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管管壁的一般结构
循环系统的器官属管腔器官,除毛细血管外,其管壁结构一般可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3层。虽然动脉和静脉都可分为大、中、小、微4级,但4级血管在结构上并无明显的界限,而是逐渐移行的。大动脉是指接近心脏的动脉,管径最粗,如主动脉和肺动脉等;管径在0.3—1mm的动脉属于小动脉,而接近毛细血管,管径在0.3mm以下的动脉称微动脉;除大动脉外,凡管径在1mm以上的动脉均属中动脉,如肱动脉、桡动脉和尺动脉等。大静脉的管径大于10mm,如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和头臂静脉等;管径小于2mm的静脉属小静脉,其中与毛细血管相连的小静脉又称微静脉;介于大、小静脉之间的静脉均属中静脉。
1.内膜(tunicaantima)是血管壁的最内层,最薄,一般又可分为3层:内皮、内皮下层和内弹性膜。内皮是单层扁平上皮,直接接触管腔内的血液或淋巴液,其游离面光滑,这样可减少液体流动时的阻力。内皮外侧为内皮下层,由结缔组织构成。内皮下层外侧为内弹性膜,由弹性蛋白构成,呈均质膜状,可以作为内膜和中膜的分界。
2.中膜(tunica aedia)中膜的结构因动脉的种类不同而有所区别。如大动脉的中膜由数十层的弹性膜组成,而中动脉的中膜主要由大量的平滑肌纤维组成。
3.外膜(tunica adventitia)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较大的血管外膜还含有营养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有的血管外膜与中膜交界处尚可见一层外弹性膜。
(二)动脉
1.大动脉(large ertery)包括主动脉、头臂干、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和髂总动脉等。
(1)内膜内皮下层较厚,其外为多层弹性膜组成的内弹性膜,由于内弹性膜直接与中膜的弹性膜相连,故内膜与中膜无明显分界。
(2)中膜主要由40—70层有孔的弹性膜构成,每一层弹性膜之间由弹性纤维相连,其间还有环行平滑肌及少量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大动脉具有很强的弹性,对维持血液连续均匀的流动起重要作用,故大动脉又称为弹性动脉。当心室射血时,大动脉管壁扩张;心室舒张时,凭借管壁的弹性回缩能力,从而推动血液向前流动。
(3)外膜较薄,结缔组织中有营养自身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
2.中动脉(medium-sized drtery)凡是解剖学中有名称的、管径1—10mm的动脉,均属中动脉,具有动脉管壁的典型结构。
(1)内膜由内皮和内皮下层构成,在内皮下层之外有内弹性膜。内皮下层很薄,内弹性膜明显。因此,中动脉的内膜与中膜的分界清楚。在血管横切面上,由于管壁收缩,内弹性膜常呈波纹状。
(2)中膜由10—40层环行排列的平滑肌组成,较厚,因此中动脉又称为肌性动脉。在平滑肌之间有少量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可控制管径的大小,调节各器官的血流量。此外,这里的平滑肌细胞具有产生结缔组织纤维和基质的功能。
(3)外膜主要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在外膜与中膜交界处有明显的外弹性膜,外膜的厚度与中膜接近。
3.小动脉(smalllrtery)管径在0.3—1mm之间,结构与中动脉相似,但各层均变薄,其中中膜的平滑肌仅有3—4层。管径在0.6mm以上的小动脉,三层结构比较完整,中膜平滑肌相对较发达,故小动脉也被称为肌性动脉。当小动脉管壁平滑肌收缩时,其管径变小,使血流阻力增加,这样对血流量及血压的调节起重要作用,因此又把小动脉称为外周阻力血管。
4.微动脉(arteriole)管径小于0.3mm,管壁仅由内皮及1—2层平滑肌构成,外膜很薄。接近毛细血管的微动脉称中间微动脉,其管壁由内皮和一层不连续的平滑肌纤维构成。微动脉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亦可直接影响外周血流的阻力,从而影响血压,故也常被称为外周阻力血管。
(三)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capillary)广泛分布在机体各个器官、组织和细胞间,它们结构简单,管壁薄,通透性高。分支多而且行程迂曲,且彼此相互通连,吻合成网。其内血流速度缓慢,有利于血液与周围组织进行物质交换。因此,毛细血管是体内实现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毛细血管的疏密程度与各器官组织代谢率密切相关,如心、肝、肺、肾和黏膜等代谢旺盛,毛细血管网较密;而肌腱、韧带等代谢率较低,则毛细血管稀疏。
1.毛细血管的结构
毛细血管是微动脉的分支,管径极细,平均直径7—9μm,可容纳1—2个红细胞。毛细血管的管壁最薄,由内皮和基膜组成。内皮细胞呈扁平梭形,其长轴与血管长轴平行,最小的毛细血管仅由1个内皮细胞围成,较大的毛细血管可由2—3个内皮细胞围成。内皮细胞含胞核的部分较厚,突向管腔;无胞核的部分,细胞极薄,有利于物质交换。内皮细胞外有薄层的基膜。在内皮细胞与基膜之间散在有一种扁平多突起的细胞,称周细胞(pericyte)。其功能目前还不清楚,有人认为它是一种未分化的细胞,当炎症或创伤修复时,可分化为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或某些结缔组织细胞。
2.毛细血管的分类
光镜下,各种毛细血管结构相似。但在电镜下观察,根据内皮细胞的结构特点,可将毛细血管分为3类。
(1)连续毛细血管(continuous sapillary)
连续毛细血管较为多见,其特点是内皮细胞完整、连续,细胞之间有紧密连接。内皮外基膜完整。胞质内可见许多吞饮小泡。吞饮小泡是由细胞游离面或基底面的胞膜内陷形成的。吞饮小泡形成后便与胞膜脱离,经胞质移向对面,再与胞膜融合,将小泡内所含物质释放出来。因此,连续毛细血管的物质交换主要是通过吞饮小泡来实现的。连续毛细血管主要分布于肌组织、结缔组织、肺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处。
(2)有孔毛细血管(fenestrated dapillary)
内皮细胞不含胞核的部分菲薄,有贯穿胞质的环行窗孔,孔径为60—100nm,有的孔上有隔膜封闭。内皮细胞含吞饮小泡很少,基膜连续。有孔毛细血管的物质交换主要通过内皮细胞的窗孔来完成。有孔毛细血管主要存在于胃肠道黏膜、某些内分泌腺和肾血管球等处。
(3)血窦(sinusoid)
又称窦状毛细血管,它的特点是腔大、形状不规则。电镜下可见内皮细胞间有较大的间隙,内皮细胞上有窗孔,基膜可以是连续的或者不连续的,甚至完全没有。因此,窦状毛细血管的物质交换是通过内皮细胞的窗孔及细胞间的间隙进行的。血窦主要分布在大分子物质交换旺盛的器官,如肝、脾、骨髓和某些内分泌器官。
(四)静脉
静脉(vein)是输送血液回流心脏的血管,起始端连于毛细血管,管径逐渐增粗,末端止于心房。根据静脉管径的大小,也可以分为大静脉、中静脉、小静脉和微静脉4种。静脉管壁3层膜之间的界线不明显,平滑肌和弹性纤维均不及动脉丰富,结缔组织成分较多。
1.内膜最薄,由内皮和少量结缔组织构成。内膜常向静脉管腔折叠突出,形成静脉瓣(venous salve),有防止血液逆流的作用。
2.中膜较薄,由数层稀疏的平滑肌构成。
3.外膜最厚,由结缔组织构成,内含血管、淋巴管、神经。大静脉的外膜含有较多的纵形平滑肌。
与同等动脉相比较,静脉的结构具有以下特点:①静脉数量多,管径大,管腔不规则,管壁薄,弹性小,故切片中静脉管壁常塌陷;②静脉管壁中,内弹性膜和外弹性膜均不发达,故3层结构分界不明显;③在管径大于2mm的静脉中常有静脉瓣。
(五)微循环
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是指微动脉到微静脉之间的血循环,是血液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一般包括微动脉、中间微动脉、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和微静脉等。
在微循环的血管中,微动脉管壁平滑肌的舒缩活动,可以起控制微循环的总闸门作用。而中间微动脉(metaarteriole)管壁平滑肌已不完整,其分支形成相互吻合的真毛细血管(trueeapillary),迂回曲折,血流缓慢,是进行物质交换的部位。中间微动脉的延伸部分形成直捷通路(thoroughfareehannel),在组织处于静息状态时,微循环的血流大部分经此通路快速进入微静脉,只有少部分血液流经真毛细血管。当组织功能活跃时,大部分血液流入真毛细血管,进行充分的物质交换。此外,在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还形成动静脉吻合(arte-riovenoussnastomosis),当其关闭时,血液由微动脉流入毛细血管;当其松弛时,血液由微动脉可经此直接流入微静脉。动静脉吻合主要分布在指、趾、唇和鼻等处的皮肤内及某些器官内,是调节局部组织血流量的重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