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老北京的传说
10884900000014

第14章 豫王府与协和医院

老北京人都知道,协和医院那地方过去是豫王府,后来被美国人买过去开了这么家医院,当初那地方可比现在大多了,因为老豫王立有战功,御赏极丰,金银无数,府第所以特别豪华。

俗话说得好:富不过三代。“豫王”这个封号可以世袭,儿辈孙辈世代相传。到了辛亥革命时期,清朝的遗老遗少们就遭殃了,王爷封号不太管用了,而且,经过那么多代人,儿孙辈不争气,游手好闲,整日架鹰戏狗,坐吃山空,也就败落了。一大家子也没有个进项,就守着这么多产业,所以各自打起了小算盘,一辈子养尊处优的,老了也不能将就,怎么办呢?卖祖产分家呗,但这么大的宅子,中国人买不起,买了也没有用,最后找来找去,终于美国人说了:我买,买完我建医院。

于是,豫王府卖给了美国人。立了字据,过了款,府里头住的人就往外边搬,给人家腾地方。眼看就快搬完了,这府里有个八十多岁的老管家,伺候过两代老王爷,虽然现在眼花耳聋的,但全府上下也拿他当半个主子来伺候,他没事天天就是养养花,也不出去走动,别的人没事也不来打扰他的清静。

这天,伺候老管家的那个小仆人来找,因为他耳朵聋了,小仆人就大声地说:“老管家,咱们得搬家啦,咱这府卖啦!”并连说带比画,“您也得挪挪窝儿啦。”老人家一听,脸色就变了,“你说什么?”“搬家!”这回老管家听清了,忙说:“赶紧搀着我,找少福晋去!”少福晋就是少王爷的媳妇,是府里掌权的人。见了少福晋,老管家急得满头大汗,说话也磕磕巴巴的,好半天才说清楚。

“哎呀,福晋,咱这府卖啦?”

“卖啦,正在搬家呢。”

“哎呀,咱府里那银窖埋的宝贝挖出来没有?”

“啊!我怎么没听说过,您别急,慢慢儿说。”少福晋先让老人家落了落汗,喘了口气。

“我小时候刚进府当奴才的时候,就听说过咱府里埋了大窖的银子。”

少福晋赶紧找少王爷。当时虽然改成民国了,可这称呼不能改。不多会儿,少王爷来了,赶紧问老管家:“您知道咱家的银子埋在哪儿了?”

“知道个大概。我小时候跟着祖上前辈的王爷念书,收拾书房时见过银窖图。因为咱家的银子多得没地方搁了,怎么办?只好往地下埋。”

可是,现在这房子已经卖给美国人啦,怎么办啊?少王爷一想,赶紧找几个人挖,连夜地干。谁知道,消息让美国人知道了,带着当时官府人找上门来了,拦着不让挖。人家凭着字据,钱也给了,卖主现在唯一的权利是“搬家”。所有的地上建筑一概不许动,地下一块土也不许挖。那时候做官为宦的最怕的是外国人,再说,人家外国人有字据,白纸黑字的,你们钱也收了,产业当然是人家的了。少王爷目瞪口呆,连称:“是,是。”老管家一瞧这少王爷的怂样,也替那些死去的老王爷叹息,可惜把这满窖白花花的银子白白地送给了高鼻梁、蓝眼睛的外国人,于是一口气背过去了,怎么着也没救过来。老王爷跟皇上打天下,出生入死挣下的俸禄就这么着瞎了。

东单附近的老住户差不多都听说过,修协和医院盖这么大的楼,买那么好的洋设备,可不是美国人带来的钱,那都是用中国人自己的钱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