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实用保健方法手册
10890500000032

第32章 百物养生,莫先口齿

自古以来,养生家就非常注意保护牙齿。“齿者肾之标。少长别乎此,盛衰见乎此也”,传统养生学提出:“百物养生,莫先口齿”的主张,说明牙齿与人的生长和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要对牙齿健康引起足够的重视。

1.漱口刷牙

古代养生家主张饭后漱口,《千金要方》有:“食毕当漱口数过,令人口齿不败口香。”《老老恒言》进一步提出:“漱用温水,但去齿垢……冷水漱口,习惯则冬亦不冰齿,可以永除齿患,即当欲落时,亦免作痛。”古代养生家不主张用骤寒骤热水,对牙齿有害,为此有人提出:“冷食不用热水漱口,热食不用冷水漱口。”早在元代忽思慧著《饮膳正要》就记载:“清旦用盐刷牙,无齿疾。”据考证,在一千多年前的辽代,就开始使用牙刷刷牙了。宋代已有牙粉刷牙,《太平圣惠方》记载有制牙膏的方法。关于刷牙的时间,《金丹全书》作了精辟的论述:“今人漱齿,每以早晨,是倒置也。凡一日饮食之毒,积于齿缝,当于夜晚刷洗,则垢污尽去,齿自不坏。故云晨漱不如夜漱,此善于养齿者。今观智者,每于夜后必漱,则齿至老坚白不坏。”这些主张是对于现代人也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的。

2.搅舌漱津

在传统养生学中有“赤龙搅水津”的说法。水津是指唾液而言。具体做法:在叩齿之后,用舌头在牙周上下,内外左右,运转数10次,待唾液增多时,暂时不要咽下,接着进行漱津鼓漱,口中鼓气,并做漱口动作。练功时,将口紧闭,上下牙齿咬紧,用两腮和舌做漱口样动作,每次漱30多次,口液增多后,然后分3口咽下,并以意念送至脐下丹田处。这种方法实质是以舌头来按摩齿龈,促进牙齿的坚强,增强唾液分泌,增加食欲、坚强牙齿、清洁口腔,还可滋养肺腑,提神醒脑。

3.叩齿保健

叩击牙齿可固齿延年。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内篇》载有“清晨叩齿三百过者,水不动摇”,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说:“鸡鸣时,常叩齿,三十六下,长行之,齿不蠢虫,令人齿牢。”具体方法如下:心静屏除杂念,全身放松,口唇轻闭,然后上下齿有节律地,互相轻轻叩击。还有一种方法是:每日晨起及晚上各叩击36次,一边叩齿,一边用手掌边缘轻击自己的后颈部。另一方法是:每日三餐前各叩齿4~8次。坚持练功,必有所得,可使牙齿坚固,促进消化功能,预防牙病,至老牙齿弥坚不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