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组织学与胚胎学
10899100000067

第67章 双胎、多胎与联胎

(一)双胎

一次妊娠产生两个胎儿称双胎或孪生(twins),分一卵双胎和二卵双胎。

1.一卵双胎

指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两个胎儿,有下列几种可能的情况。

(1)卵裂球分离第一次卵裂形成的两个卵裂球,并各自形成一个胚胎,各具有独立的胎膜和胎盘。

(2)形成两个内细胞群胚泡形成时出现两个内细胞群,从而产生两个胚胎,它们有共同的胎盘和绒毛膜,但羊膜互相分隔。

(3)胚盘期在一个胚盘上形成两个原条,最终发育成两个胚胎,它们有共同的胎盘,绒毛膜和羊膜囊。在这种情况下,当两个胚胎分离不完全时,有可能形成联胎(conjoineddwins)。

单卵双胎的两个个体性别相同,面貌酷似,血型及组织相容性抗原相同,故互相作组织或器官移植时无排斥反应。

2.双卵双胎

母体同时排出两个卵并都受精时,则形成二卵双胎,此双胎两个个体的差异如同一般的兄弟姐妹。

(二)多胎

一次妊娠产生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胎儿,叫多胎(multiple eirth)。形成多胎的原因可以是一卵性的、多卵性的或混合性的。

(三)联胎

在一卵双胎的形成过程中,如果两个胎儿分离不全,互相联在一起而成联胎。两个胎儿联接形式有多种。有的头部相联,有的胸部相联,有的腹部相联,有的臀部相联。相联的程度也不相同,轻者仅皮肤相联,重者则骨骼、肌肉甚至内脏相联。有的联胎两个胎儿大小相差很大,小者就像大胎上的寄生物,故称寄生胎(parasiticcetus)。如一个大的胎儿体内包含有一个发育不全的小胎,则称胎内胎(fetus sn netus)。

内容要点

(一)受精

5个条件:成熟的精子和卵;精子获能;精子的数量和质量正常;精子和卵在限定时间内相遇;男女双方生殖管道通畅。

3个过程:精子和卵在输卵管壶腹部相遇并发生顶体反应;皮质颗粒的释放与透明带反应;雄原核与雌原核的融合。

3个意义:标志一个新个体生命的开端;恢复了二倍体;决定性别。

(二)卵裂、胚泡形成与植入

1.受精卵在进行卵裂时,沿输卵管向子宫方向运行。

2.胚泡:卵裂球逐渐分裂增多,中央出现囊腔,形似泡状,称胚泡。由胚泡腔、内细胞群和滋养层三部分构成。其中覆盖在内细胞群外面的滋养层称极端滋养层。

3.胚泡逐渐埋入子宫内膜(子宫体部或底部)的过程称植入,开始于受精后第6—7天,受精后第11—12天完成。

植入过程:极端滋养层附着于子宫内膜→滋养层细胞分泌蛋白酶溶解局部子宫内膜→胚泡通过缺口进入→子宫内膜上皮通过增生封闭缺口→植入完成。

主要影响因素:①母体性激素的正常分泌;②胚泡发育与子宫内膜变化同步;③胚泡准时进入子宫腔。

4.蜕膜:植入后的子宫内膜称蜕膜,分基蜕膜、包蜕膜和壁蜕膜。

(三)胚层形成和分化

胚层内细胞群成层排列。胚盘由2—3个胚层共同形成的圆盘状结构。

1.二胚层的形成

时间:受精后第2周内。

过程:内细胞群细胞分化后,靠极端滋养层的一层柱状细胞称外胚层,外胚层为胚盘的背侧,与由极端滋养层细胞分化而来的细胞共同形成羊膜腔。在外胚层的下方为一层立方形细胞称内胚层,内胚层为胚盘的腹侧,内胚层细胞向腹侧增生形成卵黄囊。

2.三胚层形成(第3周)

原条的形成:外胚层细胞向其背侧一端中线迁移而形成的一条细胞索。

中胚层的形成:原条的细胞不断下陷,终至外胚层腹侧面,并在内、外胚层之间向两侧及头部扩散形成的新细胞层。

3.三个胚层主要分化的器官或组织

外胚层: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器官或组织。

中胚层:骨、肌肉和结缔组织。

内胚层:消化和呼吸道的上皮。

(四)胎膜与胎盘

1.胎膜指胚体以外的附属结构,包括绒毛膜、羊膜、卵黄囊、尿囊和脐带。

绒毛膜:由滋养层细胞增生、分化而形成的许多不规则突起称绒毛。待绒毛形成后,滋养层也改称绒毛膜,可分为三层即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和胚外中胚层。

羊膜:由羊膜上皮和胚外中胚层组成。羊膜腔内充满羊水。羊水有保护、扩张宫颈和冲洗产道、早期诊断某些先天性畸形等功能。

卵黄囊:由卵黄囊上皮与胚外中胚层组成。

尿囊:为从卵黄囊尾侧顶部突入体蒂内的一个盲管,以后并入脐带并逐渐退化。

脐带:为连于胎儿脐部与胎盘之间的一圆柱状结构。它主要由体蒂、卵黄囊、尿囊和脐血管构成。

2.胎盘由胎儿的丛密绒毛膜和母体的基蜕膜构成。胎盘膜(胎盘屏障)指母血与胎儿血进行物质交换时所要经过的结构。它包括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上皮基膜、绒毛内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内皮基膜、内皮细胞。其功能主要有物质交换、屏障作用和内分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