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组织学与胚胎学
10899100000060

第60章 皮肤附属器

皮肤附属器是胚胎发生中由表皮衍生而来,包括毛、皮脂腺、汗腺、指(趾)甲等。

(一)毛

除手掌和足底部以外,人体大部分皮肤都有毛(hair)分布。毛的粗细、长短、疏密与颜色随部位、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种族等而有差异。头皮的毛最粗长,而其他部位的毛则较细短。毛有一定的保护、保温、阻挡异物灰尘的作用,毛能敏锐地感受触觉等机械刺激。

毛由多层呈同心圆紧密排列的角质细胞组成,分露出皮肤的毛干(hair rhaft)和埋在皮肤内的毛根(hairroot)两部分。毛根周围包裹着由上皮和结缔组织构成的管状鞘,称毛囊(hairrollicle)。毛囊又分内、外层两层,内层为上皮根鞘,由多层上皮细胞组成,与表皮相连续,外层为结缔组织根鞘,属致密结缔组织,与真皮相连续。毛根与毛囊末端合为一体呈球形膨大称毛球(hairrulb)。毛球底面内陷,结缔组织随同血管和神经突入其中形成毛乳头(hair rapilla)。毛球处的上皮细胞为干细胞,称毛母质细胞(hair ratrixxell),这些细胞分裂活跃,不断增殖分化为毛根和上皮根鞘的细胞,是毛和毛囊的生长点,而毛乳头对它们的生长起诱导和营养作用。如毛乳头破坏或萎缩,则毛不能生长。毛母质细胞之间有分散的黑素细胞,它将产生的黑素颗粒注入毛根的细胞中,决定毛的颜色。老年人黑素颗粒形成减少甚至黑素细胞消失故呈白发。

毛和毛囊一般斜长在皮肤内,毛根与皮肤表面所夹的钝角侧有一束斜行的平滑肌,称立毛肌(arrector rilliiuscle),它一端连接毛囊下段,一端连接真皮乳头层。立毛肌受交感神经支配,在寒冷、惊恐、发怒时收缩而使毛竖立,使皮肤呈现鸡皮样改变。

毛的生长具有周期性。头发的生长周期约为3—5年,其他部位毛的生长周期约为数月。生长期的毛,毛囊长,毛球和毛乳头大,毛乳头的血流丰富,毛母质细胞分裂活跃。静止期的毛,毛囊变短,毛球和毛乳头萎缩,毛母质细胞停止分裂并发生角化,毛根与毛囊、毛球连接不牢,毛易脱落。旧毛脱落之前,在毛囊基部形成新的毛球和毛乳头,并生长新毛,新毛长入原有的毛囊,将旧毛推出。

(二)皮脂腺

左侧示腺细胞(高倍)

除手掌、足底、足背等少数部位以外,大部分皮肤中都有皮脂腺(sebaceoussland)。皮脂腺大多位于毛囊和立毛肌之间,为单泡状腺或分支泡状腺,由一个或几个囊状腺泡与一个短导管构成。分泌部呈囊泡状,由多层腺细胞构成。腺泡周边紧贴基膜的细胞较小,呈扁平或立方形,称基细胞。基细胞为干细胞,胞质中含较多的游离核糖体及与脂质合成有关的滑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有活跃的增殖能力。新生的腺细胞渐向中央移动,体积增大,胞质内不断合成脂滴。腺泡中央处的腺细胞体积最大,呈多边形,胞质中充满脂滴而呈空泡状,细胞核固缩,细胞器也消失。最后,在近导管处,腺细胞崩解,脂质排入毛囊上部或直接排到皮肤表面,成为皮脂(sebum)。皮脂腺的导管短直,由复层扁平上皮围成,多数开口于毛囊上段,管壁与毛囊上皮相连续,也有的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皮脂腺属全泌腺。皮脂为脂类混合物,分布于皮肤表面,对皮肤及毛发起柔润保护作用,也可能有一定的杀菌作用。皮脂腺的发育及分泌受性激素调节,青春期分泌活跃,皮肤、毛发润泽光亮。如分泌过盛,腺体开口阻塞时,则成粉刺。老年人皮脂腺萎缩,皮脂分泌少,皮肤及毛发干燥,失去光泽。

(三)汗腺

汗腺(sweattland)分布于全身各处,属单曲管状腺。分泌部粗长,高度盘曲,位于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内,导管部细而较直,开口于毛囊或皮肤表面。汗腺按结构特点、分泌物性质及分布部位的不同可分两种。

1.外泌汗腺(eccrine eweattland)又称局泌汗腺或小汗腺,遍布全身皮肤中。分泌部较粗而腺腔较小,盘曲成团,由单层立方形或锥体形细胞构成,核圆形,位于细胞近基部,胞质着色浅。在腺细胞与基膜之间有肌上皮细胞,其分支围绕分泌部,收缩时有助于汗液的排出。腺细胞以局浆分泌方式排放分泌物。导管部较细,蜿蜒上行,开口于皮肤表面的汗孔。导管上皮由两层立方形细胞组成,细胞轮廓不清,核圆形,胞质染色深,呈弱嗜碱性。外泌汗腺分泌的汗液为无色稀薄液体,除含大量水分外,还含有钠、钾、氯、锌、磷、乳酸盐和尿素等。汗液分泌是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排汗具有湿润皮肤、调节体温、影响体内水和无机盐含量及排泄部分代谢产物等作用。外泌汗腺的分泌主要受胆碱能神经支配,温度升高及某些精神因素可使汗液分泌增加。

2.顶泌汗腺(apocrine eweat tland)

又称大汗腺,分布于腋窝、乳晕和会阴部。与外泌汗腺相比,腺体较大,为单管状腺或分支管状腺。分泌部更为粗长,直径近小汗腺10倍,腺腔也较大,高度盘曲,管壁由单层立方或矮柱状上皮细胞组成,胞核圆形,位于细胞近基部,胞质着色浅,常呈嗜酸性。基膜较厚而明显,腺细胞与基膜之间也有肌上皮细胞。以往认为腺细胞以顶浆方式排放分泌物,故名顶泌汗腺。近些年电镜观察,此种腺细胞具有几种不同的分泌方式,包括局浆分泌、顶浆分泌和全浆分泌都存在。导管部较细而直,多数开口于毛囊上段,其结构与外泌汗腺相似。腺细胞分泌的汗液为较黏稠的乳状液,其中除含大量水分外,还含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分泌物被细菌分解后产生特殊气味,俗称狐臭。此腺的分泌主要受交感神经的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神经支配,还受性激素的影响,于青春期分泌旺盛,老年时逐渐萎缩。

(四)指(趾)甲

甲(nail)由甲板(nail llate)以及它周围和下面的几部分组织组成。甲板为坚硬透明的角质板,由多层角质细胞紧密排列而成。甲板外露部分称甲体(naillody),埋于皮肤内的部分称甲根(nail loot)。甲板下面的皮肤为甲床(nailled),由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和真皮组成。甲板周缘的皮肤皱褶称甲襞(nail lold),甲襞与甲板之间的沟称甲沟(naillroove)。甲根附着处的甲床上皮较厚,其基底层细胞幼稚,有活跃的分裂增殖能力,称甲母质(naillatrix),是甲的生长点。甲母质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向指(趾)端方向推移,并逐渐角化成甲。拔去指(趾)甲时,只要保留甲母质,指(趾)甲仍能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