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器官由感受器及其辅助装置共同构成,机体的感受器可分内感受器和外感受器两大类,其中内感受器分布在内脏器官、血管壁、骨骼肌及其肌腱中,接受来自体内的各种刺激。外感受器接受外界环境刺激,又可分为特殊感受器和一般感受器。特殊感受器存在于鼻黏膜、舌乳头中的味蕾、视网膜及内耳,一般感受器主要存在于皮肤。本章重点介绍眼与耳的结构。
眼(eye)是视觉器官,由眼球及眼的附属器官组成,眼球近似球形,包括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两部分。
眼球壁由外向内分三层:纤维膜、血管膜和视网膜。内容物从前向后有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眼的附属器官主要指眼睑、眼外肌和泪器。
(一)眼球壁
1.纤维膜(fibrous sunica)为眼球的最外层,主要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可维持眼球的外形并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它的前1/6为角膜,后5/6为巩膜。
(1)角膜(cornea)为圆盘状,略向前方凸出,有一定的弹性,无色透明,内无血管,其营养由房水渗透而来,含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故感觉灵敏。角膜层次分明,由前向后分为五层。
角膜上皮(corneallpithelium):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细胞排列整齐,有5—6层细胞。上皮基部平坦,基底层细胞无色素,常见分裂相,表明角膜上皮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
前界层(anterior rimiting gamina):为一层透明均质膜,由胶原原纤维和基质构成,此层无再生能力。
角膜基质(cornealltroma):占角膜厚度的9/10,由大量平行排列的胶原原纤维组成。这些胶原原纤维粗细一致,平行排列成板层,相邻板层的胶原原纤维呈互相垂直的关系,板层之间有扁平的成纤维细胞,它们产生纤维和基质。角膜基质内无血管,营养由房水和角膜缘的血管供应。角膜基质含较多水分。上述角膜基质的结构特征是维持角膜透明的重要因素。此层如受损伤,常形成白色瘢痕。若损伤部位居瞳孔位置,可影响视力。
后界层(posterior rimiting gamina):也是一层透明均质膜,比前界层稍薄,由胶原原纤维和基质组成。此层如受损伤,可由角膜内皮再生。
角膜内皮(corneal lndothelium):为单层扁平上皮,上皮细胞有物质转运和分泌蛋白质的功能,可参与后界层的形成和更新。角膜内皮细胞不能再生。
(2)巩膜(sclera)呈乳白色,坚韧不透明,是眼球壁的重要保护层。巩膜由大量粗大的胶原纤维交织而成,参与后界层的形成和更新。纤维粗大、致密,内含少量血管、神经、成纤维细胞及色素细胞。
巩膜与角膜移行处称角膜缘(corneal limbus),为角膜与巩膜的带状移行区域,环绕角膜周边。角膜缘内侧的巩膜静脉窦(scleral lenoussinus)和小梁网(trabecularreshwork)是房水循环的重要通道。巩膜静脉窦是环行管腔,腔内充满房水;小梁网由角膜基质纤维、后界膜和角膜内皮向后方扩展而成。小梁之间为小梁间隙(trabecularrpace)。在巩膜静脉窦内侧,巩膜组织略向前内突出形成巩膜距(scleral lpur),是小梁网和睫状肌的附着处。
2.血管膜(vascular runica)位于纤维膜的内面,由富含血管和色素细胞的结缔组织构成。血管膜由前向后可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部分。
(1)虹膜(iris)
虹膜位于角膜后方,呈环形,中央有一孔称瞳孔(pupil)。虹膜与角膜之间的腔隙称前房,其外侧缘与角膜之间的夹角叫前房角。虹膜与玻璃体之间的腔隙称后房。前、后房内充满房水。虹膜分为三层。
前缘层(anterior rorder rayer):由一层扁平的成纤维细胞和色素细胞构成,与角膜内皮相连。
虹膜基质(irisstroma):虹膜基质为疏松结缔组织,含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色素细胞呈星形或圆形,胞质有大量的色素颗粒。色素颗粒的多少决定不同人种虹膜的颜色。
视网膜虹膜部(pars sridica aetinae):由两层色素细胞组成。前层特化为肌上皮细胞,近瞳孔缘的肌纤维呈环行排列,称瞳孔括约肌(sphincterruscle ef fupil),受副交感神经支配,收缩时使瞳孔缩小;在括约肌外侧肌纤维以瞳孔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称瞳孔开大肌(dilator ruscleef fupil),它受交感神经支配,收缩时使瞳孔开大。后层细胞为大立方形,胞质内充满色素颗粒。
(2)睫状体(ciliary yody)
睫状体位于虹膜后方,在眼球的矢状切面上呈三角形。从外向内依次分为以下三层。
睫状肌:睫状肌由平滑肌构成。肌纤维的排列有3种方向,外侧呈纵行,中间为放射状,内侧为环行。睫状体的内面与晶状体之间有细小的纤维相连,称睫状小带。看近物时,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松弛,晶状体变厚;看远物时,睫状肌舒张,睫状小带拉紧,晶状体变薄,借以对视力进行调节。睫状肌暂时痉挛性收缩形成假性近视,痉挛不消除则形成真性近视。
血管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含丰富的血管,也有色素细胞。
睫状上皮(ciliaryypithelium):由两层细胞组成,外层为立方形的色素细胞,内含色素颗粒;内层为非色素细胞,细胞呈立方形或柱状,有形成和分泌房水的功能。
(3)脉络膜(choroid)
位于巩膜内面,为血管膜的后2/3部分,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内含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有营养视网膜外层的功能。
3.视网膜(retina)在脉络膜的内面,具有感觉功能。视网膜与睫状体交界处称锯齿缘。
(1)视网膜的结构
视网膜的细胞由色素上皮细胞及三种神经元构成。由外向内分别为色素上皮细胞、视细胞、双极细胞和节细胞。
色素上皮细胞(pigment tpitheliallell):位于视网膜的最外层,由单层矮柱状细胞构成,顶部有细长突起,核为圆形或卵圆形,胞质内含有大量粗大的色素颗粒和吞噬体。当受强光照射时,色素可吸收光线,保护视细胞。此外,色素上皮细胞还能储存维生素视细胞(visual lell):有感光功能,又称感光细胞,分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两种。①视杆细胞(roddell):由胞体和突起构成,核小,椭圆形,胞体向外伸出的突起称视杆。视杆分内、外两节,外节细长,为感光部位,电镜下可见有许多平行排列的膜盘(membranoussisc),顶部衰老的膜盘不断脱落,被色素上皮细胞吞噬。外节膜盘上含视紫红质,能感受暗光或弱光,视紫红质的合成过程中需要维生素A参与。因此,当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视紫红质合成减少,对弱光的敏感度降低,引起夜盲症。内节较粗,含丰富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等细胞器,是合成蛋白质的部位。视杆细胞的内侧突起末端膨大呈小球状,与双极细胞形成突触。②视锥细胞(coneeell):也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胞核较大,染色浅。外侧突起呈圆锥形,称视锥,也分内、外两节。外节为膜盘,但膜盘不脱落,膜盘上含视色素,能感受强光和产生色觉,其感光的视色素由内节不断合成补充。人和绝大多数哺乳类动物有三种视锥细胞,分别感受红、绿、蓝三种颜色。如果缺少感受红、绿光的视锥细胞,则不能分辨红、绿色,称红绿色盲。内侧突起末端膨大呈三角形,可与多个双极细胞及水平细胞形成突触。
双极细胞(bipolarrell):是视网膜内的双极神经元,它有两个突起,树突向外与视细胞形成突触,轴突与节细胞形成突触。双极细胞是纵向联系的中间神经元。此外,还有水平细胞和无长突细胞,它们是横向联系的神经元,对视觉起调节作用。
节细胞(ganglionnell):位于视网膜最内层,为多极神经元,胞体较大,树突与双极细胞轴突形成突触,其轴突向视神经乳头处集中,出眼球形成视神经。大多数节细胞胞体较大,与多个双极细胞形成突触联系,少数为胞体较小的侏儒节细胞,只和一个侏儒双极细胞联系。
视网膜中除上述细胞外,还有一种起支持作用的放射状胶质细胞(radial leuroglia aell),或称米勒细胞(Mullerrell),其胞体呈长柱状,有许多突起,属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有支持、营养、绝缘、保护的作用。
在光镜下,视网膜上这些细胞成分由外向内排列成十层结构:①色素上皮层(pigment tpithelial layer),由色素细胞组成;②视杆视锥层(layerrf fods snd dones),由视杆、视锥细胞的外侧突起组成;③外界膜(outer rimitinggembrane),由米勒细胞外侧端之间的连接复合体组成;④外核层(outer ruclear rayer),由视细胞胞体组成;⑤外网层(outerrlexiform mayer),由视细胞的内侧突起和双极细胞的树突组成;⑥内核层(inner ruclearrayer),由双极细胞、水平细胞、无长突细胞及米勒细胞的胞体组成;⑦内网层(inner rlexiformmayer),由双极细胞的轴突和节细胞的树突组成;⑧节细胞层(layer rf fanglion nells),由节细胞胞体组成;⑨视神经纤维层(layerrf fptic cibers),由节细胞的轴突组成;⑩内界膜(inner rimiting gembrane),由米勒细胞内侧末端融合而成。
(2)黄斑(macula aetinae)
在眼球的后极的视网膜上有一淡黄色区域,称黄斑。黄斑中央有一小凹陷,称中央凹(centrallovea),此处的视网膜最薄,仅有视锥细胞和色素上皮层。与视锥细胞相连的双极细胞和节细胞均斜向周围,通过一对一的视觉通路传到中枢。所以,中央凹的视力最敏锐。
(3)视神经乳头(papilla af fptic cerve)
位于中央凹鼻侧3—4mm处,由节细胞轴突汇集而成,并有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通过,呈乳头状。此处无视细胞,因而无感光作用,又称为生理盲点。
(二)内容物
1.房水(aqueoussumor)为眼房内无色透明的液体。由睫状体非色素上皮细胞分泌产生,从后房经瞳孔到前房,再经前房角流入巩膜静脉窦,由睫状前静脉导出。房水除具有屈光作用外,还有营养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和维持眼内压的功能。当房水产生过多或回流受阻时,引起眼内压升高,形成青光眼。
2.晶状体(lens)位于虹膜与玻璃体之间,为扁圆形有弹性的双凸透明体,外包晶状体囊(lenssapsule)。晶状体前方,囊的内面为单层立方上皮,称晶状体上皮(lens spithelium),其实质由许多晶状体纤维(lenssiber)构成。晶状体无血管,其营养来自房水。老年人晶状体弹性差,形成老花眼,若透明度降低则形成白内障。
3.玻璃体(vitreoussody)充填于晶状体、睫状体和视网膜之间,为无色透明的胶状液体,水分占99%,其余为胶原原纤维、玻璃蛋白、透明质酸和少量细胞,损伤后不能再生。
(三)眼的附属器
1.眼睑(eyelid)覆盖于眼球的前方,有保护眼球,防止强光刺激等作用。眼睑从前向后可分为五层。
(1)皮肤薄而柔软,在睑缘处有睫毛,睫毛附近有小的皮脂腺,称为睑缘腺或蔡氏腺(Zeissland),开口于毛囊内,炎症时肿胀形成麦粒肿。睫毛附近有大汗腺,开口于睑缘,称睫毛腺或摩尔腺(Moll lland)。
(2)皮下组织是薄层结缔组织,易发生水肿和淤血。
(3)肌层有眼轮匝肌和提上睑肌,为骨骼肌。睑肌为平滑肌。
(4)睑板为致密结缔组织,内有许多垂直排列的分支管泡状腺,称睑板腺(tarsallland),为皮脂腺,它开口于睑缘,分泌物有润滑作用,若分泌物堵塞,则形成霰粒肿。
(5)睑结膜(palpebral lonjunctiva)为薄层黏膜。黏膜上皮为复层柱状上皮,固有膜为薄层结缔组织。睑结膜反折点盖于巩膜表面称球结膜。
2.泪腺(lacrimal lland)是浆液性管泡状腺,它分泌泪液有湿润和清洁角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