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儿童情商培养
10886900000046

第46章 了解孩子的个性特征

1.了解孩子个性特征的重要性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征,并根据孩子性格中的弱点来进行教育。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在后天环境教育下,人的性格仍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例:

有一位女孩,经心理学测定其性格为多血质类型,但在学校里却表现出胆怯、孤僻、羞涩、烦恼和爱哭的抑郁质特点。在学校的配合下,通过几年有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引导她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她委以重任,选举她做班干部。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个女生的胆怯、怕羞、孤僻等特征消失了,显现出主动性、独立性、坚韧性的良好气质特征。

评价:

(1)不同性格的特点:外向性性格的特点是注意外界所发生的事情,追求刺激,敢于冒险;无忧无虑、随和、乐观、爱开玩笑、易怒也易平息,常不假思索地行动;有与别人谈话的需要,好为人师,容易冲动;喜欢变化,有许多朋友;善于交际,不喜欢独自学习。而内向性性格的人,往往与外向性性格的特点相反,倾向于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内,内省,遇事先做计划,三思而后行,严格控制自己的感情,很少有攻击行为;性情孤僻,生活有规律;对书的爱好甚于对人的交往,因此总是在家中看书而不出门,除亲密朋友外,对人总是冷漠,保持一定的距离;很重视道德标准,对自己要求严格,但有些悲观;安静,不善交际。在现实生活中,外向性性格与内向性性格者的比例差不多,外向性性格的人占1/3,内向性格的人占1/3,还有1/3的人性格为中间性的,介于内向和外向性性格之间。

(2)对待不同性格的孩子,家长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内向的孩子,切勿采取急躁粗暴的态度,或以为孩子是迟钝、愚蠢,否则,会妨碍孩子潜能的发挥;而对活泼外向的孩子,也不能天天让他们静静地坐着,要让他们有机会消耗他们的能量。家长要注意发展孩子的个性,让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在对孩子的教养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孩子的特长,扬长避短,使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不要与别的孩子进行攀比。

(3)不存在一种适应一切孩子的教养方式: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并不存在一种适应一切孩子的教养方式,除了一些基本原则外,如何恰当地教养孩子,要每个家长自己花工夫去摸索、去探索适合自己孩子的最佳教养方法。他人的经验和书籍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替代每个家长自己的作用。

(4)家长在动用“批评”的手段来教育孩子时,要采取适合孩子性格特点的批评方式:对于“小李逵”式的胆汁质孩子,他们的心较粗,喜欢直来直去,所以要用“直截了当”的批评方式,这类孩子由于敏感性差,批评轻了,不疼不痒也不听。家长用暗示的方式点出他的错误,他又粗心不易领悟,因此直接的略严厉的批评方式比较适用,但要有充分的说服力,否则一旦激怒他们,会产生过激反应和逆反心理。而对“小黛玉”式的抑郁质孩子则相反,切忌频繁使用直接、严厉的批评,因为他们比较敏感、脆弱,又怯懦多疑,严厉的批评会使他们承受不了或疑虑家长不喜欢自己了,从而引发消极情绪,产生自卑心理。一般用“委婉暗示”的批评方式,多从关心他们的角度婉转地指出他们的不足,增强他们克服缺点的勇气。同时,家长要注意千万不要当着其他孩子或外人的面批评他们,要注意维护孩子的自尊。对于那些“小林冲”式的黏液质孩子,家长切忌急躁心烦,操之过急会使他们不知所措。这种孩子灵活性略差,性情固执,需要较长的转弯时间。家长在批评过后,要给予他们充分的考虑时间和改正错误的时间。而对于“小燕青”式的多血质孩子,由于灵活多变是他们的特点,因此孩子能接受多种批评方式,但是他们心理特点不稳定,所以有时会重犯同样的错误,常常表现出说了就改,以后又犯的毛病。对这种孩子要适当地定期提醒他们一下。

当家长按照孩子的个性和潜能培育孩子时,孩子长大后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而不是任人摆布的顺从者。

自由、不受约束对于自律、自觉的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但对于缺乏自制力的孩子则适得其反。对于生性开朗、健康活泼的孩子,压力和挑战有助于其发展,但对那些焦虑、软弱的孩子来说,则会造成不良的结果。西方有一个非常富有哲理的谚语:“一个人的蜜糖是另一个人的毒药。”所以,家长应根据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

2.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学意义

孩子的一些表现是有其心理学上的意义的,家长如果能及时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学意义,有助于了解孩子的心理,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当家长感到恼火、内疚,孩子的目的很可能是为吸引注意力;若家长感到地位受到挑战或对孩子的驱动遇到失败感到愤怒,孩子很可能是为了与家长竞争权威;当家长的感情受伤、失望,孩子的目的是报复;若你对孩子的行为感到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激励他,孩子是处于一种自暴自弃的心态中。这里所讲的感觉往往不是家长的直接感觉,当孩子不听话时,家长最直接的感觉是“恼火”、“气愤”、“不知如何是好”,而并未意识到更深一层的真实感觉。只有进一步检查自己的心灵深处,才能识别真正的感觉,从而帮助辨别孩子的动机。

再者,当家长试图制止孩子的不听话行为时,注意他们的反应,也会给你提供一些信息,以了解他们的动机。

①吸引注意力。行为在被制止后,略停片刻,又恢复从前的行为。

②寻求权利。继续不听话的行为或消极抵抗。

③寻求报复。搞些破坏活动或说伤人的话。

④自暴自弃。没有反应,希望你不要干涉他。

认识孩子行为的动机,对家长处理与孩子的关系及纠正孩子的态度将有极大的帮助。尽管做家长的认识到孩子的错误动机,但家长不能直接地向孩子指出来,不要作为反击孩子的武器,因为这样做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打击。如果做家长的能够冷静客观地向孩子提示他们的动机,并对孩子行为背后的想法进行讨论,使孩子从根本上得到纠正,这样对孩子是最大的帮助。

在生活中,许多家长往往难以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这是因为家长本身的自尊、情感也夹杂在内。因此,家长在向孩子分析他们的行为因果来帮助他们时要十分谨慎。为确保家长能够有一个冷静、客观的态度,最好不要在起冲突的时刻进行分析,应在双方平静后与孩子平等交流,这样可避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并不会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即使他们愿意合作,同意讲出自己的动机,但列举出来的原因却往往不切题,似乎在有意搪塞。在这种时候,家长不应性急,也不要肯定孩子是在耍滑头,不肯讲实话。家长的目的是帮助孩子也帮助自己弄明白孩子的行为动机,而不是追究责任,这个目的明确了就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家长可以提供一些猜测,如果家长的态度是客观、友好的,孩子便会要求你赶快说出来,这样家长可以从从容容地用询问的口气讲出来“会不会是……”孩子们看到你已掌握了他的真实想法,猜得很准,或默认、或承认、或否认,自会有一些表示,当他否认时,应试一试分析一下是否有其他动机,因为有时家长的猜测也常常会出错。

家长如果能够接受4种错误动机的概念,并愿意将它们在实践中运用,是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能熟练地掌握应用的技巧,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多数家长在时间与精力有限的情况下,自然追求速效与节奏,而不情愿停下来认真细致地分析孩子做事的动机,并由于自尊心膨胀、权威感受挫,而引起与孩子的冲突。家长在有效地控制自己情绪的基础上,如何将孩子的情绪扭转过来,也是一个技巧性的问题。与孩子交流时语气的轻重缓急、用词技巧、面部表情也是需要锻炼的。

另外,家长也要注意,同一行为可以有不同的目的。不做功课,可以是为了受到注意,也可以是表明自主权、报复或彻底放弃任何努力。

3.发现孩子独特的个性,按照孩子的个性来培养孩子

(1)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天性和个性,从而将孩子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许多自以为了解孩子的家长只是虚有其名,其实,他们并没有真正地理解自己的孩子,他们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并不愿花些心力,而只是凭一己之见给孩子下结论。或者认为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没人可比;或者认为自己的孩子天生是个顽童,简直无药可救。这样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孩子具有无限发展的潜能,但每个人的潜能是有差异的,所以千万不要用一个标准来要求孩子,尤其是不要按照邻居家孩子的标准来培养自己的孩子。不要过早地给孩子下结论,否则孩子会按照家长给自己定的框架去发展和成长,要对孩子寄予期望,孩子才能健康地发展。另外,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也要让孩子对家长和自己有一定的了解,孩子对自己了解得越多,如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对自己的个性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那么他就越会产生自信心和自尊。反之,如果让孩子屈从家长的压力,处处按照家长的要求和期望去做,就会产生不适感,对自己缺乏信心,性格就会受到扭曲。

(2)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必须了解和尊重孩子的个性:每个家长要会抓住孩子身上的特点,反复加以思考。孩子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家长必须重视它们,以免无意之间给孩子的发展道路设置障碍。家长要清楚地知道,孩子的发展并不是一条平坦的大道,千万不要告诉孩子他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也不要在生气时对孩子说:“我看出来了,你就这个样子了,你不会有出息了。”必须按照孩子的天性来探索和发现发展孩子的特点。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发展和变化,但不要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改变孩子,把孩子设计成为某种人,而要鼓励孩子按自己的天性、个性去成长。

(3)不要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很短的时间内成才:虽然现在的孩子比家长小的时候聪明多了,但是,很多家长还是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够成才。有的家长在让孩子成才的心理驱使下,拔苗助长,把自己的孩子按照“神童”来培养,并过早地塞给孩子过多的东西,而不是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结果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厌学,并且在儿童时期错过了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最好时机。孩子不仅没有成才,而且人格也不健全,不能适应任何场合和工作,不能干任何事情,所有的事都依赖家长,甚至没有一点儿生存的能力,这不能不说是家长教育上的失误。

(4)对孩子有一个合适的期望:望子成龙与看低孩子的能力都会产生负面效应。家长过高的期望往往使孩子疲于应付,无所适从,并且使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受到很大的挫伤,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自信心下降,进而引发悲观和厌烦的情绪。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家长更不应该动辄打骂,而应该耐心地分析其原因。事实上,许多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往往是家长的教养方式不当造成的。有的家长太宠爱自己的孩子,没有培养起孩子的自律性,或者是家长本身缺乏自律性,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只知道吃喝玩乐,从来不管孩子的成长和需要,顶多只管孩子吃饱穿暖,其他就不甚了了。等到孩子大了,坏习惯已养成,再来关心,则为时已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如果家长是一个爱学习的人,孩子也会非常地热爱学习。家长的期望如果恰如其分,可以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如果期望脱离孩子本身的实际情况,那么孩子就承受过多的压力,成为孩子前进的障碍。有的家长不注意发掘孩子的潜能,一旦孩子出现学习成绩不佳,就一下子把孩子看死了,认为孩子不会再有什么出息,开始以这种态度对待孩子,不给孩子好脸色看,孩子自然就自暴自弃,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5)很多的家长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值,是由于“爱面子”所致:许多家长明明知道自己的孩子不具备各方面的条件,还拼命逼着孩子考大学,给孩子增添了很大的压力和烦恼,甚至孩子考试成绩低于90分就大发脾气,哪怕是低1分也不行。而对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如何提升孩子的需求,却根本没考虑过。所以,一些孩子即使上了大学仍然有很多的问题,有的孩子甚至不能坚持学业。要知道,孩子与孩子是不同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作为家长虽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能干,但应该认清自己孩子的能力,如果孩子已尽了力,即使没把事情做好,如学习成绩不好,也不应该横加指责。要确立的是孩子的自信心,而不是随着大家的标准去追求的成就感。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不去,也许并不是他笨或偷懒,而是孩子有自己的聪明和才智,有自己的兴趣,或者是因为考试中的小小的失误,家长不要因为自己的“虚荣心”和“满足感”而加重孩子的压力。或者给孩子下结论说孩子不行。由于一些家长的要求过高,使孩子总有达不到标准的挫折感,久而久之,不仅失去信心,也失去斗志,自暴自弃,最终很可能失去追求知识的兴趣和主动精神。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降低期望值就是减轻压力的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因为过重的学业和家庭给予的压力,不仅使孩子失去了幸福、愉快的童年,也失去了天真烂漫的童心和创造力。

4.根据孩子的个性来管理和教育孩子

孩子的个性有很大的差异,如喜动与喜静,喜欢支配人与顺从人,喜欢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与喜欢新奇环境的刺激,喜欢固守一两个好朋友与喜欢不断结交新朋友等。如果家长不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一味凭自己的感觉和性格行事来管理孩子,其结果就会适得其反。有的管教方式对大大咧咧的孩子适用,对性格温顺的孩子则未必。性情开朗的孩子,有时犯了错,你骂两句打几下可能也没什么,但对一个性格内向、细腻敏感的女孩子,如果也这样来两下,她去寻死也有可能。但是家长也要清楚,对孩子个性的了解,并非一味让其固守原有的行为表现或个性类型,而是设法让孩子获得灵活而平衡的发展。要根据孩子的个性,善加引导。对于内向、不善言辞的孩子,要积极地鼓励孩子多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加以肯定,以提高其言谈的兴趣和自信,而不要因孩子的不善言辞而讥笑他们;而对大大咧咧的孩子,感觉特好的孩子,有时倒不妨刺他几句,以便他清醒一点。其实,不同的性格都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人的性格没有好坏之分,一个明智的家长,不会因孩子与自己的性格不符,而对自己的孩子不满,或者唠叨个没完,家长应接受孩子的性格。当孩子的性格与自己发生冲突时,家长应积极地加以调适,而不是硬要孩子适应自己。家长对孩子的需要是敏感的,反应也应当是温暖积极的,能接受孩子的要求,并以各种方式传递自己对孩子的价值、美德和能力的信任。为孩子的成就感到高兴。家长要根据孩子的需要,而不是家长自己的需要来对待孩子。如当家长对孩子生活中的细节过于关心的时候,应当了解一下是家长自己的需要,还是孩子的需要。家长要了解哪些东西可以激励孩子,会引起孩子的兴趣,学会如何与孩子沟通,不能将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孩子。

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经常遭到家长的责骂,孩子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之中。成绩不好孩子的自信本来就较低,加上家长经常责骂孩子是“笨蛋”、“傻瓜”、“你不会有出息的”等话语,很容易使孩子认同这种评价,对自己失去信心,继而对学习失去信心,而他们的兴趣也会转移到其他的事情上去,或者被社会上一些不好的人所诱惑,成为不良少年;或者躲进自己的小天地里,变成一个有着严重心理障碍的人。

5.培养孩子健康个性的艺术

养育孩子要讲究艺术,不能死板。放纵他们,犹如脱缰之马驹;绑住他们,又成了胆小懦弱之辈。对孩子应多加关心和引导,但亦须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和独立性。一张一弛是教育孩子之道,所谓张弛之道,则是不要给孩子施加过重的压力,但也不能没有压力,这种压力应当是适当的。对于性格开朗,自主性和承受能力较强的孩子,或许可以要求严一点儿,但如果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表露自己的想法,则不能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不然的话,弦绷得太紧是会断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对家庭教育的度确实是不好把握的,严了怕委屈孩子,松了怕惯坏孩子。许多家长总想让孩子依偎在自己的怀抱里,给孩子全身心的照料和保护。这样有可能会把孩子带成一个没有任何能力的废人,所以对许多家长来说,让孩子在自由、宽松的环境里成长是一个很深奥的课题。

许多问题儿童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家长从小的管教失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些“问题孩子”的家长,根本没有教会孩子“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却拼命管,结果弄得孩子无所适从。这些孩子的家长,往往本身问题很多,不知道该怎样管教自己的孩子,或者干脆也不想好好管孩子。一类是一味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对孩子的素质和人格发展,则不管不顾;另一类则缺乏适当的教养方式和行为准则,出尔反尔,随心所欲,而导致孩子行为不端。

对于活泼好动、有点顽皮的孩子,应该加以正确的引导,让他将这种能量用于健康的方向,如果你硬将这种能量压抑着,那么一旦碰到可以释放的渠道,就很容易受到诱惑,走上歪路。

6.怎样才能塑造成一个完美而理想的性格

家长要了解性格的构成成分,才能培养孩子全面、良好而健康的性格。一个孩子的性格特征不是单一的,不能仅用“勤劳”、“勇敢”、“热情”,“懒惰”、“自卑”等某一种特征去标明一个孩子的性格,因为这种对孩子性格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现实的。一个人的性格是有丰富性与复杂性的,即使是用某一特征来描述,这一特征在不同人身上所显示的含义也不尽相同。如家长常爱用“任性”来描述孩子。但是,“任性”对于一个在幸福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来说,含带有“撒娇”的性质;而对于一个在世态炎凉、饱受磨难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其“任性”的特征往往带有“反抗”的意义。因此,性格是一个多成分、多层次的复合体。

性格结构分为4个大的方面: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人的性格差异就体现在这些特征上。

(1)性格的态度特征:孩子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事物有各自不同的态度,态度上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为人处世上。在对待他人、集体、社会的态度上,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爱祖国、爱集体、富有同情心、助人为乐、诚实、正直、有礼貌、公而忘私、见义勇为等好的性格品质,防止并纠正孩子对集体漠不关心、对他人冷酷无情、自私,虚伪、狡诈、欺弱、唯利是图等不良品质。在对学习、劳动、工作的态度上,家长应该教育孩子要学习勤奋、刻苦,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富有创新精神,要勤劳节俭,弘扬那种不畏强暴、同情弱者的英雄气概,不要使孩子形成懒惰、不负责任、墨守成规、浪费浮华的品行。在对待个人的态度上,要让孩子谦虚、自信、自尊、自豪、自强、自爱、自律,绝不能形成自傲、自卑、自负、自怜等不良特征。在对待物品的态度上,要培养孩子公私分明、爱护公物、廉洁奉公、有条不紊、整齐清洁等性格,防止孩子形成公私不分、浪费奢侈、贪小便宜、破坏公物、邋遢不整等品性。性格的态度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

(2)性格的意志特征:意志是一种设定行为目标,是自觉地调节自己,努力克服困难,达到目标的心理品质。衡量孩子其性格意志特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①考察孩子的行为是否具有明确的目标并受社会规范的约束。这体现在孩子行为的自觉性、目的性、独立性、组织性,纪律性上。如果一个孩子表现出行为的盲目性、冲动性、散漫性、依赖性、无组织性等,说明其这方面的意志特征较差。

②考察孩子对行为的自我控制水平。自我控制水平高表现出行动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律性、自制力等品质,而自我控制水平比较低的孩子表现出任性、冲动、为所欲为、宽于律己、严以律人、知过不改等品行。

③考察孩子意志的坚韧性。看孩子是否坚持长时间的学习与工作,意志的坚韧性表现为坚持不懈、不屈不挠地克服困难,顽强拼搏,有恒心,有韧性。而不良的意志则表现出一种动摇性、见异思迁、半途而废、虎头蛇尾、害怕困难等。

④考察孩子在紧急或困难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意志特征。在紧急时刻,孩子表现是镇定自如,还是惊慌失措;是当机立断,还是优柔寡断;是临危不惧,还是退缩怯懦;是冷静思索,还是冲动鲁莽。一个意志薄弱的孩子,也常常是性格软弱的人。

(3)性格的情绪特征:孩子情绪活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情绪活动的强度。情绪兴奋性高的孩子,微弱的刺激就能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遇到一点儿好消息就高兴得手舞足蹈,欣喜若狂,遇到一点儿不如意的事情就悲痛欲绝,捶胸顿足。情绪兴奋性低的孩子其情绪体验微弱,表现出沉静稳重,易于控制,除非发生重大事件,否则就很难看到孩子喜怒哀乐的表情。

②情绪活动的稳定性。主要反映出孩子的情绪是始终如一还是变化无常的。有的孩子给人以安静平和的感觉,有的孩子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这些孩子的情绪不易受周围情境的左右;还有些孩子时而平静,时而激动,忽冷忽热,喜怒无常,这些孩子是情绪稳定性品质差的人。

③情绪活动的持久性。主要表现在情绪保持时间的长短和情绪对孩子身体、学习、生活的影响久暂程度。有的孩子情绪稍现即逝,对身体、学习、生活的影响很快消失。有的孩子情绪一旦产生就很难消除,对身体、学习、生活的影响也较大。同样是考试时考砸了,心情不好,有的孩子过一会儿就忘了,与同学又说又笑,可有的孩子看到了坏分数,会难过好几天,甚至几个月在同学中都抬不起头来。

④主导心境的性格特征。每个孩子都有稳定的、占主导地位的心境状态。这种心境是一种比较稳定、持久而具有弥散性特点的情绪状态。当一个人心境好时,会觉得世界上的万物都变得可爱了,这时做什么事都高兴;相反,当一个人心境不好时,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有的孩子经常处于精神饱满、欢乐愉快之中,而有的孩子总是抑郁低沉、委靡不振。这种不同的主导心境,鲜明地反映出孩子们不同的精神状态。

(4)性格的理智特征:这是孩子们在认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人风格。孩子们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方面的差异,就是性格的理智特征。如有的主动观察,有的是被动观察;有的是听觉记忆,有的是视觉记忆;有的是思维分析,有的是思维综合类型;有的想象广阔,有的想象狭窄等。

(5)性格的动力特征:性格表现绝非静水一潭,各种性格结构的组合千变万化,而使性格的表现千姿百态。每个孩子的性格世界并非是由各种特征简单地叠加和堆砌起来的,而是依照一定的内容、秩序,规则有机结合起来的一个运动系统。

总之,人的性格是稳定而独特的,又是发展变化的,是矛盾的,又是始终如一的。家长只有了解了性格的结构及特性,才能全面地把握孩子的性格世界。

有一位先人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我们家长在塑造孩子性格的时候,也设计了孩子的命运。孩子属于未来,整个未来人的性格,将对未来时代的命运产生深刻影响。

7.怎样培养孩子的气质

气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点在人的行为方式中的表现。它是在人的生理素质基础上,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心理学家将人的气质划分为4大类型,即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

(1)多血质孩子的特点是热诚而易变:他们往往在集体中是一个中心,他们的优点很容易表现出来,显得聪明、敏捷、活泼、好动,通常叫做外向型。他们自我肯定的程度往往比较高。假如家长时常有意无意地拿他们来炫耀,就会使他们的自信变为自负,他所感兴趣的可能就是受人喜欢,而不是自己真正体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对这种孩子应多在他们面前热诚地表扬别人,让他们看到别的孩子的优点。由于他们的注意力容易转移,因此要注意培养他们的专注、细致、有秩序,避免他们对一切都浅尝辄止,变得轻率和肤浅。

(2)黏液质的孩子沉静、稳重、能忍耐、比较随和:他们的兴奋发动比较迟缓,抑制能力强,所以情绪比较稳定。这种孩子从小较容易带,各方面能较均衡发展。由于他们对自己的评价比较稳定,对别人的表扬或批评反应会相对淡漠。假如要提醒他们注意什么,就需要比较强的刺激,批评要严厉一些,表扬要热情一些。同时要注意培养他们的敏捷、果断,以免养成拖拉、懒散和淡漠的习惯。

(3)胆汁质的孩子吃软不吃硬,越来硬的他越对抗:他们常常有自己的一套道理。家长应尽力进入他的世界,了解他,根据他的思维习惯去说明道理。假如想告诉他该怎样做,就要做给他看,只说是不行的,暗示批评更不起作用。这样的孩子脾气很犟,不易招人喜欢,但是不要强行去扭转。他们精力旺盛、情感强烈,有爆发力。他们可能常常做不好别人能轻易做好的许多事,然而,他们一旦迷上了什么,就会全身心投入,在别人意想不到的领域里,以别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获得成功。

(4)抑郁质的孩子性格是内向型的,外表文静、软弱、腼腆,内心却特别敏感、好强:他们多半比较聪明,但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很不足,极易受别人议论的影响,容易接受暗示,产生自卑心理。家长要特别注意培养和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多鼓励他们。假如需要批评他们,用眼神或暗示的语言就足够,也许他们当时没有立即改正,但内心多半会长时间不安。这种孩子的优点是细心、专注,有灵敏的感觉和直觉,善于察觉别人不易察觉的细小事物,于不声不响中,很认真地做他认为该做的事情。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少数人的气质类型是单一的、纯粹的,多数还是以一种气质特征为主同时混合他种类型的一些特点,所以家长教育孩子时就不能简单行事。气质的差异与品行的好坏无关,关键是家长在把握了孩子的气质特点后,怎样因势利导地进行品行教育。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其积极一面,也有消极一面;有其优势,也有其劣势。家长只能帮助孩子扬长避短,而不应听凭自己的意思,强行扭转或压抑孩子,那样会造成他们心理上的挫伤。

8.引导孩子的气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1)每种气质各有利弊:多血质性格的孩子活泼、外向、开朗,很讨人喜欢,作为家长,不能过分要求孩子都变成多血质,这是一种不现实的做法。胆汁质的人可以显示出一种阳刚之美,抑郁质的人可以显示出阴柔之美。家长应该使孩子在自己气质类型的基础上,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去发展,显示出每个孩子的气质美。

(2)家长要分析孩子气质特征中的长处与短处,不能迁就孩子的气质弱点:不能因为胆汁质的孩子脾气不好,就容忍他的暴躁;不能因为抑郁质的孩子胆小,就处处护着孩子;不能因为黏液质的孩子迟缓,就允许孩子磨蹭,这样只会使孩子向气质的消极品质发展,形成不良人格。

(3)要让孩子做主宰自己性格的主人,而不是自己性格的奴隶:家长应该告诫胆汁质的孩子注意不要随便发脾气,控制自己的情绪;告诫多血质的孩子要戒浮躁,要严谨、细致、踏实、精益求精;告诫黏液质的孩子忌优柔寡断,遇事要果断,反应迅速;告诫抑郁质的孩子要克服懦弱忧郁的特点,要合群、不畏难。要注意发扬孩子气质的积极特征,抑制其消极特征。在学习训练中,依据不同气质的特点,用不同的方式提高学习效率,能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让多血质的孩子充分发挥机智、灵敏、兴趣多样等优点,去控制其粗心、浮躁的弱点;让胆汁质的孩子尽量发扬勇敢进取、不屈不挠的优点,去控制粗心大意、简单冲动的毛病;让黏液质的孩子以踏实、顽强、认真的作风,去弥补迟疑、刻板的特点;让抑郁质的孩子以细心、踏实、坚持性,去补偿怯懦、犹豫的不足。家长不要自欺欺人,对孩子的气质弱点不偏袒、不歧视,正确引导孩子扬长避短,就能使每个孩子都显示出自己可爱的气质美。

9.注意孩子气质的活动适应性

虽然气质对孩子成才与成就不起决定作用,但却有一定的影响,不同气质对于孩子从事的不同活动效率具有影响作用。因此,不同气质的人适合于从事不同的活动。当气质与活动性质相适宜时,活动效率就会提高,反之活动效率就会降低。因此,目前在职业选择的时候,特别是一些特殊的职业,经常会考虑到人的不同气质。如飞行员、宇航员、运动员需要挑选反应灵敏、有胆有识、镇定自若的人,而观测、财会、气象、医疗等工作就不宜选那些浮躁、鲁莽、草率的人,而选择稳重、心细、踏实的人。家长可以针对孩子的特点选择一些适宜性的活动,来培养孩子气质的优势,也可以选择一些不适宜的活动,来矫正孩子的气质的劣势。例如,让胆汁质的孩子玩一些军事游戏来显示他大胆勇敢的品质,也让他们玩一些棋类游戏,锻炼他们细心、稳重的品质,克服粗心浮躁的毛病。

10.怎样对待抑郁质的孩子

有的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不爱说话,甚至不和别的小朋友来往,不参加集体活动,被别的孩子欺侮了还会长时间记仇等,家长对这样的孩子感到很焦急,不知该怎么办才好。这种孩子突出的问题是在社会上难以适应,这样的孩子属于抑郁质。要使抑郁质孩子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教育孩子时注意方式方法:抑郁质的孩子往往性情脆弱、动作迟缓,回答别人问题总是含糊其辞,显得拘谨不安,家长对他教育时应注意方式方法,耐心地启发诱导,绝不可经常斥责。

(2)重视培养孩子的主动性,设法让他多参加活动:应当尽量让孩子经常与他年龄相仿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和交谈,特别要让他多参加集体活动,以培养孩子的合群性格。

(3)多鼓励:家长可请求老师在孩子参加集体游戏时鼓励和夸奖他,使之有信心在同伴面前不感到羞怯和自卑。

(4)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胆量:可以让他离家,独自在亲友处住上一个时期,经常叫他出去办点零星小事。

11.防止孩子出现“困难气质”

困难气质是指孩子的心理功能不健全、孤僻离群、对新刺激退缩和低适应性、高强度的表情效果、否定性心境占优势和执拗等气质特征。

孩子形成的“困难气质”,是由两个方面的家庭因素造成的。一是母亲的人格失调。高度焦虑的母亲很可能产生出困难气质的执拗孩子,而早期孩子的这种执拗气质会导致以后的行为失调。二是家长对孩子要求的适宜性。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与期望与孩子的能力、动机、气质是相吻合的,孩子的心理发展将会得到促进。反之,如果家长的期望与孩子能力、气质不相适应,就会产生不良的结果。如果一个孩子是有能力的,但是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不对孩子寄期望,不让孩子自己干任何事情,孩子就会产生退缩,害怕困难,离开了家长什么也不能干。如果孩子本身就退缩,家长不鼓励其自立和与外界的接触,也会造成这种困难的气质。

现在的家庭多数只有一个孩子,他们的父爱和母爱不能完全施展,于是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泻给了孩子,对孩子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使孩子形成困难气质。

12.外向孩子的教育策略

外向孩子的学习优势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下降,造成这种优势下降的原因是学习动机与学习习惯造成的。

(1)要引导孩子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外部动机是由外部力量来推动孩子的学习,如学习是为了受到表扬,为了奖励,为了让家长和老师高兴。而内部动机其学习动力是来自于自我激励,学习不是为了受到别人的赞扬,而是认识到努力学习能给自己带来好处和欢快,如强烈的好奇心、探索欲都是一些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都对学习有重要作用,学习初期阶段可以使用外部动机诱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以后则要使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使孩子发现学习本身的价值,产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内部动机比外部动机对学习作用的持续性长。所以,外向孩子在学习动机中过多的外部动机成分将不利于以后学习,一旦没有外部刺激、没有家长的督促,孩子就不会努力学习了。家长对外向型孩子要特别注意加强引导,告诉孩子学习不是为了表扬、为了奖赏,而是为了自己长本事、为了掌握知识以后能成为有用的人、能够立足于社会。使孩子形成持久、稳定的学习动力,使其尽早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状态转化。

(2)改变孩子不良的学习习惯:外向孩子的特点是思维灵活,但比较浮躁,怕困难,学习不扎实。对于这种孩子要培养他们刻苦学习,脚踏实地的精神,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这些方面的培养,对外向孩子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今后孩子学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家长可以给孩子设定困难学习情境,培养孩子的学习耐力与不怕困难的毅力。

13.内向孩子的教育策略

内向的孩子在社交场所比较羞涩、被动,甚至在众人面前产生恐惧,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话,不敢与陌生人交谈,缺乏自信等。这种孩子容易形成社交恐惧,因为他们害怕在众人面前出现面红耳赤、拘谨失措、紧张焦虑、害羞腼腆等窘态,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变得更孤僻离群。家长要有意识地从小培养孩子社交能力,鼓励他们去找同学玩,也让孩子请同学来自己家里玩,锻炼孩子上课举手发言,让孩子多为班里做事,如果可能让孩子在班里担任一定的职务,锻炼他的社会交往能力。当孩子害怕在同学面前发言时,家长可事先帮助孩子准备发言,让他在家里演习几次,一旦成功后,孩子就会建立自信,主动地扩展自己的交往范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