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气场大全集
10894000000044

第44章 气场让你在职场中无往不胜(2)

有一年,当时控制着美国铁路命脉的大财阀摩根提出了与卡耐基联合经营钢铁厂的要求,并放出风声说,如果卡耐基拒绝,他就找当时美国第二大钢铁公司贝斯列赫姆联合,这样一来,卡耐基肯定就会处于弱势地位了。

卡耐基有些动摇了,于是就让齐勃瓦去负责和摩根谈这件事情。齐勃瓦经过认真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之后,告诉卡耐基其实摩根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厉害,贝斯列赫与摩根的联合也不会一蹴而就。经过分析,卡耐基也承认自己高估了对手,并对齐勃瓦刮目相看,给予重用。

由此可见,全心全意替老板出谋划策、替公司着想的员工对一个企业来说有多么重要。每一个员工都应该明白,自己的工资收益完全来自于公司的收益,公司的利益就是自己利益的来源。“大河有水小河宽,大河无水小河干”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一个公司员工的成功除了个人的努力外,公司作为其工作和学习平台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果失去了这个平台,其结果是不会理想的。维护公司利益就是维护和建设这个平台,只有这个平台越来越大、越来越好,才能为员工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作为公司的一员,努力维护和建设这个平台应是每一个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自觉主动地维护公司利益是一个员工起码的职业道德,无论何时,都应把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吴成林任职于一家很小的计算机配件制造公司,老板冬子只比吴成林大3岁。这年10月,公司接到一笔加工50万只硬盘的超级订单。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公司全部资金都投入的情况下,由于技术和控制上的原因,所生产的硬盘出现了严重的质量缺陷。结果50万只硬盘被全部退货,公司遭受致命的打击,还欠了银行一屁股债。

老板召开了员工大会,用多方求助筹来的钱发了工资,向员工陈述了公司面临的困难,并希望员工和他共同来应对这暂时的困难。结果,很多员工提交了辞职报告书,不等老板批准就收拾东西走人了。还有的人吵着要失业赔偿。最后,老板心一横,就在他们草拟的“赔偿协议”上签了字。当老板走出办公室时,却意外发现居然还有一个人在安静地工作着,这个人就是吴成林,这个平日里并不怎么接近老板也从来没有说过自己忠诚的人令老板非常感动。他问吴成林为什么不走,为什么不像别人一样要赔偿金呢?吴成林笑了笑说:“凭什么要赔偿金呢?我根本就没打算离开,我认为公司还大有希望。你是公司的老板,你在公司就在,公司在我就在。”吴成林留了下来,并把积攒的5万元全部借给了老板。过了一年,公司资产由原来的负数变成了五千多万。没过多久,老板将公司的一半股权给了吴成林,并诚挚聘请他出任公司总裁。

老板说:“我要感谢吴成林,在我要放弃的时候,是他身上体现出的与企业共患难的精神感染了我,帮助企业战胜了困难,他让我知道了什么样的员工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什么样的员工才是企业的顶梁柱。”

这就是员工与老板同舟共济并取得成功的例子。忠诚的员工是不会在企业陷于困难的时候独自抽身的,与老板同舟共济的人能够得到老板最大的奖赏。

现如今,社会竞争异常激烈。最丰富的是人才,而最匮乏的是人心,尤其是忠诚。尽管现在忠诚已经不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类似于仆从般的人身依附关系,而是一种基于“契约精神”的权利和义务对等意义上的忠诚。但“义”字当头,和老板同生死共存亡的员工往往会收获意外的惊喜。

从细微处感动老板

细节决定一个人的成败,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对于职场中人来说,一定要留心“小恶”与“小善”这些细节,也许一个小小的爱心就会改变你的命运,让你一举成名;也许一点小小的私心和贪欲就会毁掉你的大好前程,在善与恶之间,在成与败之间,就在于如何正确地选择和把握。

托尔斯泰曾说过:“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以数量而是以他的深度来衡量的。”成功者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做小事情,能够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

在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细节的完美是企业竞争的制胜之招。有一家公司的墙上贴着这样一句格言:“苛求细节的完美。”如果每个人都能恪守这一格言,我们的自身素质无疑会有大幅度的提高,也会避免很多失误与叹息。

希尔顿饭店的创始人、世界旅馆业之王康·尼·希尔顿就是一个注重“细节”的人。

康·尼·希尔顿要求他的员工:“大家要牢记,万万不可把我们心里的愁云摆在脸上!无论饭店本身遭到何等的困难,希尔顿服务员脸上的微笑永远是顾客的阳光。”正是这小小的永远的微笑,让希尔顿饭店的身影遍布世界各地。

一家企业的副总凯普曾入住过希尔顿饭店。那天早上刚一打开门,走廊尽头站着的服务员就走过来向凯普先生问好。让凯普先生奇怪的并不是服务员的礼貌举动,而是服务员竟喊出了自己的名字,因为在凯普先生多年的出差生涯中,在其他饭店住宿时,从没有服务员能叫出客人的名字。

原来,希尔顿要求楼层服务员要时刻记住自己所服务的每个房间客人的名字,以便提供更细致周到的服务。当凯普坐电梯到一楼的时候,一楼的服务员同样也能够叫出他的名字,这让凯普先生很纳闷。服务员于是解释:“因为上面有电话过来,说您下来了。”

吃早餐的时候,饭店服务员送来了一个点心。凯普就问,这道菜中间红的是什么?服务员看了一眼,然后后退一步做了回答。凯普又问旁边那个黑黑的是什么。服务员上前看了一眼,随即又后退一步做了回答。她为什么后退一步?原来,她是为了避免自己的唾沫落到客人的早点上。

也许,你会觉得这些都是不起眼的小事,但是将事情做到完美,不仅是现代社会商业竞争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对每位员工责任心的一种考验。

在日本东京有一家外贸公司,与英国的一家公司有着贸易往来。

英国公司的经理经常需要购买从东京到神户的火车票。很快,这位经理发现:每次去神户时,座位总在右窗口,返回时又总在左边窗口。这位经理询问日本公司的购票小姐其中的缘故,购票小姐笑着答道:“车去神户时,富士山在您右边;返回东京时,富士山在您的左边。外国人大都喜欢富士山的美丽景色,所以我特意为您安排了不同的座位。”这位英国经理十分感动,他立即把这家日本公司的贸易额从50万英镑提高到200万英镑。

在他看来,作为这家公司的一个普通的职员,对于这样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能够想得这么周到,那么跟这样的公司做生意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这句古语精辟地指出了一个人想成就事业、完善人生,就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

一个午后,瞬间大雨倾盆,行人们纷纷进入就近的店铺躲雨。一位老妇人也蹒跚地走进费城百货商店避雨。这时,一个年轻人诚恳地走过来对她说:“夫人,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吗?”老妇人微微一笑:“不用了,我在这儿躲会儿雨,马上就走。”老妇人随即又心神不定了:不买人家的东西,却借用人家的店堂躲雨,似乎不近情理。于是,她开始在百货店里转起来,哪怕买个头发上的小饰物呢,也算给自己的躲雨找个心安理得的理由。

正当她犹豫徘徊时,那个小伙子又走过来说:“夫人,您不必为难,我给您搬了一把椅子,放在门口,您坐着休息就是了。”两个小时后,雨过天晴,老妇人向那个年轻人道谢,并向他要了张名片,就颤巍巍地走出了商店。

几个月后,费城百货公司的总经理詹姆斯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将这位年轻人派往苏格兰承办一份装潢整个城堡的定单,并让他承包写信人家族所属的几个大公司下一季度办公用品的采购定单。

詹姆斯惊喜不已,匆匆一算,这一封信所带来的利益,相当于他们公司两年的利润总和!

他在迅速与写信人取得联系后,方才知道,这封信出自一位老妇人之手,而这正是美国亿万富翁“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也就是那位避雨的老妇人。

詹姆斯马上把这位叫菲利的年轻人推荐到公司董事会上。毫无疑问,当菲利打起行装飞往苏格兰时,他已经成为这家百货公司的合伙人了。那年,菲利22岁。

随后的几年中,菲利以他一贯的忠实和诚恳,成为“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左膀右臂,事业扶摇直上、飞黄腾达,成为美国钢铁行业仅次于卡内基的富可敌国的重量级人物。

菲利用了一把椅子,就轻易地与“钢铁大王”卡内基攀亲附缘、齐肩并举,从此走上了让人梦寐以求的成功之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一个人只有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论工作大小均全力以赴,才能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并以高效结束。作为一名员工,你必须真正了解“平凡”中蕴藏的深刻内涵,关注那些以往认为无关紧要的平凡小事,并尽心尽力地认真做好它。

真诚地希望在职场打拼的人牢记这几句话:事情不分大小,都要有严谨的态度,都应使出全部精力,做到最好,否则还不如不做。一个人如能养成这样的好习惯,他的职业生涯必将会走得更顺畅。

千万不可功高盖主

职场上,无论我们有多大的本领,也要做到功高不盖主。这是与领导交往的重要原则之一。

李泌在唐代中后期政坛上,是一位颇有点名气的人物,他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代皇帝,在朝野内外很有影响。

唐德宗时,他担任宰相,西北的少数民族回纥族出于对他的信任,要求与唐朝讲和,结为姻亲。这可给李泌出了个难题。从安定国家的大局考虑,李泌是主张同回纥建立友好关系的,可唐德宗皇帝因早年在回纥人那里受过羞辱,对回纥怀有深仇大恨,坚决拒绝。于是事情就僵在那里。正巧在这时,驻守西北边防的将领向朝廷发来告急文书,要求给边防军补充军马,此时的大唐王朝已经空虚得没有这样的实力了,唐德宗一筹莫展。

李泌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时机,便对唐德宗说:“陛下如果采用我的主张,几年之后,马的价钱会比现在低十倍!”

唐德宗忙问什么主张,李泌不直接回答,先卖了个关子,说:“只有陛下以至公无私之心,为了江山社稷,屈己从人,我才敢说。”

唐德宗说:“你怎么对我还不放心!有什么主张就快说吧!”

李泌这才说:“臣请陛下与回纥讲和。”

这果然遭到了唐德宗的拒绝:“你别的什么主张我都能接受,只有回纥这事,你再也别提,只要我活着,我绝不会同他们讲和。我死了之后,子孙后代怎么处理,那就是他们的事了!”

李泌知道,好记仇的唐德宗皇帝是不会轻易被说服的,如果操之过急,言之过激,不仅办不成事情,还会招致皇帝的反感,给自己带来祸殃。于是,他便采取了逐渐渗透的办法,在前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经过多达15次的陈述利害关系的谈话,才算将唐德宗皇帝说通。

李泌又出面向回纥族的首领做工作,使他们答应了唐朝的五条要求,并向唐朝皇帝称臣。这样一来,唐德宗既摆脱了困境,又挽回了面子,十分高兴。唐朝与回纥的关系终于得到和解,这完全是由李泌历经艰苦,一手促成的。

一次,唐德宗不解地问李泌:“回纥人为什么这样听你的话?”

如果是一个浮薄之人,必然大夸自己如何声威卓著,令异族都畏服,显示出自己比皇帝都高明,这样一来必然会遭到皇帝的猜疑和不满。李泌却是一个极富政治经验的人,他对自己一字不提,只是恭敬地说:“这全都仰仗陛下的威灵,我哪有这么大的力量!”

听了这样的话,唐德宗很是高兴。从此对李泌更加宠信了。

作为一个职场中人,要时刻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对于取得的成绩不要张扬,这样的处事原则才会让你远离很多是非。

不少人在讲自己的成绩前,往往会先说一段话,如我成绩的取得是某某领导和同志们帮助的结果。这种套话虽然非常乏味,却会使你显得谦虚谨慎,从而可以减少他人的忌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