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发展带动金融的发展,金融的发展则促成经济的发展,一方赢则多方赢,一方败则多方败,这是一个经济金融互动的法则。正是基于这一法则,各地金融机构纷纷主动与企业携手合作,积极从信贷资金、结算服务等方面予以支持,使一批中小企业逐渐脱颖而出,成为引领当地经济的龙头企业,同时也促成了金融部门的繁荣,进而逐步形成了政府、银行、企业、职工多方共赢的良好格局。
5.1 多赢格局的缩影
“一方赢则多方赢,一方败则多方败。”这是一个千古不变的法则。多方协作使智盛纺织有限公司走出了困境,利益互动形成一个多赢格局。从智盛纺织有限公司发展的缩影中,充分印证了多赢法则这个真理。
(1)多方联动出困境
九江智盛纺织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江西庐山纺织厂。1996年,庐山纺织厂用2552.5万元棉花收购信贷资金扩大生产规模,使其年生产能力达10000吨纱锭。由于市场不景气以及经营等因素,庐山纺织厂连续几年亏损,企业资产以每年200多万的速度递减。为扭转这一局面,2001年庐山纺织厂并以每年125万元的租金,租赁给九江智盛纺织有限公司,租期8年。租赁期间由于经营权与产权的分离,银行对该企业的后续资金难以到位,由于资金缺乏,承租人连简单再生产都不能难以维持,亏损日益加大,企业资产逐年减少。租赁到期后企业何去何从不仅难以预测,而且农业银行九江县支行信贷资金风险日益加大。2001年-2003年间,农业银行九江县支行尽管多方努力,每年仍只能从企业收回贷款利息20余万元。为尽可能地保全债权,农业银行九江县支行的领导想方设法,多次请来省、市行领导与地方党委、政府沟通,寻求政府部门对保全债权工作的支持,为此县委、县政府先后7次牵头召开政、银、企洽谈会专题研究,终于达成共识:决定对庐山纺织厂业实行改制,通过依法对庐山纺织厂的资产进行评估后,按照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要求,决定将总资产为1670万元的江西庐山纺织厂以1300万元的价格整体出售给九江智盛纺织有限公司,其中115万元用于企业改制,1185万元用于偿还农业银行九江县支行贷款本息。企业改制后,由于产权明晰,形成了责、权、利一体的经营机制,企业以管理求生存、以质量求信誉,以销售求发展,不仅生产成本成地倍下降了,而且产品竞争优势凸显,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600职工,年销售收入5000余万元,资产总额达4671万元的专业生产涤纶股线、市场前景广阔的纺织企业。智盛纺织有限公司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多方共赢的格局。
(2)发展壮大成生机
改制之初,智盛纺织有限公司的老总心存顾虑,担心扩大生产势必导致资金链脱节,不敢扩大再生产,农业银行九江县支行领导多次上门做工作,为其分析改制后给其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并承诺为其提供强流动资金。2004年,智盛纺织有限公司按照改制时的设想,扩建第二条生产线,致使公司资金周转失灵,农业银行九江县支行恪守诺言,再度援手,力争上级行的支持,及时为企业输血。当年新增贷款245万元,全年累计向该企业发放贷款830万元,2005年末贷款余额达1405万元,截至2006年5月,累计为该企业发放贷款4840万元。农业银行九江县支行的大力支持,使智盛开始焕发生机,到2005年末时,智盛纺织有限公司发展成为一个拥有600员工,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纳税210万元,利润200万元的县域经济骨干企业。如今的智盛纺织有限公司不仅扎根江西,而且对外扩张,在湖北等地建立起了分厂,智盛公司终于发展壮大了。
(3)打造诚信得支持
在庐山纺织厂的改制过程中,九江县委、县政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为此专门召开1次常委会,7次办公会,讨论解决庐山纺织厂的出路问题,并为企业改制做出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牺牲,少收、免收各种税费达400多万元。虽然失去了一时的部分经济利益,但是地方政府在这次改制中通过不断改善融生态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该地区。一方面,政府的这种为长远利益设想的大局意识,赢得了农业银行九江县支行上级行的盛赞,认为九江县委、县政府是一个很有金融意识的诚信领导集体,为此农业银行九江县支行上级行给九江县在信贷政策上予以了大力倾斜,在信贷权集中上收之时还为九江县的一些骨干企业授权授信。另一方面,为智盛的发展,金融给予极大的支持,智盛的发展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1年智盛解决就业120人,其中下岗再就业50人,到2006年安置解决就业职工600人,其中下岗再就业180人,财政税收2001年为46万元,2005年末已经增长到210万元。打造诚信政府,不仅增加了就业,增长了税收,而且赢得了银行的信赖与支持,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盘活资金增效益
据估算,企业改制之前的农业银行这笔信贷资产以每年200多万元在递减,从1996年建厂到2001年间,农业银行九江县支行的信贷资产从2552.5万元减少到1670万元,流失882.5万元,这还不包括贷款利息660万元。企业改制后,农业银行九江县支行银行用智盛现有资产作为抵押,不仅信贷资产安全性大大增强,而且每年都有120余万元利息收入,使呆滞呆账的信贷资产得到了盘活,农业银行九江县运行的效益逐步提升。
利益互动,多方协作,使智盛发展壮大,由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成为一个拥有600多名员工、年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税利400多万元的县域骨干企业。既解决了600余名下岗职工就业,又每年为国家创造税收200多万元,还为农行增加了一定的利息收入和存款,使企业、银行、职工多方受益,成就了一个社会多方共赢格局的缩影,从这共赢的缩影中,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启迪。
5.2 神光长射斗牛中
丰城,自古物华天宝,历来人杰地灵。在这块古朴而神奇的土地上,曾经造就了多少仁人志士。如今,随着改革的春风吹过,又走来了一批批时代的弄潮儿。农业银行丰城市支行从1992年开始对江西华伍起重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信贷扶持,历经14年的风雨和艰辛,使这个当初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式企业成为中国工业制动器领域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现拥有总资产2407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3554万元,流动资产17587万元,净资产11733万元;占地面积64亩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先后获得了江西省政府授予的先进私营企业、第三届全国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先进单位、2005年度江西省一级诚信企业、2005年度江西名牌产品、2005年度江西省机械行业十强企业、“十五”江西省机械行业技术创新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里面无一不浸透了银企双方精诚合作、共同拼搏的辛勤汗水……
(1)龙泉剑中有传说
“磨就霜锋胆气雄,神光长射斗牛中。张华去后无消息,千百年来起卧龙。”出生于丰城的明朝抗倭名将邓子龙一曲《磨剑口占》,字里行间都映射出作者浪漫而自信的心态。事实上,熟悉华伍公司发展史的人都知道,这个1992年4月创建的丰城市起重电器厂,当时厂房还是从河洲建筑公司租借的,两台生产必用的旧机床,也是买来的淘汰设备。三五间房、七八个人,就是当年华伍公司的真实写照。小作坊式的生产固然限制了当时的厂长聂景华施展才华的手脚,但这个毕业于四川财经学院的原江西煤田地质勘探一九五队供应科科长硬是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怀揣着从农业银行丰城市支行借来10万元本钱,脚踏实地、奋力拼搏;在不到一年的时间时先后开发了YTD、MYT2系列电力液压推动器、MW系列新型电磁块式制动器,并于1993年12月25日通过国内专家鉴定。?1994年又成功研制开发了YWZ2、YWZ4、YWZ5、YW系列电力液压块式制动器,其中YW系列为国内首创,获国家专利技术;同年9月,顺利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到1997年,公司员工总人数增加到62人,年销售产值为898万元,在全国同行业120个厂家中排名为70名左右,生产经营逐渐走出困境。1998年9月21日在各级政府和当地银行的支持下,改制成立江西华伍公司。改制后,公司相对领先的技术和较强的研发能力以及充满活力的民营体制,得到了我国集装箱起重机的专业研发制造商-上海振华港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ZPMC)的青睐。通过ZPMC的全面考察和考验后,华伍公司于1998年10月10日,与“上海振华港口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有效期长达20年的合作配套协议书,并随后于1998年11月18日双方合作成立了“上海振华港机丰城制动器分公司”。为满足ZPMC高水平、高要求、高品质的配套要求,2001年1月18日,华伍公司注入资本1000万人民币,以占比90%的股份与上海振华港机集团在原ZPMC丰城制动器分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合资子公司-上海振华港机(集团)丰城制动器有限公司。
2002年,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需要,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公司实行扩建改造;投资4000万元,其中农业银行丰城市支行贷款600万元,征地64亩,新建厂房、办公设施21000平方米;2003年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同年,开始实施用友软件的U8ERP生产、物流现代化管理系统,使生产组织和过程管理开始走向现代化管理,为企业适应市场的发展和企业的扩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时候的华伍公司的产品产量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销售收入已由1997年的898万元猛增到2005年的15022万元,产销量跃居国内同行业第一。2004年承担了我国全部制动器行业标准(共5项)的制修订工作,真正成了国内同行业的龙头企业。
(2)阳光总在风雨后
有一支歌唱得非常好:“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是呀,农业银行丰城市支行正如那歌词一样,在漫长而短暂的14年间,与企业同舟共济、精诚合作,渡过了一个个难关,谱写了一曲曲银企合作的颂歌。无论是农业银行丰城市支行还是华伍公司的员工都永远不会忘记,在华伍公司的三个重要发展时期:
1997年的“借鸡生蛋”期。企业在这一时期中的创业欲望和拼搏精神得到了农业银行丰城市支行的赞同与支持,率先在其他金融不敢支持的情况下给予了10万元的贷款支持,帮助企业在肥沃的创业大地上种了一粒优良的种子;1998年-1999年的创业时期。企业要加快扩容建设新厂房,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农业银行丰城市支行为企业排忧解难,并信贷资金偏紧的情况下,一次性地为华伍公司增加固定资产贷款190万元,为企业解决了扩容资金,使华伍公司由老厂区搬迁至新厂区,厂容厂貌的变化和技术力量的增强,给ZPMC总公司的总裁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1998年10月10日,华伍公司顺利地与“上海振华港口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20年的合作配套协议书。从此,华伍公司翻开了创业史上崭新的一页;2002年的扩张期。这一年,华伍公司不仅要归还到期的1645万元贷款,还要为企业二期扩建筹措2000万元资金。面对强大的资金压力,农业银行丰城市支行提出信贷意向,承诺用公司的在建工程作抵押,确保了华伍公司二期扩建工程的顺利竣工,首开了用在建工程作抵押的先河。不仅如此,华伍公司在丰城申请的所有贷款从申报到资金进账,几乎都是在一星期内完成,办事效益非常高。截至2005年年末,农业银行丰城市支行对华伍公司的贷款余额达到3200万元,比2000年贷款余额净增2255万元,增长238.6%。
(3)多米诺骨牌效应
在创业过程中,人们往往像在摆多米诺骨牌一样,枯燥,痛苦,乏力。但当骨牌在失败痛苦中完成的时候,你会发现成功也会像多米洛骨牌效应一样一发不可收拾!只要坚持到最后,可能成功就仅仅是你推动了一小块骨牌……华伍公司发展到今天,“华伍”人与农行人由此结成了牢不可破的银企联盟关系。正是由于农业银行丰城市支行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推动了华伍公司资产的快速扩张和高速发展,实现了银企联盟、银企双赢的局面。
从农业银行丰城市支行来说,从2000年-2005年止,累计向华伍公司发放贷款13895万元,累计收回贷款11235万元,累计收取贷款利息933.1万元。2005年,农业银行丰城市支行的贷款余额达到3200万元,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信贷结构,提高了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而且解决劳动就业人员548人,安排下岗职工359人。
从发展生产力角度来说,农业银行丰城市支行信贷资金的注入,为华伍公司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伟大思想提供了经济保证,帮助企业不断努力打造自己的科技队伍,完善科技研发手段。仅2003年以来,华伍公司共完成了多个系列新产品的开发,其中获宜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宜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江西省优秀新产品3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1项;完成江西省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4项,在研的江西省重点新产品4项;截至2006年,公司到已有4项专利技术,是国内同行业新产品开发最多、成果也是最多的企业。华伍公司也于2005年由省科技厅批准建立了全省唯一的“江西省工业制动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从产品销售来看。目前,华伍公司生产的电力液压推动器、盘式制动器等产品不仅在中国的天津港、大连大窑湾港、深圳盐田港、蛇口港、凯丰港、厦门港、青岛港、上海龙吴港、外高桥保税区码头等10多家大型港口的集装箱起重机和其他大型装卸机械上推广应用。还出口到美国、加拿大、巴西、苏丹、阿曼、缅甸、吉布提、巴基斯坦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种制动产品在国内重大成套设备中的配套份额占60%以上,配套出口占国内同行业配套出口总量的80%以上,配套出口的国家和地区达41个。
从经济效益来看。华伍公司从1998年的改制年销售收入的880万元,发展到2005年的15022万元,增长16倍。以2000年为基期,截至2005年末,华伍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5022万元,税前利润1520万元,上缴各种税收1553万元,注册资本9000万元,净资产11644万元,总资产19639万元。从2003-2005年,累计上缴各种税款3293万元,平均增长速度高达72.8%,属宜春市民营企业的纳税大户。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2006年是华伍公司构建集团公司,在新的发展平台上,加速资本扩张,进行二次创业的第一年。因此,华伍公司更需要金融部门强大的资金推动,农业银行丰城市支行一如既往地对华伍公司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农业银行丰城市支行与华伍公司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