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庄子叫我们想开点
10898800000070

第70章 忘却世事,与道共存

逍遥是人生的至高境界,但逍遥绝对不是让你四处乱撞,无所事事,而是让你的心处于一种自由快乐的状态,忘掉那些世俗的烦恼,树立生活的信心。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逍遥,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原文”夫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

“大意”想要免除形体的操劳,不如忘却世事。忘却世事就没有劳苦和拘累,没有劳苦和拘累就是走上正确的道路,走上正确的道路就能跟随自然一起生存与变化,跟自然一起生存与变化也就接近于大道了。

在庄子看来,世俗中的人们,熙熙攘攘,皆为名来,又皆为利往,而且纵情于声色货利,所以使得自己疲惫不堪。而庄子则甘愿清贫,保持淡泊宁静的本色,显示出自己不同于世俗之人的高远境界。实际上,纵观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凡是能够在某一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人,无一不是有理想、有抱负,而且能够耐得住寂寞的人。比如,被后世称为“书圣”的东晋时期的书法大家王羲之,就是一位得“道”之人。

王羲之(公元321年—379年,或公元303年—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由于他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所以世人又称他为“王右军”、“王会稽”,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当时,由于王氏宗族在朝廷中有着显赫的政治地位,因此王羲之从小就受到深厚的书学熏陶。从七岁起,他便跟随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卫夫人名叫卫砾)学习书法。成年以后,王羲之又开始离家远游,遍访中国北方的名山大川,瞻仰临摹名家名碑,博采众长,终自成一家。

虽然王氏家族在当时拥有着显赫的政治地位,但王羲之并不喜欢做官,据《晋书》记载:“羲之既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招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在很多人的眼里,吏部尚书这样的官位是很多人做梦都想得到的,而且朝廷还是“频招”,也就是说在留着官位等着王羲之去做,这样的诱惑在历朝历代,都是不能不让人动心的。可王羲之却“皆不就”。可见,王羲之的内心世界是何等的孤傲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魏晋时期,王羲之等名士的作为能够被后人称为“魏晋风度”或“魏晋风骨”,并为后世文人所崇仰和追求的原因了。

后来,由于扬州刺史殷浩非常看中王羲之,于是又多次劝他出仕为国家效力,报效朝廷。王羲之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出来担任右军将军,会稽内使。但是,王羲之并没有想到,他只是被当作一块招牌摆在那里而已,并没有发展自己才干的天地。王羲之不甘心自己只是被搁在一个闲职的位置上,于是他多次请求调到当时的军事重镇宣城,但他的这个请求并没有得到殷浩批准。

由于王羲之生性敏锐而高傲,而东晋时期又是政治十分黑暗的时期,深感官场污浊的王羲之便决然退出政治的舞台,并将满腔热情都投入到书法事业上。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在浙江绍兴城西南的兰渚山下)进行“修禊”。这一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放眼望去,“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大自然是那样的和谐、自由、活泼,而且生生不息。于是他们便围坐在曲水之畔,并开始玩起游戏,将酒杯置于水中,任其随水漂流,只要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要将杯中的酒喝完并赋诗一首。这样的游戏,虽然没有音乐伴奏,但喝一杯酒,吟一首诗,对于他们来说,却“足以畅叙幽情”。于是大家一边饮酒赋诗,一边谈天说地,怡然自足。

正是在这样一个草长莺飞的暮春时节,王羲之抬头看到的是广阔的天空,低头看到的是万物的繁茂,大自然以其生生不息的广袤,使他感到在无拘无束的自然怀抱之中,心情才是最舒畅的,思想也是最为活跃的。同时又使他意识到,在这苍茫的宇宙中还包含着很多玄机,需要自己用心去领悟才能参透!

也正是在这一天,大家做完诗之后,便公推王羲之为这些诗集写一篇序文。当时王羲之已经喝得微醉,于是便趁着酒意,拿起鼠须笔,在蚕茧纸上挥毫泼墨,写成《兰亭集序》,这就是后来名震千古、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

王羲之在别人都争着去做官,而且朝廷又专门为他留出官位时,却坚持不出,后来被别人拉进官场后,他又迅速辞官。这样的人,其实正如庄子所说的“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这因为这样,才使得王羲之成就他的“书圣”地位,并影响此后中国书法审美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