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懈的努力,艰苦的奋斗,撒切尔夫人终于如愿以偿。然而摆在她面前的,是一个远比保守党内部更大、更乱的摊子。怎样先解决工党执政时留下的种种弊端,是这个英国新任“女老板”的当务之急。当时的英国经济就像一匹不堪重负的老马,停停走走,时刻有认错方向倒蹄子的危险:通货膨胀率高达26%,社会上更是排起了160万之众的失业大军。基于此,撒切尔夫人决定从解决通货膨胀问题着手。在她的领导下,保守党政府制订了紧缩的财政预算,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大刀阔斧削减公共开支,降低财政赤字,力求收支平衡;大幅度降低所得税,分阶段把税率从33%降至25%,并提高起征点。采取把直接税的负担转移到间接税的做法,增值税从8%一下子提高到15%。但撒切尔夫人这一套强硬的货币主义政策就如一剂猛药,怎能是一个已经日益衰弱的大英帝国一时所能承受得了的?20世纪80年代开始,通货膨胀率不但没有下降,经济形势反而更趋恶化:小公司纷纷倒闭,大公司出现亏损,工业生产总值降至20年来最低点;失业大军突破300万大关,创战后最高纪录;国内犯罪率直线上升,社会动荡不安。民意测验中,保守党政府的支持率大幅度下降,撒切尔夫人本人的威信也降到最低点。“铁娘子”面对接踵而来的压力却不为所动。她明白,以往政府所采用的温和执政方式只能治标,只有使用强硬的改革,才能从根本上祛除英国顽劣的病根。“良药苦口”,现在只不过是初步服药阶段,是一个排毒阶段,就如同古代“放血疗法”一样,先让病人痛到心里,才能有效地缓解病情。为了顺利完成自己的改革,撒切尔夫人屡次改组内阁,把一些温和派的元老一脚踢出,把一些她的铁杆支持者吸收进来,坚持把货币主义政策贯彻到底。
1981年秋,这剂猛药的药效终于显露出来,英国的经济状况开始出现转机,通货膨胀率开始下降,而且保持了良好的势头。到1983年大选前夕,通货膨胀率已经控制在5%以下,公共开支也被压缩至最低水平。撒切尔政府终于咬牙度过了难关,支持率开始回升。在1983年的大选中,保守党再次以压倒性的多数击败工党,撒切尔夫人连任,又创造了英国政坛上的一个奇迹。1983年大选撒切尔夫人以压倒性胜赢得连任第二任期内,撒切尔政府重点抓了私有化问题。国家把国营大企业分批出售给私人,过去由国家袭断的企业也允许私人参加经营或让给私人经营,形式多种多样。有三分之一的国营企业被转为私有,几十万工人从国营企业转入私人企业。许多大型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是采取向公众出售公司股份的方式,结果激起认购股票高潮,使持股人数大增。国有企业私有化后大多改善了经营状况,从过去的亏损转为赢利,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从政府方面看,通过出售国有企业,为国家获得巨额资金,大大拓展了财政政策措施的活动余地。1986年英国通货膨胀率进一步下降到3.9%左右,英国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德国和意大利。这样,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党政府又胜利地闯过1987年大选,进入第三届任期。1988年英国经济连续7年以4%的速度递增,通货膨胀率控制在4%左右,生产效率增长,人均收入普遍提高。总体来说,在撒切尔夫人蝉联三届英国首相的10年任期内,英国从战后的衰落与垂危中恢复了过来,重新迈入了阔别已久的发达国家行列。直到今天,在英国报纸公布各种经济数字时,撒切尔时代的经济指数仍是参照。人们对她的评价是:英国自温斯顿·邱吉尔之后的最伟大的一位首相。在撒切尔夫人11年的任期内,有两件大事不可不提。其一为1982年的马岛战役,其二就是中国香港问题。马岛全称为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阿根廷南端以东的南大西洋水域。由于该岛扼南大西洋和撒切尔夫人同美国国务卿黑格讨论马岛的局势南太平洋要冲,战略意义非同一般,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17世纪后,英国、法国、西班牙先后管辖过该岛。1816年阿根廷独立后,宣布该岛是阿根廷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833年英国出兵占领马岛,使其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66年以来,英国和阿根廷就马岛主权问题进行谈判。这一谈判持续了17年之久,毫无结果。1981年阿根廷加尔铁里军人政府上台。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并估计英国因经济困难不会对阿根廷动武,他于1982年4月2日出兵在马岛登陆。加尔铁里可算是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如果早几年行动,或许他的美梦可以成真。但他忘了,此时英国的大当家可是一位刚硬不次于邱吉尔的铁娘子!得知阿根廷出兵的消息后,撒切尔夫人立即召开内阁紧急会议,并致电美国总统里根,请求他派国务卿黑格居中调停。4月19日,由于英、阿两国政府都不肯让步,黑格的调停宣告失败。撒切尔夫人声称:既然不能和平解决,那“我们必须还击”。英护卫舰“羊”号在滚滚的浓烟和蒸中沉没然而此时政府内部却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许多官员,就连国际部的官员也认为如果要动用武力收复马岛,英国无论从经济或者后勤角度来看,都困难重重。只有海军参谋长里奇主张用兵。撒切尔夫人不顾大多数官员的反对,毅然下令召回驻扎在北约的本国军舰,准备出兵马岛。4月22日,英国的特混舰队抵达马岛水域。撒切尔夫人下令击沉了阿根廷惟一的一艘万吨级巡洋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船上368人丧生;阿根廷空军用飞鱼导弹击中英国护卫舰“谢菲尔德”号,21人死亡。马岛战争全面展开。
5月20日,英国2400名海军陆战队员和伞兵在马岛登陆,6月14日占领其首府斯坦利港,阿守军缴械投降。这次战争历时两个多月,1000多人死亡,1700多人受伤。英国有14艘舰船被摧毁或击沉,255人丧生。撒切尔夫人之所以要打这场战争,实际上有她难言的苦衷。因为马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她自己就不得不引咎辞职,结束来之不易的政治生涯。马岛战役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实际上依靠的是英阿两国巨大的军事实力反差。并且这场战争也算胜得侥幸,因为阿根廷距马岛仅480公里,而英国却距其约有15000公里,英国等于绕过半个地球去作战。补给线之长,无疑涉险中之险,一旦供应不上或被阿军切断,25000名英军只能束手待毙。幸好负责切断英军后勤线的阿根廷海军犯了致命性的错误,才将已经占领的马岛拱手相让。不管怎么说,马岛战役的胜利在政治意义上还是很大的,不仅为撒切尔夫人在随后的大选中获得了重要的筹码,还使得英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挟着马岛战役胜利的余威,1982年4月,撒切尔夫人信心百倍地来到中国,与中国政府谈判香港问题。当她见到身材不高、慈祥可亲的中国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时,以为他是那种容易妥协的人。这回,撒切尔夫人失算了。她面前的这位老人,曾经指挥了千军万马,转战南北,令数倍之敌闻风丧胆,不是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在马岛战役中打败了阿根廷的撒切尔夫人可以望其项背的。在访华会谈中,撒切尔夫人采取攻势,咄咄逼人。她说,中英两国过去签订有关香港问题的《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都是国际协议,至今仍然有效,中国可通过协商加以修改,但不能单方面予以废除。邓小平斩钉截铁地告诉她,中国到1997年一定要收回香港,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九龙,“中国在主权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这个问题不容讨论。”撒切尔夫人又威胁说,如果中国宣布要收回香港,那对香港经济的信心所产生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邓小平针锋相对地说,如果中国宣布要收回香港会像撒切尔夫人说的“带有灾难性的影响”,那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作出决策。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混乱是人为的,这当中不光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而主要是英国人。撒切尔夫人强调英国对香港和香港人承担着“责任和义务”,必须保持香港经济的信心和维护香港的繁荣。
她提出让中国政府把香港的主权与管理权分开,1997年后由英国继续管理香港的主张。邓小平批驳说:“保持香港的繁荣,我们希望取得英国的合作,但这不是说,香港继续保持繁荣必须在英国管辖之下才能实现。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邓小平告诉撒切尔夫人,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现行的许多适合的制度要保留,中国政府将同香港各界人士广泛交换意见,制定不仅香港人民可以接受、而且其他投资者首先是英国也能够接受的方针政策。他建议中英双方达成一个协议,通过外交途径开始进行香港问题的磋商。前提是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在这个基础上磋商解决今后15年怎样过渡得好,以及15年以后香港怎么办的问题。撒切尔夫人刚来时的信心,顷刻间就被这个初看起来并不起眼的老人击得粉碎。会见结束,撒切尔夫人神情恍惚。当她走出人民大会堂时,看到众多记者在等待采访,不得不强作欢颜,但心里还是十分失落。她带着这种心情一面微笑着向人群招手,一面抬脚向阶梯迈去。突然,“铁娘子”脚下一滑,一个趔趄险些摔倒。幸好身边的人及时扶住,才没造成更尴尬的局面。那些记者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猛料,一时间,相机的咔嚓声不绝于耳。英国和香港的媒体对此一语双关地评论道:“撒切尔夫人同邓小平会谈时摔了跤。”离开中国后,撒切尔夫人并不死心,她仍想将香港控制在英国的手中。但北京方面的态度比钢还要强硬,指出双方只能在中国提出的条件基础上谈判,否则,中国有能力采用其他手段来收回香港的主权。
“铁娘子”遇到了克星,无奈之下,她只好作出让步。1983年3月,撒切尔夫人写信给中国总理赵紫阳,代表英国政府作出了有条件交还香港的保证,实际上放弃了不平等条约有效论。此后在实质性问题的讨论中,中方批判了英方关于“以主权换治权”的想法,指出主权与治权不可分割,中国决心在1997年收回香港,包括主权和管治权。10月,撒切尔夫人给赵紫阳捎信,表示同意在中国建议的基础上探讨香港持久性安排。于是谈判峰回路转,进入了以中国政府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为基础的轨道。中英两国历时两年,经过22轮艰苦、曲折的谈判,终于在1984年9月就香港问题达成了协议,根据这项协议,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为什么撒切尔夫人没有把马岛战役时的强硬态度带到北京的谈判桌上呢?用她自己在回忆录《唐宁街岁月》中的一句话可以完美地回答这个问题:“这不是什么胜利,也不可能有什么胜利,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我们与之打交道的是一个毫不妥协、有着压倒性优势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