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世界历史经典故事300
10870200000004

第4章 建造金字塔

最能体现古埃及文明成就的就是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在古埃及文中,它被称作“庇里穆斯”,是“高”的意思。而金字塔是中国人的称谓,因为它的立面是三角形的,与中文的“金”字相似。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埃及金字塔的建造起源于这样的神话:古埃及国王奥西里斯被自己的兄弟杀害,凶手将他碎尸后扔到了尼罗河里。王后伊西丝悲痛欲绝,她找到了丈夫的遗体,伏尸痛哭。太阳神深受感动,就帮助她把碎尸还原,做成木乃伊。奥西里斯由此再生,成为冥界的主宰。

法老们都相信这个神话是真实的,于是就在生前为自己修好了一个“永久的住所”,死后制成木乃伊装入石棺,再送进陵墓。

按照古埃及人的信念,人的肉体是暂时的存在,灵魂则是永存的,只要遗体能够妥善地保存下来,死后的前程十分远大,而且再过3000年就能在极乐世界里复活。法老贵为一国之尊,当然要把自己的冥界住所建造得尽可能坚固。

最初的法老陵墓是凳子形的,被称为“马斯塔斯”,后来逐渐演变成金字塔形的。至于为什么古埃及人要选择这种形状,历来说法不一。它或许是对山体形状的模仿,陵墓通常都是建在山上的;或许是象征着太阳的光线,古埃及人崇拜太阳神;或许是以此表达法老企图让他的灵魂进入天堂的愿望,圆锥形的金字塔看上去好像登天的阶梯。后人发掘出的《金字塔铭文》上就刻有这样的文字:“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使他由此登上天堂。”

古埃及的历代法老为自己修建了96座金字塔,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吉萨金字塔。而在吉萨金字塔中,又以胡夫金字塔最为高大雄伟。胡夫金字塔也称大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夫的陵墓。它原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现高136.5米;底座每边原长230米,现长227米;塔底面积52900万平方米。在艾菲尔铁塔没有问世前,它在45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一直保持着全世界最高建筑物的记录。

居中的金字塔是胡夫的儿子哈夫拉国王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50年,比胡夫金字塔低了3米,但由于其所在地势较高,所以儿子的金字塔显得要比父亲的金字塔还要高一些,它的建筑形式也更加完美壮观,塔前建有庙宇等附属建筑。

第三座金字塔属于胡夫的孙子孟考拉国王,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当时第四王朝进入衰落时期,国力不济,金字塔建不了那么高了,只有66.5米,但装修十分精美。

面对着高高耸立的金字塔,人们不仅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在遥远的古代,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怎么能建成这么巨大的金字塔呢?公元前5世纪时,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亲自来到埃及,实地对吉萨金字塔做过考察,留下如下记载:建造金字塔时,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10万人为一批,每批服役三个月,轮流替换。不计其数的古埃及奴隶从阿拉伯山拉来巨石,借助畜力和滚木,把巨石运到建筑地点,然后将场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面,把巨石沿着斜面拉上金字塔,堆一层坡,砌一层石,逐渐加高金字塔。就这样,用了整整30年的时间,堆砌出令后人瞠目的奇迹来。

不过,希罗多德的这些描述只是来自道听途说,并不一定完全可信,但流传得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