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越活越年轻
10890700000048

第48章 培养良好生活乐趣,融休闲与养生于一体

人生在世,可以享受的东西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放在第一位的,就是享受生活的乐趣。

生活之乐趣来源于良好的情绪,信赖这些情绪,并任由它们如同鸟儿高翔于天空般地自由自在。生活的乐趣是无法靠姿态摆出来的,也无法戴上一张面具来伪装。拥有这种乐趣的人们无需挂在嘴边,他们自然会焕发出快乐的气息。他们自己生活在快乐当中,也将这种快乐自然而然地传染给其他人,犹如是鸟儿就必将歌唱一样。

直接追求生活的乐趣却只会使乐趣远离我们,它与幸福一样青睐胸有大志的人们。生活过得高雅、简单便会产生出乐趣。它是我们对生活的投入,而非所求。

生活像一道菜,你就是厨师,酸甜苦辣都由你自己去添加,但我们最希望的还是那浓浓的甜。生活像一本书,让人百看不厌。从中我们也学会了许多。学会了享受生活,分享快乐。若没有生活,就难以感到亲情的可贵,爱情的伟大,友情的仗义,恩情的感动。

听音乐是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尤其是在精神呆滞,心情不好时,音乐会带给你一种莫明的力量。在孤独无依时,音乐会让你感受到它像你的一位老朋友一样,给你心灵的呵护。在有阳光的午后,放松你那困倦的身躯,放一曲自己喜欢的音乐,瞬间,所有的疲倦烟消云散。你仿佛握住了一根灵动的弦,将勃勃的生机传递给每一个细胞。于是,便满心振奋,充满力量,你会随着那跳动的阳光向前迈步。

读书也是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在书中我们看到别人的喜怒哀乐,从别人身上折射出来的优点,我们可以学习;缺点,我们加以改正。

闲暇时翻看相册也会给你带来无穷乐趣,那一幕幕记录了你经历的点点滴滴的画面,珍藏了你收获的丝丝感动,将难得的一瞬永远定格。那一张又一张的照片,是你的每一个美好的回忆,每一个记忆的残片都是静谧的、恬淡的。即使再烦躁的心情也会慢慢舒缓下来,安静的享受不可言喻的乐趣。

和朋友一起出去旅游也是人生中的一大乐趣;陪孩子画一幅画也是一种乐趣;看一场旧电影;和恋人一起回忆初恋的时光;和妈妈一起做一顿晚餐;给陌生人一个微笑;弯腰帮别人拣一下掉在地上的东西……

其实生活中的乐趣很多,也离我们很近。

生活,也许有苦有甜,但永不要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听到鸟语,嗅到花香,看高山流水,奔腾不息。生活的乐趣有许多,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受人帮助亦是一种快乐。与人交流是一种快乐,回报社会亦是一种乐趣。品尝到大千美食或饱览世间万象这都是一种快乐,不断尝试乃至成功或永不放弃,梦想成真这都是快乐。既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也能享受到失败的无奈也是一种难得的快乐。

当你饥饿时,有人为你做饭;当你生病时,有人为你着急;当天气转凉时,有人会提醒你加衣;当你遭遇困难时,有人能为你献上一份力;哭时,有人会为你细心地擦眼泪;笑时,有人能陪伴你左右……这都是生活中的乐趣。

虽然生活有时会像一杯苦涩的咖啡。但你一定要相信,怀着欣赏的心态去品,一定会越品越香。虽然生活有时会遭遇挫折,但你一定要相信,风雨后才能有美丽的彩虹,永远不要放弃希望,才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百岁寿星们的休闲养生法

休闲,是当今人们谈论的时髦话题;养生,是生活中的永恒追求。从休闲中获得养生,融养生与休闲于一体,享鱼与熊掌兼得之乐,休闲有益养生是显而易见的。休闲养生又称情趣养生,它是一种以休闲来调节身心健康、陶冶情操,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养生方法。古人云:“人生不能无所适以寄情意。”可见人生在世,总要找一些东西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而高雅的休闲活动正是人们生活中怡情养性、促使人们走向长寿之路的好方法。

苏东坡的佛家静坐调息法:早晚时间不限,选一处安静场地,端身正坐,宽松衣带,使全身上下放松。两目垂帘,似闭非闭,用舌头在嘴里上下左右搅动几次,同时张口吐出浊气,静静地数呼和吸的次数,从一数到十,再由十到百。一定要专心,记清数目。这样坐的时间越长越好。如果不想再坐,可以先放松手足,然后再缓缓起身。

苏东坡的休闲养生文化,流传甚广,至今江浙一带仍然有很多人修学锻炼。林语堂认为,苏东坡的导引养生法是一种古代的瑜珈术。作为一种休闲的方式,苏东坡的养生文化在当今社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读书养生

哈尔滨市香坊区三辅街103岁的张合皋一生博览群书,这种嗜好直到百岁以后也未改变。他说:“读书,会从中获得很多可贵的知识,学会很多修身养性的本领,对自己的健康长寿有很大的好处。”研究发现:读书不但能增加生活情趣,还能使人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对身体大有裨益。

(2)写作养生

著名儿科专家、现代儿童营养学的创始人、102岁的苏祖斐在百岁时亲自动手,撰写《100岁时写的回忆录》,作者过人的记忆力让人们折服。现代养生学认为:写作不但可以挖掘记忆力,开拓思路,使作者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而且还能提高作者的思维和智慧,从而使作者产生无穷的乐趣,心理上的疲惫也会由此而得到解除。

(3)钓鱼养生

四川成都青羊区的百岁寿星吴泽铭医术高超。他平生嗜好钓鱼,每当有人问及此事,他总是颇为自得地说:“我们成都大大小小的鱼塘,我都去钓过。”老人认为:钓鱼是一种脑、手、眼相结合,动、静相辅助的活动,不论对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很有裨益。老人101岁仍然每天骑半小时的车上医院为民坐诊。

(4)种花养生

济南市历城区的百岁寿星孙文元从年轻时就喜欢养花种草,晚年时仍嗜好其道。在他的院子里,种满了石榴、月季、葡萄、菊花等,看上去就像一个大花园。老人认为:种花既有期待的愉悦,又有通过自己劳动获得报酬的欢乐,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晚年生活,时间一长,必将促进健康和延年益寿。

(5)摄影养生

中国第一位摄影记者、104岁的郎静山一生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他说:“我没有养生之道,但我想说:摄影远胜于运动。”的确,为了捕捉到人世间或大自然美好的瞬间,他跋山涉水、不辞辛苦,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种体力与脑力相结合的艺术之中。在生活与艺术的结合下,老先生也与长寿结下了缘。

(6)弈棋养生

原中国象棋协会副主席、百岁棋王谢侠逊一生驰骋棋场90余年,直到百岁高龄时,仍不惮疲劳,欣然开局。他的家人把谢老的长寿秘诀列为四条,其中首条就是弈棋,祖国传统养生学认为:下棋不但能松弛神经,消除疲劳,而且能锻炼思维,增强记忆,保持智力,对人体的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7)书画养生

素有“上海第一老人”之称的著名书法家、110岁的苏局仙认为:他的长寿离不开书法。他说:“写字如同打太极拳,既能舒筋活血、促使新陈代谢,又可娱乐身心、寄托精神,确实是延年益寿的好办法。”

(8)音乐养生

著名经济学家、百岁寿星陈翰笙在晚年时,迷上了听轻音乐。他说:“听轻音乐不仅可以使人忘却心中的烦恼,把人带入无限美好的境界,而且还可以陶冶情操,享受无穷的乐趣。现代医学认为:不同节奏的音乐对人会起到不同的效果。而节奏明快的轻音乐可激发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也是陈老得以高寿的重要原因之一。

(9)旅游养生

著名国画家、百岁寿星刘海粟一生遍游五大洲,他曾踏访过欧洲的群山,攀登过阿尔卑斯山,到过日本的富士山,95岁时,他再次登上黄山,实现了“十上黄山”的夙愿。旅游,成了他长寿之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游览山川能使人摆脱城市的困扰,情趣倍增,乐以忘忧,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利。

休闲养生和其他养生方法相比,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为了身心的健康,我们不妨根据自己的个性,培养一些高雅的爱好,让心灵在工作、事业之外多一份依托,既乐在其中,又陶冶情操,也由此而获得良好的养生功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