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世界历史经典故事300
10870200000005

第5章 两河流域的文明之光

与古埃及人一样,早在公元前五六千年,在西亚地区的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就有人居住了。这两条大河冲积出了一片新月形的平原,它就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美索不达米亚”源于希腊文,意思是“两条河之间的地区”,简称“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又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南边是巴比伦尼亚,北边叫亚述,两河流域相当于今天的伊拉克一带。

和尼罗河一样,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也喜欢泛滥,洪水退后,河岸上留下大量淤泥,成为天然的肥料,为当地人从事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大约在公元3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就成了有名的“谷仓”。

两河流域的最早居民是苏美尔人。他们很早就学会了烧制陶器。他们制作的彩陶色彩鲜艳夺目,人们生活用的酒杯、油缸、炉子、灯盏等几乎都是彩陶,甚至人死了也要把尸体装进烧制的大陶箱子里埋葬。

两河流域缺乏木材和石料,但有取之不尽的来自两河冲积平原上的黏性泥土,苏美尔人将之制成泥版,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或骨棒、木棒当笔,在泥板上写字,每一笔按压的部分痕迹宽而深,拖出的部分窄而浅,就像木楔一样,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又叫“钉头字”或“箭头字”。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对西亚许多民族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苏美尔人还制定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历法。苏美尔人建造了高高的观象台,在上边观察月亮的变化,根据月亮的盈亏制定了太阴历。这种历法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个月29或30天,12个月为1年(6个月为29天,6个月为30天),每年354天,通过设置闰月的办法做调整。一星期分为七天,并用天上星辰神的名字加以命名,星期天为太阳神,星期一为月神,星期二为火星神,星期三为水星神,星期四为木星神,星期五为金星神,星期六为土星神。

大约公元前3000年时,世界上最早的学校诞生在苏美尔的尼普尔,它的任务是为王室和神庙培养书吏和书记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