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表阅读者必须先了解财务报表的功能,才能诊断财务报表。
1.资产负债表有何功能
(1)反映资产及其分布状况。资产负债表能够反映企业在特定时点拥有的资产及其分布状况的信息。它表明企业在特定时点所拥有的资产总量的多少。例如流动资产有多少、固定资产有多少、长期投资有多少、无形资产有多少等。
(2)表明企业所承担的债务及其偿还时间。资产负债表能够表明企业在特定时点所承担的债务、偿还时间及偿还对象。如果是流动负债,就必须在1年内偿还;如果是长期负债,偿还期限就可以超过1年。因此,从资产负债表可以清楚地知道,在特定时点上企业欠了谁多少钱,该什么时候偿还。
(3)反映净资产及其形成原因。资产负债表能够反映在特定时点投资人所拥有的净资产及其形成的原因。净资产其实是股东权益,或者是所有者权益的另外一种叫法。在某一个特定时点,资产应该等于负债加股东权益,因此,净资产就是资产减负债。应该注意的是,可以说资产等于负债加股东权益,但绝不能说资产等于股东权益加负债,它们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因为会计规则特别强调先人后己,也就是说,企业的资产首先要用来偿还债务,剩下的不管多少,都归投资人所有。如果先讲所有者权益,就是先己后人,这在会计规则中是不允许的。
(4)反映企业财务发展状况趋势。资产负债表能够反映企业财务发展状况的趋势。当然,孤立地看一个时点数,也许反映的问题不够明显,但是如果把几个时点数排列在一起,企业财务发展状况的趋势就很明显了。例如,企业的应收账款,第1年是10万元、第2年是20万元、第3年是30万元、第4年是40万元。如果把这4年的时点数字排在一起,就很容易发现,这个企业的应收账款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应收账款逐年上升的趋势表明,或者销售环节没有管好应收款,或者说明企业做好了,市场扩大了,相应的应收账款也增加了。例如,拍电影时,摄影师只能一个个镜头地拍摄,每个镜头仅仅是一幅静态的画面。但是,如果把每一个镜头有机地连起来,就会构成一部生动形象的动态电影。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能够关注每一个时点的状况,就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一个比较全面地了解;反之,不注重捕捉时点数,将会给企业的管理造成比较大的损失。
2.利润表有何功能
利润表给企业所提供的信息是动态信息。换句话说,利润表给企业做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录像,在这个录像中专门记录一定时期有多少收入、多少费用、多少利润,它的作用可以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利润表可以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或者说它可以告诉企业,这段时间是赚钱还是赔钱。
(2)有助于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持久的盈利能力,主要看主营业务利润或营业利润,如果一个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多,或营业利润多,则企业具有盈利能力;如果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很多,可以认为企业能够创造利润,但不能判断企业具有盈利能力。
(3)可以帮助判断企业的价值。对一个企业的价值进行衡量时,企业的获利能力通常是评价其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某企业是一个上市企业,该企业本身的价值与其获利能力是有联系的,所以可以借助于它来评价企业的价值。
(4)预测企业未来盈利变化的趋势。借助利润表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盈利变化的趋势。比如将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的利润表排列在一起作比较,如营业收入第1年100万元,第2年200万元,第3年300万元,第4年400万元,从企业营业收入的变化可以看出该企业的销售收入呈上升趋势,市场越做越大。
再如某企业的管理费用第1年100万元,第2年90万元,第3年80万元,企业管理费用的变化说明企业在行政管理开支上的压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总之,利润表主要告诉企业:企业是赚钱还是赔钱。如果是赚钱主要赚在什么地方;如果是赔钱主要赔在什么地方。
3.现金流量表有何功能
(1)帮助投资人、债权人及其他信息使用者评估公司创造未来现金净流量的能力。公司的投资人、债权人的投资和信贷动机,最终都会落在对获取现金流量的追求上。为了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和信贷决策,他们必须依据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评估公司现金收入的来源、时间和不确定性,包括股利或利息的获得、证券变卖所得、贷款本金的清偿等。
(2)帮助投资人、债权人评估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支付股利的能力以及对外融资的需求。公司清偿债务时,需动用现金资源;向股东支付股利也需付出现金。公司净现金流量越多,对外融资的需求度越低。
(3)帮助报表使用者分析净收益与相关的现金收支产生差异的原因。财务报告中对损益的确认是遵循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而非收付实现制的原则,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净收益与现金收支之间差异,就需要利用现金流量表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利于正确决策。
(4)帮助报表使用者评估当期的现金和非现金投资与理财活动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现金流量表不仅要披露与现金收支有关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而且还要披露非现金的投资活动和理财活动,即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揭示公司全部财务状况的变动。
4.报表附注有何功能
报表附注是为了便于财务报表使用者理解财务报表的内容而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解释。它是对财务报表的补充说明,是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以下作用。
(1)对于一种经济业务,可能存在不同的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也就是说,有不同的会计政策可供选择。如果不交代财务报表中的这些项目是采用什么原则和方法确定的,就会给财务报表使用者理解财务报表带来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
(2)可比性是一项很重要的会计原则,它要求前后各期采用的会计政策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由于会计法规发生变化,或者为了更加公允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有可能改变财务报表中某些项目的会计政策,由于不同期间的财务报表中对同一个项目采用了不同的会计政策,影响了不同期间财务报表的可比性,为了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掌握会计政策的变化,也需要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
(3)财务报表由于形式的限制,只能按大类设置项目,反映总括情况,至于各项目内部的情况以及项目背后的情况往往难以在表内反映,比如,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只是一个年末余额,至于各项应收账款的账龄情况就无从得知,而这方面信息对于财务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信用资产质量却是必要的,所以往往需要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提供应收账款账龄方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