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老年心理诊所
10870700000050

第50章 父亲怎么耳聋了

现在,打进我的心理咨询专线的是一位女士。女士说,她的父亲刚60多岁,开始耳聋眼花,特别是耳朵不好使了。她想知道,她可以给父亲什么帮助。于是,我们的心理咨询就由老年人的耳聋眼花说起。下面是这次心理咨询的笔录,但愿对老年朋友和老年朋友的家人有所帮助。

求询者:您说老年人耳聋眼花是怎么回事?

咨询师:老年人的耳聋眼花是老年人感知能力下降的表现。所谓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统称。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它包括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属于外部感觉,平衡觉、运动觉和机体觉属于内部感觉。多种感觉的综合就成了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应。其实,人没有孤立的感觉,人对事物的感觉一经产生,就是知觉形式的反应了。比如,我们一看到桔子,就不单是对桔子黄色的反应,而是对整个桔子的反应,知道这是“桔子”。老年人的感知能力会随机体老化或病理原因而有所降低。而人们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85%的信息是通过视觉通道获得的,10%是通过听觉通道获得的。所以,老年人感知能力的下降往往首先表现在视觉和听觉上,于是,便出现了所谓的“耳聋眼花”。

求询者:那么,老年人的感知能力降低有哪些具体表现呢?

咨询师:首先是老年人视觉的衰退明显。12以上的视力,39岁以下的占80%,而40~50岁减到60%,51~60岁减到50%。在60岁以前,远距离视力保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上,60岁之后才明显衰退。而近距离势力变化却很大,这是老年人的视力特征,即出现看近不清楚,看远清楚的现象。俗话说,“四十四,眼生刺”。也就是说,40多岁以后,焦点调节功能急剧衰退,老视现象也就是老花眼,就逐渐出现了。一般平均在47岁左右就要使用老花眼镜。人到老年,眼的晶状体变成黄褐色,因此往往把物体看成是偏黄色的,就好像戴上黄色的滤色镜一样。老年人对蓝色、绿色辨认昀困难,而对黄色、红色辨认的能力则降低很小。另外,在辨别同一物体时,年轻人与老年人所需要的照明度也是不同的。视力下降的原因,并不完全是由于视觉器官的退化,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动脉硬化症、视网膜变性症、视神经萎缩等各种眼病,都会造成老年人视力下降。这就需要及时防治了。

求询者:老年人的听觉有什么特点呢?

咨询师:在各种感觉中,受老化影响昀明显的是听觉。听力以20岁为顶点,以后缓慢下降。一般50岁以后,听力就显著下降,比如,有的人听不见手表秒针的声响,有的人在人声嘈杂的环境中,听不清对方的讲话。据调查,美国65~74岁的老年人中,13%听觉迟钝,我国是487%。男性老人听力减退比女性明显。另外,老年人对语言的听力不断下降。对语言的听力在20~50岁时是相对稳定的,以后逐渐降低,到80岁则下降25%,或更多,特别是对较复杂和速度快的语言的听力,男性比女性减退得更明显。许多老年人不知道自己的听力已在下降,总认为别人说话不清楚。因此,同老年人谈话昀好是面对面,这样可以观察对方的口形,以帮助理解。

求询者:老年人其它方面的感觉还有什么变化?

咨询师:老年人的味觉和嗅觉的变化也较明显。味觉器官是分布在舌面上的味蕾。味蕾的数量也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味蕾数从舌前部开始向舌后都逐渐减少,这一减少过程相当缓慢,一直要持续到老年期。另外也有从舌中心向四周减少的。到了老年期,舌前方三分之二的地方,几乎不存在味蕾了,只有舌后部三分之一左右的地方和咽部还有少数味蕾。因此,味觉的敏感程度也就随着年老而减低。味觉的基本要素分为甜、酸、苦、咸。一般50岁之后反应明显迟钝,特别是对甜和咸两种。嗅觉一般与味觉同步老化。60岁后嗅觉味觉衰退现象更加显著。这就是老年人往往感到食物淡而无味的原因。

还有就是触觉。在50~55岁之间几乎不受年龄增长的影响,而到55岁之后就会骤然变得迟钝。同时,老年人的机体觉、平衡觉、运动觉也相应下降。比如,痛觉随着年龄增长而趋于迟钝,一般从45岁开始下降。再如,老年人往往走路不稳,容易因失去平衡而跌倒。

老年人因感觉能力衰减,知觉能力也就相应衰减。但知觉有既往经验参与,所以比感觉衰退得晚而轻。一般来说,老年人比年轻人观察事物迟钝一些,但只要仔细地观察,其效果与年轻人往往差别不大。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反应慢,年轻人可以边观察边动作,老年人必须观察清楚再动作。所以,老年人由车水马龙的繁华街道上骑车、走路要格外小心。

求询者:那么,老年人应该注意从哪些方面来延缓感知能力的衰退呢?

咨询师:注意视听的卫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有看书习惯的老年人,应该避免在昏暗的光线下看书,不要贪图舒适而躺在床上看书。喜欢玩电脑的老年人,眼睛与显示器应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在电脑前呆得太久。再如,应避免长时间地接受强劲节奏音乐特别是立体声音乐的刺激,以防不知不觉地导致听力下降。因为立体声音乐的特征之一是加入了大量的低频乐器,像打击乐器、电子乐器的低频振荡等,以增强立体声效果,对人影响更大。听音乐时,无论是高频音还是低频音的声压都是很大的。耳机的作用则更使声压集中于鼓膜上。时间长了,容易导致听力下降。所以听立体声耳机要适可而止。

再有,人的感知器官具有很强的代偿能力。视觉障碍可以通过听觉来代偿,听觉障碍也可以用视觉来代偿,甚至视听的障碍可以用触觉、嗅觉和味觉来代偿。当出现感知障碍时,应该努力创造条件通过其他感知通道来代偿。例如视力欠佳的老年人,可以通过耳边昆虫飞过的声音判断出一只蚊子,而且蚊子的大小、形状都会很清楚地呈现在自己的脑子里,就好像亲眼看见的一样。不少感知障碍者,正是通过自己的顽强努力,利用代偿作用而使自己的心理活动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例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郑荣臣,从小双眼失明,凭着顽强的毅力,利用听觉和触觉的代偿功能而完成了一部27万字的长篇小说《琵琶情》。可见,老年人只要思维、情感、意志和个性等心理机制不衰退,感知障碍是可以弥补的。更何况多数老年人大多是感知能力减弱,并非完全丧失,不必将其看得太可怕。

老年性白内障已经成为我国老人致盲的首要原因,但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治疗效果还是很好的。至于一般的老视、耳背,既不需服药,更无须手术,只要配戴老花镜,使用助听器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