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历代名人精粹(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868300000094

第94章 隋唐书法名家——欧阳询

欧阳询善正书、行书。尤其正书,对后世影响较大,笔力刚劲,笔划方润,纤细得中,给人爽利精神之感觉,被誉为“欧体”,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法家”。

欧阳询(577~641),唐初著名书法家。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历经陈、隋、唐三个朝代,仕历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等。据史书记载,欧阳询“虽貌甚寝陋,而聪司绝伦,读书即数行俱下,博览经史,尤精三史。”早年他专学二王书,后兼临北朝三公郎中刘珉书,并融合当时众书家的长处,勤学苦练,细心揣摩,渐得书法之道,从摹体中脱出,形成自家体势、风格,其书以险劲刻厉的独特风貌而令人耳目一新。

欧阳询书法在隋代已很出名,到了唐代更是声名卓著,远播外夷。高丽王曾派专使求其墨迹。来使因慕欧阳询之书名,请求非见其人不可,等到见了身材矮小、形貌猥琐的欧阳询,似乎大失所望。因由欧公之书法联想其人应是金刚怒目、高大魁伟的形象。确实,相比弥漫于六朝柔弱的靡靡之音的初唐书法,欧书的严正方刚俨然是巍峨超群的伟丈夫。

身为地道的南方人,但欧阳询书法明显地受北派的影响。虽说其书法严正方刚,但与北碑相比则又柔和得多,威而不猛,和而不流。其书的方刚严正无不体现出一股气象险劲的凛然正气。在方正之中又随字变形,或纵或横,穿插其间,方正而不呆板,在随意自然中见变化。尤其是偶尔又有几个别出心裁的特殊结构,排列于方正之中又非常和谐,这便是后人所称的“险绝”。

有意思的是,欧阳询诙谐的性格与其严正的书法风格完全是南辕北辙。在一次太宗所设的酒宴上,长孙无忌吟诗笑欧阳询长得像猴子,欧当即也随口吟诗一首反唇相讥,嘲笑长孙无忌的肥胖。长孙无忌的妹妹是皇后,他当然就是国舅,在欧的反击之后,太宗即拉脸对欧阳询说:“你不怕让皇后听见?”可见欧阳询的刚正与耿直。欧公的机敏诙谐被后人传为美谈。

欧阳询最大的贡献,是他对楷书结构的整理。他充分思考了例如点画之间的主次关系、穿插挪让、整体的章法和汉字形式的类别等,使其在书法中成为一种严肃的、郑重其事的创作方式。这种极端理性的用笔方式,也只有到了欧阳询的时代,才能被这样面面俱到地考虑到。相传欧阳询总结了有关楷书字体的结构方法共三十六条,名为“欧阳询三十六法”。他的研究已经完全摆脱了不稳定的字形的无规律性的变化,从而进入了造型分析的层次,书法结构的成熟观念至此才算是真正的成立。

欧阳询以80多岁的高龄于贞观年间逝世,身后传世的墨迹有《卜商帖》、《张翰帖》等,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等,都堪称书法艺术的瑰宝。

延伸阅读

欧阳询悟书法

欧阳询的书法早在隋朝就已声名雀起,远扬海外。进入唐朝,更是人书俱老,炉火纯青。但欧阳询自己却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依然读碑临帖,精益求精。

有一次,欧阳询外出游览,在道旁见到一块西晋书法家索靖所写的章草石碑,看了几眼,觉得写得一般。但转念一想,索靖既然是一代名匠,那么他的书法定会有自己的特色,我何不看个水落石出?于是伫立在碑前,反复地观看了几遍,才发现了其中精深绝妙之处,最后竟坐卧于石碑旁摸索比划达三天三夜之久。欧阳询终于领悟到索靖书法用笔的精神所在,因而书法亦更臻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