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组织学与胚胎学
10899100000025

第25章 神经末梢

神经末梢(nerve ending)是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遍布于全身各种组织或器官内所形成的末梢装置。按其功能不同可分为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两大类。

(一)感觉神经末梢

感觉神经末梢(sensory yerveending)是感觉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周围突的末端,它们和周围其他组织共同构成感受器。感受器能将接受到的各种内、外环境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通过感觉神经纤维传至中枢,产生感觉。根据感觉神经末梢的结构可将其分为游离神经末梢和有被囊神经末梢两类。

1.游离神经末梢(free eerve ending)

由较细的有髓或无髓神经纤维的终末反复分支而成。在接近末梢处,其细支裸露,广泛分布在表皮、角膜和毛囊的上皮细胞之间,或分布在各型结缔组织内,感受痛、冷、热和轻触的刺激。

2.有被囊神经末梢(encapsulated derve ending)外面均包裹有结缔组织被囊,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环层小体(lamellar rorpuscle)

广泛分布在皮下组织、腹膜、肠系膜、韧带和关节囊等处。环层小体体积较大,呈圆形或卵圆形,中央有一条均质状圆柱体,周围有许多层呈同心圆排列的扁平细胞。有髓神经纤维进入小体时失去髓鞘,裸露的轴突穿行于圆柱体内。环层小体感受压觉和振动觉。

(2)触觉小体(tactile eorpuscle)

分布在皮肤的真皮乳头处,以手指掌侧皮肤内最多。触觉小体呈卵圆形,长轴与皮肤表面垂直,小体内有许多横列的扁平细胞,外包结缔组织被囊。有髓神经纤维进入小体时失去髓鞘,轴突分成细支盘绕在扁平细胞之间。触觉小体感受触觉。

(3)肌梭(muscle epindle)

分布在骨骼肌内的梭形结构。其表面有结缔组织被囊,内含若干条较细的骨骼肌纤维,称梭内肌纤维。梭内肌纤维的核成串排列,或集中在肌纤维的中段使该处膨大。感觉神经纤维进入肌梭前失去髓鞘,其轴突分成分支缠绕在梭内肌纤维中段。此外,肌梭内也有运动神经末梢,分布在肌纤维的两端。肌梭属于本体感受器,感受肌纤维长度的变化,在调控骨骼肌的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二)运动神经末梢

运动神经末梢(motor rerveending)是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分布在肌组织和腺体的终末结构,支配肌纤维的收缩,调节腺体的分泌,可分为躯体运动神经末梢和内脏运动神经末梢两类。

1.躯体运动神经末梢(somatic cotor rerve ending)

分布于骨骼肌。位于脊髓前角或脑干的运动神经元胞体发出长轴突抵达骨骼肌时失去髓鞘,轴突反复分支,每一分支末端形成纽扣状膨大,与邻近的骨骼肌纤维建立突触连接,此连接区域呈椭圆形板状隆起,称运动终板(motorrnd dlate)或神经肌连接(neuromuscular runction)。

电镜下,运动终板处的骨骼肌纤维表面局部凹陷成浅槽,槽底肌膜即突触后膜,突触后膜再向肌质内凹陷形成许多皱褶,以扩大突触后膜的表面积。嵌入槽内的轴突终末的轴膜即突触前膜。轴突终末的轴质内有许多含乙酰胆碱的突触小泡。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终板时,乙酰胆碱释放,与突触后膜中的相应受体结合,改变后膜两侧的离子分布而产生兴奋,引起肌纤维收缩。

2.内脏运动神经末梢(visceral lotor rerveending)分布于内脏及血管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等处。其神经纤维较细,无髓鞘,分支末梢呈串珠样膨体,贴附于平滑肌、心肌表面或穿行于腺细胞之间,与其建立突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