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858800000095

第95章 成语与饮食:食用万物道百态

在中国众多成语之中,涉及饮食文化的也很多。这些饮食成语不仅反映了人们对饮食的态度和观点,还被寄予了更为深刻的内涵。

中国人十分注重饮食,出现了大量饮食类成语,这些成语的背后往往还有很多饮食典故、饮食风俗。例如“莼鲈之思”,就是形容游子思乡的成语,而莼菜、鲈鱼也是浙江、苏南一带颇为著名的美食。很多成语的意义也是多元的,例如“庖丁解牛”,本意是形容厨师在分割牛肉的高超技术。但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可以知道春秋战国时代已有相当高的解剖技术;从烹饪学的角度看,当时的分档取料和切割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因此,成语中的饮食文化极为丰富,同时蕴含了很多为人处世的哲理。

形容贪婪自私行为的成语

刀头舐蜜。佛经《佛说四十二章经》载:“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一些人为了舐食刀刃上的一点点蜜,甘冒舌头被割破的危险,实在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卖李钻核。《世说新语

俭啬》载:“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种,恒钻其核。”王戎家里很富有,他家有一棵李树,结出来的李子很好,他怕人家买了他的李子后培育出和他一样好的李树,就在出卖李子之前先将其中的李核钻孔取出。可见其贪鄙嘴脸,令人作呕。

形容贫困的成语

二旬九食。西汉刘向在《说苑立节》中说:“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孔子之孙子思在卫国时,二十天只吃了九顿饭。因此人们将极度贫困、衣食无着的窘况称为“二旬九食”。一瓶一钵。首见使用这个成语的是五代前蜀时的和尚贯休,他在《陈情献蜀皇帝》中有:“一瓶一钵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来。”故贯休又被称为得得和尚,而“一瓶一钵”也被人们用来形容家境贫寒、生活困苦的窘况。

形容徒有虚名的成语

尸位素餐。古代祭祀时,常以活人代替鬼魂受祭,这种活人便称为尸,而居其位且无所事事者便叫尸位。之后人们对于那些食禄而不能尽职的人,便称为“尸位素餐”。

吃粮不管事。一句民间俗语,指只拿报酬,不干实事。类似的还有“衣架饭囊”、“酒囊饭袋”或“饭坑酒囊”(王充《论衡。别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论语阳货》)等等。

形容饮食生活豪奢的成语列鼎而食。汉代刘向《说苑 建本》“累菌而坐,列鼎而食”。列鼎而食形容宴饮时,饮食器皿排得很长,彰显奢华铺张的排场。脑满肠肥。《北齐书琅琊王俨传》:“琅琊王年少,肠肥脑满,轻为举措。” 脑满肠肥指吃得既好又多,养得很胖,用以形容那些生活奢侈、养尊处优的人。饫甘餍肥。这个成语指食用奢华的食品,同样用来形容饮食奢侈,《红楼梦》就曾用了这个成语。形容人格气节的成语不饮盗泉。古籍《尸子》说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形容孔子嫉恶如仇,为人清正,洁身自好,即使口渴异常,遇到名为盗泉的水也不饮用。说明为人处世要有原则。不食周粟。见于《史记伯夷列传》,商朝老臣伯夷、叔齐反对周武王起兵伐纣,在武王灭了殷商之后,伯夷、叔齐发誓不食周朝的粟,采薇蕨而食,结果饿死在首阳山上,表达了从一而终、不事二主的决心。

“嗟来之食”的典故

战国时期,有一年齐国大旱,有一个叫黔敖的富人,看着穷人一个个饿得东倒西歪,反而幸灾乐祸。他摆出一副救世主的架子,每当过来一群饥民,黔敖便丢过去一个窝窝头,让饥民们互相争抢,他在一旁嘲笑地看着他们,十分开心。这时,有一个瘦骨的饥民走过来,黔敖特意拿了两个窝窝头,对着这个饥民大声喝着:“喂,过来吃!”只见那饥民突然精神振作起来,瞪大双眼看着黔敖说:“收起你的东西吧,我宁愿饿死也不愿吃这样的嗟来之食!”最后那个人饥饿而死。可见,“来之食”的意思是指带有侮辱性的或不怀好意的施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