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组织学与胚胎学
10899100000035

第35章 淋巴细胞再循环

中枢淋巴器官产生的淋巴细胞,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周围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内,在此定居并增殖分化。之后,周围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内的淋巴细胞可再经淋巴管进入血液,循环于全身。而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又可进入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再返回淋巴器官或淋巴组织,使淋巴细胞在血液与各个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之间不断循环往复,这种现象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recirculationnf fymphocyte)。通过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从一个淋巴器官到另一个淋巴器官,从一处淋巴组织到另一处淋巴组织。

除效应性T细胞、浆细胞、K细胞与NK细胞外,大部分淋巴细胞均参与再循环,以生长期较长的记忆T细胞和记忆B细胞最活跃。当相应抗原第二次进入人体时,它们能迅速发生反应,消灭或抑制抗原。淋巴细胞再循环不仅增强了淋巴细胞识别抗原的机会,同时也将有关信息散布到全身各处,动员有关细胞协同参与免疫应答。促进细胞间的协作以扩大和提高免疫应答能力,使分散于全身的淋巴细胞、淋巴组织与淋巴器官相互联系构成功能统一体。

内容要点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细胞、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细胞、抗原提呈细胞;淋巴组织包括弥散淋巴组织、淋巴小结;淋巴器官包括中枢性淋巴器官和周围性淋巴器官,前者主要有骨髓和胸腺,后者主要有淋巴结、脾和扁桃体。

(二)胸腺的组织结构特点及功能

胸腺实质由皮质和髓质构成,皮质由上皮性网状细胞、胸腺细胞和巨噬细胞构成,髓质的特点包括:①上皮性网状细胞较多,淋巴细胞较少;②淋巴细胞多数为较成熟的淋巴细胞;③常见由扁平的上皮性网状细胞围成的胸腺小体。胸腺的功能是分泌胸腺素、胸腺生成素,产生T淋巴细胞等。

(三)淋巴结的组织结构特点及功能

淋巴结的结构包括皮质和髓质,皮质结构有:①浅层皮质,由B淋巴细胞构成;②副皮质区,由T淋巴细胞构成;③皮质淋巴窦,包括被膜下窦和小梁周窦,窦腔内有网状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髓质的结构有:①髓索,由B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构成的索条状结构;②髓窦,为髓索间的腔隙,窦腔内也含淋巴细胞、网状细胞和巨噬细胞。淋巴结的功能是滤过淋巴和参与免疫应答。

(四)脾的组织结构特点及功能

脾的结构由被膜、白髓、红髓和边缘区构成。被膜主要为致密结缔组织,内含少量平滑肌。白髓包括:①动脉周围淋巴鞘,为包绕在中央动脉周围的弥散淋巴组织,主要由T淋巴细胞构成;②脾小体(脾小结),主要由B淋巴细胞构成。红髓包括脾索和脾窦。边缘区位于白髓与红髓之间,其中含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脾的功能有滤血、造血、储血和参与免疫应答等。

(五)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指来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并具有强烈吞噬功能的细胞群体。包括结缔组织中的巨噬细胞、肺内的尘细胞、肝Kupffer细胞、神经组织内的小胶质细胞、骨组织内的破骨细胞和表皮中的郎格汉斯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