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组方一学就会
10898700000076

第76章 贫血、大病初愈中医病名血虚证

症状

营血虚滞证。主要表现为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舌淡,脉细弦或细涩。本方是补血调经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面色无华,唇甲色淡,舌淡,脉细为辨证要点。

血液主要功能是滋养脏腑及形体,血虚必然导致内脏功能的减弱,尤其是对心肝两脏的影响最大。因血液不能上养头目,所以见面色萎黄,唇色苍白,头晕目眩,舌质色淡不红。心血不足,心神不能内守,所以心悸失眠,或者表现为健忘。血液不足,月经之源亏虚,则有月经量少、不规则、甚至经闭。因血虚不能化生为乳汁,所以产后乳少或无乳。血液亏损不能充盈脉管,则脉象细弱。

【用方】

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方剂说明

补血和血。

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胎产疾病、荨麻疹以及过敏性紫癜等属营血虚滞者。

组成

熟地12g,当归9g,白芍9g,川芎6g。

歌曰:四物补血基本方,营血虚滞急煎尝,熟地当归白芍芎,补血调经功效强。

配伍说明

本方是补血调经的主方,是从《金匮要略》中的芎归胶艾汤减去阿胶、艾叶、甘草而成。本方治证由营血亏虚,血行不畅,冲任虚损所致。血虚与心、肝两脏关系最为密切。肝藏血,血虚则肝失所养,无以上荣,故头晕目眩;心主血,藏神,血虚则心神失养,故心悸失眠;营血亏虚,则面部、唇舌、爪甲等失于濡养,故色淡无华;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虚损,肝血不足,加之血行不畅,则月经不调,可见月经量少、色淡、或前或后,甚或经闭不行等症;血虚则血脉无以充盈,血行不畅易致血瘀,可见脐腹疼痛,甚或瘕块硬结;脉细涩或细弦为营血亏虚,血行不畅之象。治宜补养营血为主,辅以调畅血脉。方中熟地甘温味厚质润,入肝、肾经,长于滋养阴血,补肾填精,为补血要药,故为君药。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为补血良药,兼具活血作用,且为养血调经要药,用为臣药。佐以白芍养血益阴;川芎活血行气。四药配伍,共奏补血调血之功。本方的配伍特点是以熟地、白芍阴柔补血之品(血中血药)与辛香之当归、川芎(血中气药)相配,动静相宜,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伤血,温而不燥,滋而不腻,成为补血调血之良方。本方在《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治外伤瘀血作痛,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于妇人诸疾。本方所使之药物可以分为两组,一是以补为主以治血虚,为地黄、芍药;一是以通为主以治血滞,为当归、川芎。而地黄可分为生、熟,芍药有赤、白,当归有身、尾。因此需依症之不同,而用不同药物,以取良效。

根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四物汤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红细胞的形成,体外实验也证明,本方可以促进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活性。这些研究结果提示,四物汤不仅可以改善贫血状态,也能调节人体的多种功能活动。

方剂制备

方中药为粗末,每9g用水约400毫升煎取200毫升药液,去渣空腹温服,1日3次。

使用注意

1.本方组成的药物性质偏于滋腻酸涩,对于病邪尚盛或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病人不宜投用。

2.方中有通大便的药物,故不适用于大便稀溏者。

3.对于阴虚发热,以及血崩气脱之症,亦非所宜。

临症加减

1.妇女经期超前,血多有块,色紫粘稠,腹痛者,加桃仁9g,红花6g以养血活血。

2.血虚而兼有下焦寒盛,小腹疼痛发冷,月经量少而色淡,经期推迟者,可加艾叶、阿胶。

3.血瘀严重者,可加丹参、桂枝、乳香等。

4.兼有气虚,不能固摄下焦以致月经先期、量多、色淡红者,可加人参、黄芪。

5.兼有郁热者,可加黄芩、地骨皮、丹皮等,熟地改用生地。

6.血虚动风导致的高血压,加菊花、白蒺藜等。

7.伴发荨麻诊者,可加蝉衣、僵蚕、苦参、丹皮、栀子等。

典型案例

刘某,女,35岁。产后未经满月,因怒气后,血流如水,三日方止。随后劳动身体,则四肢无力,睡而汗出,日晡潮热,口干,五心如炙。脉弦大无力。诊断营血虚滞证。处方:熟地12g,当归9g,白芍9g,川芎6g,胡黄连3g,秦艽3g,青蒿3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