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组方一学就会
10898700000042

第42章 肠道蛔虫病、胆道蛔虫病中医病名蛔厥证

症状

蛔厥证。腹痛时作,心烦呕吐,时发时止,常自吐蛔,手足厥冷。本方为治疗脏寒蛔厥证的常用方亦治久痢久泻。临床应用以腹痛时作,烦闷呕吐,常自吐蛔,手足厥冷为辨证要点。

【用方】

乌梅丸——《伤寒论》

方剂说明

温脏安蛔。

适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慢性菌痢、慢性胃肠炎、结肠炎等证属寒热错杂,气血虚弱者。

组成

乌梅30g,细辛3g,干姜9g,黄连6g,当归6g,附子6g,蜀椒5g,桂枝6g,人参6g,黄柏6g。

歌曰:乌梅丸用细辛桂,黄连黄柏及当归。人参椒姜加附子,清上温下又安蛔。

配伍说明

蛔厥之证,是因患者素有蛔虫,复由肠道虚寒,蛔虫上扰所致。蛔虫本喜温而恶寒,故有“遇寒则动,得温则安”之说。蛔虫寄生于肠中,其性喜钻窜上扰。若肠道虚寒,则不利于蛔虫生存而扰动不安,故脘腹阵痛、烦闷呕吐,甚则吐蛔;由于蛔虫起伏无时,虫动则发,虫伏则止,故腹痛与呕吐时发时止;痛甚气机逆乱,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则四肢厥冷,发为蛔厥。本症既有虚寒的一面,又有虫扰气逆化热的一面,针对寒热错杂、蛔虫上扰的病机,治宜寒热并调、温脏安蛔之法。方中重用味酸之乌梅,取其酸能安蛔,使蛔静则痛止,为君药。蛔动因于肠寒,蜀椒、细辛辛温,辛可伏蛔,温可祛寒,共为臣药。黄连、黄柏性味苦寒,苦能下蛔,寒能清解因蛔虫上扰,气机逆乱所生之热;附子、桂枝、干姜皆为辛热之品,既可增强温脏祛寒之功,亦有辛可制蛔之力;当归、人参补养气血,且合桂枝以养血通脉,以解四肢厥冷,均为佐药。以蜜为丸,甘缓和中,为使药。本方的配伍特点:一是酸苦辛并进,使“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二是寒热并用,邪正兼顾。关于久泻久痢,多呈脾胃虚寒,肠滑失禁,气血不足而湿热积滞未去之寒热虚实错杂证候,本方集酸收涩肠、温阳补虚、清热燥湿诸法于一方,切中病机,故每可奏效。

方剂制备

乌梅用50%醋浸一宿,去核捣烂,和入余药捣匀,烘干或晒干,研末,加蜜制丸,每次服9g,日服2~3次,空腹温开水送下;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临症加减

1.无寒象者,可去附子、桂枝。

2.正气不虚者,可去人参、当归。

3.腹痛甚者,可加木香、延胡索。

4.呕吐甚者,可加姜半夏、吴茱萸。

典型案例

患者女性,48岁。患大便溏泄七八年。服多种中西药乏效。西医诊断为过敏性结肠炎。平日大便1~2次,扁而细。如饮食过多,或食肥肉,或食脂肪过多(如牛乳),即便次增多,每日2~6次。腹隐痛,人瘦,面色萎白,舌红苔白,脉象正常。处方:乌梅30g,细辛3g,干姜9g,黄连6g,当归6g,附子6g,蜀椒5g,桂枝6g,人参6g,黄柏6g,练蜜为桐子大小丸,每服10丸,食前以温水送下,1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