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实用保健方法手册
10890500000094

第94章 六腑之大肠:保持大便通畅是保养大肠的关键

大肠居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接小肠,其下端紧接肛门,包括结肠和直肠。主传化糟粕和吸收津液。属金、属阳。大肠是一个管道器官,呈回环叠积状。大肠位于腹腔之中,其上段称“回肠”;下段称“广肠”。其上口在阑门处与小肠相接,其下端紧接肛门。大肠与肺有经脉相连相互络属,故互为表里。《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传”是驿站的意思,“道”是通达的意思。“变”为改变的意思。大肠的特征有:一是谷物在此暂留;二是通道,直达出口;三是将谷物变成浊物;四是奉肺(上焦)之教化,将浊物化成于下。

大肠的生理功能具体如下:

1.传导糟粕

大肠主传导是指大肠接受小肠下移的饮食残渣,使之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的作用。大肠接受由小肠下移的饮食残渣,再吸收其中剩余的水分和养料,使之形成粪便,经肛门而排出体外,属整个消化过程的最后阶段,所以有“传导之腑”、“传导之官”之称。大肠的主要功能是传导糟粕,排泄大便。大肠的传导功能,主要与胃的通降、脾之运化、肺之肃降以及肾之封藏有密切关系。大肠有病,传导失常,主要表现为大便质和量的变化和排便次数的改变。如大肠传导失常,就会出现大便秘结或泄泻。若湿热蕴结于大肠,大肠气滞,又会出现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等。

2.吸收津液

大肠接受由小肠下注的饮食物残渣和剩余水分之后,将其中的部分水液重新再吸收,使残渣糟粕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大肠重新吸收水分,参与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功能,称之为“大肠主津”。大肠这种重新吸收水分功能与体内水液代谢有关。所以大肠的病变多与津液有关。如大肠虚寒,无力吸收水分,则水谷杂下,出现肠鸣、腹痛、泄泻等。大肠实热,消烁水分,肠液干枯,肠道失润,又会出现大便秘结不通之症。机体所需之水,绝大部分是在小肠或大肠被吸收的,所以才有“大肠主津,小肠主液,大肠、小肠受胃之荣气,乃能行津液于上焦,灌溉皮肤,充实腠理”的说法。

大肠在脏腑功能活动中,始终处于不断地承受小肠下移的饮食残渣并形成粪便而排泄糟粕,表现为积聚与输送并存,实而不能满的状态,所以以降为顺,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尤以大肠为最。所以通降下行为大肠的重要生理特性。大肠通降失常,以糟粕内结,壅塞不通为多,才有“肠道易实”的说法。

大肠的功能什么时候发挥得最好呢?那就是卯时(5点~7点)。这时,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排便,排便是大肠功能的最直接表现。我们在起床后宜先喝杯温开水,然后去卫生间把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都排出体外。如果在水中再加入少量的食盐,还可用于防治尿酸偏高的痛风症。此外晨起一杯水,还可稀释血液,有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就像我们使用汽车一段时间之后,就必须进行加油和保养一样,大肠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也要进行调整和保养。

平时我们吃的肉类、鱼、蛋、油炸食品、精制糖、酒精、咖啡、茶、盐、各种调味品以及食物添加剂等,这些经高度加工处理过和煮熟的食物,缺少正常消化过程中所需要的酵素,纤维在加工过程中损失很多,也因而增加了食物通过大肠的时间,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便秘。而便秘是大肠阴阳不平衡的直接结果,便秘也是百病之源。

如果把肌体的生理活动过程比喻成一条河,那么,大肠就像是源头。如果大肠受到污染,就像整条大河的源头受到污染。如果不及时治理源头,污染物就会殃及整个大河的中、下游。轻者会出现思维迟钝,导致压抑、烦躁、健忘、精神不振、昏昏欲睡、皮肤的老化等,重者会导致肝部疾病、慢性胃炎,甚至还会诱发大肠癌和直肠癌等。我们如何来保养我们的大肠呢?保持均衡膳食。每日饮食要做到粗细搭配,荤素都吃,尤其是要常吃些全谷类、薯类、豆类、蔬菜瓜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我们也可吃些果仁类食品,如杏仁,葵花子,鲜桃仁。关于鲜桃仁的吃法,是取新鲜桃仁两个捣碎,用蜂蜜泡一下以后再吃,可以润肠通便。另外,腹式呼吸可以促进肠蠕动,加速体内毒素的排出,是最有效的“通便药”。吸气和呼气时都要顺其自然的深呼深吸。

对于大肠的养生保健,我们要经常进行运动。一些体育运动,如俯卧撑、转腰揉腹等有利于增强腹肌,促进肠道蠕动,加速粪便排出,但无论何种运动都需要长期坚持。

另外,我们还要保持良好情绪。一个人的情绪好坏,如紧张、焦虑、压抑、恼怒、忧愁等不良情绪,都会导致胃肠道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引起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失衡。因此,要想肠道好,先要心情好。

现在清洗肠子是人们最喜欢的保健形式之一。但是,一般来说,正常人是没有必要人为地去洗肠子的。因为人的肠子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