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老北京的传说
10884900000002

第2章 北京城是怎么修建的

传说朱棣到了北京这个地方,整顿兵马,想起了临走时刘伯温给他的一封信,让他安顿好人马后再拆开,这时不就正好看看嘛。

于是朱棣打开信一看,上面写着:“殿下拆开此信说明您已经到了幽州,此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今此地有两人可助殿下,乃是一僧一丐,僧名广孝,丐名万三,务必找到两人方可成大事。”朱棣看完频频点头,但转念一想:不对啊,这里这么大,让我怎么去找啊,总不能把所有的和尚和乞丐都抓来一个个认吧?这个牛鼻子老道说都也不说清楚点。但没办法,朱棣只好派人四处寻找这两位高人,找了有好几个月,也没个着落。

这一天,朱棣实在无聊,就带着一帮随从出去打猎,走到京西见山上古木参天,云雾缭绕,泉水潺潺,一派仙境,就想在这里歇息,刚下马就听到钟鼓齐鸣,从山上走下来老老少少的和尚,一个带头的老僧来到他面前跪在地上说:“臣僧姚广孝拜见燕王千岁!”朱棣一听,乐开了花,马上拉起老僧进到山上庙中。

姚广孝本来为朱棣准备好了宝座,可这会儿朱棣不坐,却让姚广孝坐在了上面。朱棣整理好衣冠,拜了一拜,并说:“先生大智,可否出山辅佐小王,修建北京城?”

姚广孝诧异道:“殿下何出此言?贫僧方外之人,无德无能,怎敢劳殿下大驾?”

“高僧不要推辞,小王出南京时刘伯温曾多次推荐高僧,望高僧出任小王的军师,万万不可推辞!”

姚广孝微微一笑:“又是这个老道害我不能清修啊,那好吧,如果殿下不嫌贫僧道行微末,那么贫僧愿意助殿下一臂之力。”

就这样朱棣请到了姚广孝,但乞丐万三去哪里找啊?眼看驻扎在这里已经半年时间了,这一日燕王身穿便服带着几个随从到市集散心,路上看到一个又脏又臭的乞丐正和一个烧饼铺的伙计打架,伙计大喊:“你怎么吃烧饼不给钱!”那个乞丐眼一瞪,说道:“你瞎眼了?我沈万三还能白吃不成?刚才我明明先给了你钱。”

朱棣一听“沈万三”这三个字,一看又是个乞丐,赶紧派人把他带进宫里。朱棣看到这个乞丐连吃烧饼都没钱给,就有点怀疑,但想到刘伯温每次的预言都对,就耐着性子对这个乞丐说:“先生,小王需要修建北京城,特请先生筹措银两,不知先生方便否?”这沈万三哪见过这个阵势,吓得直哆嗦。沈万三越这样,朱棣越生气,下令一个字“打”,可怜沈万三因为一个烧饼被打得皮开肉绽,最后朱棣急了,叫人给沈万三带上大枷游街示众,当走到今天地安门的位置,沈万三一下晕倒在地上,旁边押解的差役头一看沈万三也挺可怜的就停了下来,自己坐在旁边抽起了烟。没抽一会儿,沈万三慢慢醒了,差役头拿了点水给沈万三喝,沈万三嘟嘟囔囔地说:“我就在这儿了吧!”——他的意思是自己可能要死在这了。但那个差役头没听清,就听到“在这儿了”,马上报告朱棣,朱棣派人顺着沈万三昏倒的地方挖出一条深沟,再往里挖,竟挖出了十窖银子,这里就留下了十个大坑,十个大坑都积满了水,就被叫作“什刹海”了,而沈万三昏倒、差役抽烟袋的地方就叫作“烟袋斜街”了。

朱棣得了这么多钱但觉得还不够,又押着沈万三往南边走,沈万三又昏倒在地,大伙儿一看上次昏倒的地有钱,这次还是外甥打灯笼——找舅(照旧)吧,别说,这里还真又挖出了几个大坑的金子银子。慢慢这里积水多了,就叫作“金银池”了,后来这里被养金鱼,就传成了“金鱼池”。

这下能人有了,金银也有了,朱棣终于把这么个偌大的北京城建造了起来。朱棣在这里一来镇守北疆,二来韬光养晦,准备应对他的“南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