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历代政治演进(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866400000013

第13章 杨坚废周

大定元年(581年)春,北周都城长安发生了宫廷政变,外戚杨坚废掉了周静帝,夺取帝位,建立了隋朝。后隋文帝又平定陈朝,结束了自东晋以来270多年的战乱和南北分裂的局面,为中国重归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

杨坚出生在冯翔县的波若寺,幼时为尼姑智仙抚养成人。13岁还家,15岁因父亲的功劳袭车骑大将军,被封成纪县公。20岁即承父爵,晋封其为随国公,开府仪同三司。

虎口脱险

杨坚虽晋封为随国公,但他有“身在帝王边,如同伴虎眠”之感。因齐王宇文宪曾对武帝宇文邕说:“杨坚相貌非常,人颇狡诈,臣每见之不觉自失,请早除之。”本来宇文邕对杨坚早存疑心,听宇文宪说后,疑心更重。但是否立即剪除杨坚还犹豫不定,于是便问计于钱伯下大夫来和,来和也说杨坚不凡,但暗中想给自己留条后路,便谎称:“杨坚这人是可靠的,如果皇上让他做将军,带兵攻打陈国,那就没有攻不下的城防。”因此,杨坚避免了一场杀身之祸。

宇文邕还是放心不下,暗里又派人请星相家赵昭偷偷为杨坚看相。赵昭与杨坚友善,当着宇文邕之面佯装观察杨坚脸庞,然后毫不在意地说:“皇上,请不必多虑,杨坚的相貌极其平常,无大富大资可言,最多不过是个大将军罢了。”这又使杨坚度过了一次险关。

这时,内史王轨又劝谏宇文邕说:“杨坚貌有反相”。言下之意是要及早除掉杨坚。因为宇文邕对星相家赵昭的结论相信无疑了,便不悦地说:“要是真的天命所定,那有什么办法啊?”杨坚再次化险为夷。

全身而退

宇文邕死后,其子宇文赀即位。杨坚的长女被聘为后妃,杨坚又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宇文赀对杨坚的疑心更大,他曾直言不讳地对杨妃说过:“我一定要消灭你们全家”。并命内待在皇宫埋伏杀手,再三叮嘱说:“只要杨坚有一点无礼声色,即杀之!”然后他把杨坚召进皇宫,议论政事。杨坚几经化险为夷,心中早有准备,不管宇文赀怎样激,怎样蛮,怎样讲,杨坚都神色自若,宇文赀无杀机可乘。

最后,杨坚想出了“两全”之策,通过以前同僚、内史上大夫郑译向宇文赀透露出自己久有出藩之意。这正合宇文赀的心意,当即任命他为扬州总管。这样宇文赀放心了,杨坚也安心了。

建立隋朝

宇文赀觉得皇帝当得太不称心如意,于是想出了一个逍遥自在的花招,将皇帝让给年龄尚小的儿子,自称天元皇帝,住在后宫,终日与嫔妃宫女们吃喝玩乐。荒淫无度的生活使他年仅22岁就丧命了。

他的儿子静帝即位后,任命杨坚为丞相。周静帝即位时才8岁,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孩,所以杨坚就控制了北周的朝政。大定元年(581年)春,北周首都长安(今西安)发生了宫廷政变,外戚杨坚废掉了周静帝,夺取帝位,建立了隋朝。

开皇八年(588年),杨坚派晋王杨广率领51万大军向南方陈朝发动了总攻,次年元旦清晨,隋朝大将韩擒虎、贺若弼在满天大雾的掩护下,分别率领军队渡过长江。隋军渡江时,陈朝有人上书给陈后主告急,要他火速派兵援救,但是陈后主此时仍只顾饮酒作乐,不顾军国大事。当隋军攻破建康(今南京),搜索宫廷时,发现那封告急信丢在陈后主的床底下还没有拆开。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孔贵妃躲在一口枯井内,被隋军搜出来,做了俘虏。

隋文帝平定陈朝,结束了自东晋以来270多年的战乱和南北分裂的局面,为中国重归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

延伸阅读

隋文帝不赦子

隋文帝的儿子秦王俊担任并州总管,因奢侈、骄纵(而触犯刑律)被免去官职。杨素启奏道:“秦王,陛下十分疼爱他,臣请求陛下不追究他的罪过。”文帝说:“法律谁也不可违犯。如果按照你的意思处理这件事,我就仅仅成了秦王俊的父亲,而不是天下人的父亲了,倘真如此,为什么不另外制订专门适用于天子的儿子的法律呢?我怎么能像你说的那样做,使法律的尊严受到损害?”隋文帝终于没有答应杨素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