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国妈妈”启示录
10861200000032

第32章 捡垃圾也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读了一些有关美国小发明家获奖的消息,我所关注的不是这些十几岁孩子的发明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地方,而是观察他们这种创造力的动力来自哪里,他们搞这些发明的目的又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到底学到了什么,也许这也是我们中国家长在如何培养孩子创造力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如果说小孩子的创造力是从垃圾箱开始的,恐怕没几个人会相信。不过美国有许多小小的发明家就是从家中的垃圾桶和废物回收袋中寻找材料,开始他们的发明梦想并培养出创造力的。

2009年,12岁的华莱克参加了美国“垃圾变宝物”的设计发明大赛,结果获得大奖。华莱克赢得了一台手提电脑和1万美元的奖金。华莱克是在垃圾桶里找材料、找灵感,最终做到把垃圾变成宝物的。

由美国PBS电视台主办的这次发明设计大赛,要求参赛者使用的材料是被人们废弃不用的材料,也就是人们日常要处理掉的垃圾。根据美国环保署的统计,一个人每天要扔掉4斤左右的垃圾,其中一斤多的垃圾被回收或是被制成肥料。垃圾的回收和再利用将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也避免地球上更多的土地成为垃圾场。这一发明大赛的目的,不仅是鼓励孩子们的发明意识,同时也是增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让孩子们在发明的过程中加强社会责任感。

如何重新利用废物对参赛的十几岁儿童而言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不仅要有创意,还要有实用性。5名获得大奖的儿童在参赛中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是将家中垃圾箱中的废物变成了宝藏。

华莱克在他6岁时就有一个梦想,要成为一个发明家。在马萨诸塞的家中,华莱克的发明作品摆满了会客厅。许多发明是他为奶奶和太奶奶而做的,这两位老人既是华莱克发明的幕后推手,同时也成了小发明家作品的第一个使用者。

在屋子的一角,华莱克展示了被他称为“老奶奶阶梯”的小发明,这是一个可以折叠的木制阶梯,两边带有扶手,每次奶奶上家中的汽车时,就可以踩着阶梯登车,十分方便。这个小发明在2003年获得“工匠小发明家”头等奖。

华莱克看到太奶奶腿脚不便,又用藤条制作了一个可携带的座椅,平时用手拎着走,而当老人在等车的时候,只要将藤条中折叠的座位展开,一个座椅就出现了。

2003年,当华莱克在芝加哥接受可折叠木制阶梯小发明奖时,芝加哥不少无家可归者的境遇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从那以后,他忘不了那些人露宿街头的惨状,这也成为激励他完成2009年发明大赛作品的最主要动力。华莱克提交给发明大赛的作品是,用丢弃的塑料废品为无家可归者建造的小屋。

华莱克说:“6年前的景象印刻在我的心中,我始终在想,要为那些无家可归者做点什么事。我想到如果用被丢弃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和塑料袋,将它们连在一起,做成一个帐篷的形状,既可挡风又可避雨,而且看起来也像个家。”华莱克先找来一些废弃的铁丝,做成帐篷的框架,然后在塑料袋中装上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做成屋顶,并在帐篷中设置了一个简易的床。

华莱克的小发明按大人的眼光衡量算是个小儿科,但专家在评审中却充分肯定了华莱克的创意:首先,这一发明为无家可归者提供了一个成本不高、可移动的居住之屋;其次,塑料废品是垃圾中最难处理的,如果能有效利用也为废物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对于发明家而言,最美妙的事情是你的发明能够被广泛应用。华莱克为无家可归者发明的帐篷屋被麻萨诸萨州的发展实验室相中,该实验室将按照华莱克的设计生产在生活中适用的帐篷屋。

虽然华莱克在许多发明大赛中获奖,但他仍在不断地构思新的小发明。每天放学后,家里的车库就是他的实验室,他的所有发明都是在一个不起眼的车库里完成的。现在,华莱克正准备参加另外5项小发明大赛,而准备的作品一定要有新意和创意,对此,华莱克说他充满信心。

那么,华莱克对发明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华莱克说,对他而言,发明带来的乐趣是能够帮助别人。每次要做发明前,他会了解人们需要什么,然后找到一些解决办法以满足人们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