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越活越年轻
10890700000028

第28章 卸掉紧张的枷锁

当今世界是一个竞争激烈、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这就不可避免地给人们带来许多紧张和压力。紧张是人体在精神及肉体两方面对外界事物反应的加强。紧张使人睡眠不安,思考力及注意力不能集中,头痛、心悸、腹背疼痛、疲累。普通的紧张都是暂时性的,突发性的紧张是一种恐惧感。人们需要适度的精神紧张,因为这是人们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但是,过度的精神紧张,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从生理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若长期、反复地处于超生理强度的紧张状态中,就容易急躁、激动、恼怒,严重者会导致大脑神经功能紊乱,有损于身体健康。因此,要克服紧张的心理,设法把自己从紧张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1)紧张状态的形成

一般而言,紧张状况可分为三种情况:精神高度准备状态,兴奋不已;激烈或紧迫的场面;准备不足,难以对付。生活中,经常出现如下几种现象:

◇对一件事情有十分把握,相信一定会成功。这时,精神处于高度兴奋紧张状态。

◇一个十分争强好胜的人,事事都力求完善,事事都要争先,自然就会经常感觉到时间紧迫,匆匆忙忙。

◇工作、学习和经济上的压力,经常让自己处于紧张的生活中。

◇婚姻家庭的不完美,使身心感到紧张、焦虑。

(2)卸掉紧张的枷锁

◇坦然面对和接受自己的紧张

紧张是正常的,很多人在某种情境下可能比你更紧张。不要与这种不安的情绪对抗,而是体验它、接受它。做到正视并接受这种紧张的情绪,坦然从容地应对,有条不紊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一切都会过去的。

◇给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去完成一件事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完成这件事的准备,真正去面对时,心情坦然从容,无拘束地很轻松地就会把它做好。常言道:成功往往属于准备充分的人。

对自己所面临的事物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对其性质、内容、基本情况要有所了解,对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后果要有充分的估计和预见。做到心中有数,遇事才能沉着,不紧张,应付自如。

◇对自己有所了解

古人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真正了解自己,分析自己属于何种类型人,外向还是内向,善谈还是腼腆,正确判断自己是否具备应付面临事物的素质和能力,从而坚定自己的信心。即使不具备应付能力也不会有心理负担,因是客观原因所致,这样就可以以一种轻松的心理状态面临事物,所谓知己知彼就是这个道理。

◇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

精神要尽量放松,对面临事物有恐惧感的人往往吃不下、睡不着,惶惶不可终日,对其身心健康危害极大。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应该在思想上不过分夸大事物与个人前途得失的关系;另外,要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不要过分疲劳,大脑过度劳累会造成头昏耳鸣,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神经活动机能减退,加剧心理紧张程度,容易衰老。

◇要保持情绪稳定

要时常保持情绪稳定乐观,有助于身体健康,保持心理平衡,情绪稳定,切忌大喜大悲、暴怒、惊恐,以保持生理机能的正常活动,身心才会处于放松状态。

A.不要对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奋斗目标,应把规划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

B.对他人的期望不要太高,避免失落感。

C.排解恼怒情绪,以免失态和后悔。

D.做出必要的妥协和让步,以免小题大做。

E.离开刺激环境。

F.找知心朋友倾诉心声,以减轻心理压力。

G.常做好事、善事,以免孤独。

H.不要处处与人竞争,避免精神过于紧张、集中。

I.扩大人际交往,避免孤陋寡闻。

J.自娱自乐,远离烦恼。

◇做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

A.选择一个空气清新,四周安静,光线柔和,不受打扰,可活动自如的地方,取一个自我感觉比较舒适的姿势,站、坐或躺下。

B.活动一下身体的一些大关节和肌肉,做的时候速度要均匀缓慢,动作不需要有一定的格式,只要感到关节放开,肌肉松弛就行了。

C.做深呼吸,慢慢吸气然后慢慢呼出,每当呼出的时候在心中默念“放松”。

E.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些日常物品上。比如,看着一朵花、一点烛光或任何一件柔和美好的东西,细心观察它的细微之处。点燃一些香料,微微吸它散发的芳香。

F.闭上眼睛,着意去想象一些恬静美好的景物,如蓝色的海水、金黄色的沙滩、朵朵白云、高山流水等。

G.做一些与当前具体事项无关的自己比较喜爱的活动。比如游泳、洗热水澡、逛街购物、听音乐、看电视等。

小感悟

卸掉紧张的枷锁,首先就要树立信心,相信自己是完全可以战胜的。可以采取简单的深呼吸或“数绵羊”的方法,转移注意,稳定情绪。

只要我们对面临的事物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了解,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保持精神松弛,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以及保持稳定的情绪,就可以克服紧张心理,以使自己处于最佳的临场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