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小窍门大智慧
10860600000004

第4章 1、米食烹调

蒸好米饭有窍门

如大米存放时间较长,蒸饭时只要加入点醋,蒸出来的米饭就会白、粘、香。

饭防溢二法

1.用电饭煲煮饭,提前2~3小时把米洗净,放在适量的水中浸泡,就能避免米汤外溢。

2.煮粥时,先淘好米,待水温烧至50~60℃,再下米,即可防止冒锅外溢。

陈米煮出鲜米味

陈米由于时间过长,米内所含淀粉板结,因而煮出的饭米粒硬,味不鲜。陈米煮出鲜味道的诀窍在于——将陈米反复淘洗,煮前浸泡两小时,煮时加入少许食用油。米饭先用旺火烧开,之后换文火慢煮。经过如此加工的陈米煮出的饭会象新米饭一样,米软味鲜口感好。

米饭软硬巧制作

各人对米饭软硬喜好不同,以下小窍门可在一口锅内做出软硬不同的米饭——先将米淘洗干净,加入适量的水,放入高压锅内,然后把米堆向锅的一边(米堆的最高处要与水面持平),再盖上锅盖蒸煮。经过这样处理之后,米多的一边为硬饭,水多的一边为软饭。

轻轻松松煮米饭

1.煮饭巧加醋:煮饭时在锅里加入几滴醋,这样煮出来的米饭洁白味香,而且不容易发馊变质。

2.焖饭巧加油:煮饭时在锅里加入少许食用油,这样做出的米饭松散味香,开锅时米汤不会外流,也不会糊锅。

3.做饭巧加蛋壳粉:煮饭时米中掺入洗净的鸡蛋壳捣成的粉末,可以增加米饭中钙质,缺钙的人可经常食用。

4.巧用茶水煮饭:将大米淘好洗净,倒进茶水里(5~8克茶叶兑1000克水),按平常的方法焖好,这样做出的饭色香味俱佳,而且助消化。

巧用橘皮煮稀饭

稀饭刚煮好,在停火之前,往稀饭里加几片橘皮,这样可以使稀饭味道清香。

巧煮稀饭不粘锅

煮稀饭时一次加入足量的水,同时加一小汤匙植物油,米煮开后不能搅动,这样稀饭就不会粘在锅底上了。

剩饭蒸出鲜味道

在蒸剩饭时,水中加少许盐,这样蒸出的剩饭就和新鲜的饭一样可口了。

剩饭做粥小窍门

用剩饭煮粥前,先将剩饭用水冲洗一下,这样煮出的粥就会和新米煮的粥一样可口,而且不会粘糊。

做熟夹生饭窍门

1.米饭全部夹生时,可用筷子在米饭上扎些直通锅底的孔,适当加些温水,再焖一段时间即可。

2.若是局部夹生,就可只在夹生处扎几个孔;

3.若是表面夹生,可将其翻到中间再焖。

轻松来把稀饭熬

煮稀饭时加入少许芝麻油,先用旺火煮沸,再用文火慢煮,这样哪怕煮再长时间稀饭也不会溢锅。除此之外,如果在锅里水温达到50~60℃时再下米,可避免糊锅。

开水下锅熬粥快

大家的普遍共识都是冷水煮粥,而真正的好方法却是用开水煮粥,冷水煮粥要糊底,开水下锅就不会有此现象,而且它比冷水熬粥更省时间。

熬粥火候巧把握

先用大来煮开,再转小火熬约30分钟,火的大小转换直接关系到粥的味道的好坏。

点油熬粥味道佳

煮粥还要放油,粥改文火后约10分钟时点入少许色拉油,就会发现煮出来的粥不光色泽鲜亮,而且入口别样鲜滑。

底料分煮法熬粥

大多数人煮粥时习惯将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全倒进锅里,好的煮粥方法并不是这样做。应该粥底是粥底,料是料,分头煮,煮的煮,焯的焯,最后再搁在一块熬煮片刻,且绝不超过10分钟,这样熬出的锅品清爽不浑浊,每样东西的味道都熬出来了又不串味。特别是辅料为肉类及海鲜时,更应粥底和辅料分开。

救烧焦米饭方法

1.当闻到米饭有糊味时,迅速揭盖,用锅铲贴锅插入焦糊处,掀起一些,并倒入一些凉水,使之产生蒸气,促使焦糊味蒸发。

2.当饭烧焦时,不要搅拌,马上趁热把饭锅端到比较潮湿的地方,停放10分钟左右,焦味就会大大减弱。

3.马上把锅端下来,剥几根约2寸长的葱段插入饭内,盖好锅盖焖一会即可去焦味。把放置有几块烧红的木炭的碗置于饭锅中间,盖好锅盖焖一会儿,也可吸收部分焦糊味。

轻轻松松熬豆粥

把米和豆分别洗净,浸泡,先往锅内放入相当于煮粥用水量的1/3,水开后放入豆子煮5~6分钟,豆子喝透水就会饱胀起来,这时再往锅里加足热水,用旺火煮,在豆子刚煮开花时放入米,改用文火慢熬。

生活博士:

煮饭时先烧开水,再放米,能更好的保存大米中的维生素B1.因为自来水是用氯气消毒,水中的氯会大量破坏大米中的维生素B1.造成营养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