的切面。然后将不同切面的形态特点加以分析、综合,获得一个正确而完整的立体概念。

4.善于运用比较、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提高辨认能力。在组织标本中,有些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形态类似,应对其进行认真比较,以掌握各自的结构特点。

5.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有时切片所见与理论描述不完全一致,其原因很多,应认真分析思考。

(李朝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