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组方一学就会
10898700000038

第38章 腹泻中医病名五更泄

症状

五更泄,亦名肾泄。主要表现为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腹痛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本方为治命门火衰,火不暖土所致五更泄泻或久泻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五更泄泻,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为辨证要点。

【用方】

四神丸——《内科摘要》

方剂说明

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适用于慢性结肠炎、肠结核、肠道易激综合征等属脾肾虚寒者。

组成

肉豆蔻6g,补骨脂12g,五味子、吴茱萸各6g。

歌曰:四神骨脂与茱萸,肉蔻五味四般须。大枣生姜为丸服,五更肾泄最相宜。

配伍说明

肾泄,又称五更泄、鸡鸣泻,多由命门火衰,火不暖土,脾失健运所致。《素问·金匮真言论》说:“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五更正是阴气极盛,阳气萌发之际,命门火衰者应于此时,因阴寒内盛,命门之火不能上温脾土,脾阳不升而水谷下趋,故令五更泄泻。正如《医方集解》所云:“久泻皆由肾命火衰,不能专责脾胃”;脾失健运,故不思饮食、食不消化;脾肾阳虚,阴寒凝聚,则腹痛、腰酸肢冷。《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精则养神”,脾肾阳虚,阳气不能化精微以养神,以致神疲乏力。治宜温肾暖脾,固涩止泻。方中重用补骨脂辛苦性温,补命门之火以温养脾土,《本草纲目》谓其“治肾泄”,为君药。臣以肉豆蔻温中涩肠,与补骨脂相伍,既可增温肾暖脾之力,又能涩肠止泻。吴茱萸温脾暖胃以散阴寒;五味子酸温,固肾涩肠,合吴茱萸以助君、臣药温涩止泻,为佐药。用法中姜、枣同煮,枣肉为丸,意在温补脾胃,鼓舞运化。诸药合用,俾火旺土强,肾泄自愈。方名“四神”,正如《绛雪园古方选注》所说:“四种之药,治肾泄有神功也。”本方由《普济本事方》的二神丸与五味子散两方组合而成。二神丸(肉豆蔻、补骨脂)主治“脾肾虚弱,全不进食”;五味子散(五味子、吴茱萸)专治“肾泄”。两方相合,则温补脾肾、固涩止泻之功益佳。原方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均未标剂量,后世方书多参照《证治准绳》卷6之四神丸而补。《医方集解》记载本方服法宜在“临睡时淡盐汤或白开水送下”,正如汪昂所云:“若平旦服之,至夜药力已尽,不能敌一夜之阴寒故也。”故嘱患者临睡时服药,更为奏效。本方与真人养脏汤同为固涩止泻之剂,但所治不尽相同。本方重用补骨脂为君药,以温肾为主,兼以暖脾涩肠,主治命门火衰、火不暖土所致的肾泄;真人养脏汤重用罂粟壳为君药,以固涩为主,兼以温补脾肾,主治泻痢日久、脾肾虚寒以脾虚为主的大便失禁。

方剂制备

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200g,捣碎,加水适量压榨取汁,与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即得。每服9g,每日1~2次,临睡用淡盐汤或温开水送服;亦作汤剂,加姜、枣水煎,临睡温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使用注意

本方不适于实邪引起的泄泻,以免助长邪气。

临症加减

1.伴有腰酸肢冷者,可加附子、肉桂等。

2.久泻脱肛者,可加黄芪、升麻、葛根等。

典型案例

刘某,男,28岁。患泄泻之症,误治后转为痢疾,小便不通,缠绵经月,被误用俊伐之药,仅服一次即直泻不止,几乎气脱,势甚危殆,气息奄奄。六脉沉细无力,左尺脉浮芤,右尺脉沉伏。诊断为肾命火衰,水泛无归,被妄下,肾命之火愈衰,急宜温固。处方:肉豆蔻6g,补骨脂12g,五味子、吴茱萸各6g为丸以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