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取名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867100000044

第44章 意愿法、张扬个性法改名

改名不仅体现一个人的操行、志向,而且体现了一种意愿或一种宏大高远的进取精神。

名字可以寄托长辈的愿望并能体现自己的个性,以长辈意愿改名和张扬个性改名的情况如下:

以长辈意愿改名

自古以来,人们便提倡“子继父志”、“子承父业”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儿女便成了父母长辈意志和愿望的延伸,前辈们没有完成的事业和心愿,便想在儿女的名字上体现,以此鼓励他们继续拼搏奋斗。

父母长辈的意愿因人而异。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时代和身世,不同的经历和情感纠葛,都会产生不同的意愿。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才,樟寿一名是他的祖父周福清在京所取。1898年他在南京水师学堂读书时,一位当学堂监督的本家爷爷为他改名为周树人,意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父母长辈的意愿是多么殷切而厚重,父母长辈的意愿即便各自不同,但大多体现出健康积极向上的期望和心愿,生活中人们的名字大多体现了父辈的期望和嘱托,那些消极的对儿女有不良影响的名字是很不恰当的,如一些宣扬财利和名望的思想情感等,应尽量避开。

张扬个性改名法

改名不仅体现一个人的操行、志向、而且体现了一种宏大高远的进取精神。

如著名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原名寿康。他因家境贫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常遭一些人的白眼。徐寿康痛感世态炎凉,以“悲鸿”自况自名,立志发愤求学,靠自己的才能立身于世,服务社会。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原名张英杰,艺名金豆子,但他自幼就仰慕艺名叫“小叫天”的谭鑫培,于是给自己改名,“我就叫小小叫天吧。”不料在座的人瞧不起他,在一旁冷笑说:“哼,你也配叫这名!敢与谭鑫培比!”他年少气盛,两人当面就顶起嘴来。他想:我不仅可以继承前辈的艺术,我还要自成一家,“盖”过叫天,独树一帜。就这样,他凭着个人的意志,用上了“盖叫天”这三个字。他在其后的艺术实践中,果然创造出独具风格的艺术派别——“盖派”。

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原名采,字若采,后改名人瑞,字圣叹,“圣叹”即“圣人”孔子之“叹”。据《论语。先进篇》记载,一次,孔子询问学生各人的志向。曾点回答说:暮春三月,陪同五六个成年人和六七个小孩,在沂水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边唱歌,一边回家。这就是我的志向。孔子听了,大为满意,喟然叹曰:我同意曾点的主张啊!金若采改字“圣叹”,就是将自己与孔子的得意门生曾点相提并论,坚信自己如果早生两千年,也一定能得到孔圣人的赞叹。由此一端,即可见他恃才傲物的强烈个性。

有特色是对名字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要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上激烈的竞争状态,也是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人们的一种莫大的鞭策和鼓舞。

延伸阅读

威振朝纲的“许三本”

明朝六大京官之一许三本,原名许作

梅,新乡县西元丰人。他聪敏多学,直言敢

谏,弹劾不避权贵。

一天,他第一本奏了《水患疏》,接着,第二本又上奏了《遣民疏》,揭发兵部尚书王永吉、户部侍郎龚鼎孳假报灾情的罪恶。这时突然有人讥讽地说:“许大人,今天可无本再奏了吧?”许作梅回头一看,竟是一位趋炎附势、嗜欲成癖的太监。他大声喝道:“我第三本不奏别人,单奏你奉君不洗尘,袍帽不端,绦带直露!”(太监阉割之后,每次面君必先更衣。)说罢,许作梅就牵衣挽袖将太监拖至殿上。皇上见他能威振朝纲,敕封许作梅事无巨细一天可奏三本。

从此,“许三本”的名字便代替了他的原名许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