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858800000073

第73章 老少皆宜的面条文化

面条历史悠久、常年不衰,制法随意、吃法多样、省工便捷、经济实惠,是可口开胃的理想快餐,而且人们在其身上寄托了无限情思,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面条文化。

面条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食物,它起源于中国,其形状为长条形,花样却举不胜举,制面方法之多也令人叹为观止,可擀、可削、可拨、可抿、可擦、可压、可搓、可漏、可拉。面条既属经济饱肚的主食,还可作登大雅之堂的上佳美食。

面条史话

面条历史久远,古时又叫汤饼、煮饼、水瘦饼、水引、汤面,在东汉年间已有记载。如刘熙《释名。释饮食》说:“饼,并也,……蒸饼、汤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但当时的“汤饼”并不是“饼”,实际是一种“片儿汤”,制作时将面擀成片状,一手托面片“团’,一手往汤锅里撕片。现在北方有的地方把这种面条称作“揪面片”。

到了北魏时期,人们不再用手托面片“团”,而是用案板、杖、刀等工具,将面团拼薄后再切成细条,这就是最早的面条。面食的大量出现和推广则在唐代。由于当时经济繁荣,扩大了小麦的种植面积,而且对小麦制粉技术进行了革新,先用人力或畜力推动石臼加工面粉,后用水车转动碾磨,从而降低了面粉的价格,使一般人也有条件食用面食,促进了面食的发展。

宋代,“面条”一词才开始正式通用,各种面条随之问世,如鸡丝面、三鲜面、鳝鱼面、羊肉面等,并普及整个中国。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食店”条目有“面”字的面食类,有生软面、桐皮面、插肉面等。此后,南宋出现“拉面“,元代出现了可以长期保存的挂面,明代又出现了技艺高超的抻面。这些制面技艺的出现都为面条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面条由此遍及全国。

面食到了清朝已经发展成熟,此时出现了五香面、八珍面以及耐保存的伊府面(方便面的前身)。更为重要的是,各个地区也形成了独特风味的面条,如中国五大名面:四川担担面、两广伊府面、北方炸酱面、山西刀削面及武汉热干面。晚清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更令中国的面条文化大放异彩。

面条礼俗

面条不仅是果腹充饥之物,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礼俗之中,从而具有了一定的文化意义。如中国的很多面条的背后都有不同意义和故事,最为典型的就是长寿面。面条细长的形态寓意着长命百岁,故中国人每逢生辰都必吃此面以图吉祥之兆。吃长寿面还象征新生男婴长命百岁,这种世俗也一直沿袭到今天。长寿面的吃法也很讲究,吃面时要将一整条面一次过吞下,既不可以筷子夹断,也不可以口咬断之。吃长寿面也有敬老之意。相传黄帝于冬至当日得道成仙,自此以后的每一个冬至都以吃长寿面代表敬老,所以长寿面又称冬至面。此外,福州面线也有很多礼俗。据民间传说,面线是九天玄女为母亲王母娘娘祝寿而准备的贺礼,因而做面线的人家中都会供奉九天玄女的神像。

可见,中国很多的民间风俗都离不开面条:结婚时送予女方的面条叫“喜面”、孕妇于产期吃的面条称“福面”、相赠亲友的面条则是“太平面”,僧侣尼姑吃的面叫“素斋面“,甚至老弱及病者吃的面线会被称为“健康面”。

中国各地的代表面种

中国面条的种类数以千计,遍及各地。论地域划分,较为著名的有北京炸酱面、北京打卤面、北京龙须面、山东福山拉面、蓬莱小面、上海的阳春面、西安的躁子面、山西的刀削面、兰州的清汤牛肉面、武汉的热干面、四川的担担面、广州的云吞面、台湾的度小月子担仔面等。随着饮食文化的不断提高,尤其是近十几年来面食大有南北融合之势,地域划分日渐模糊。但中国面食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又有很多新的突破,如起源于宋代四川银丝面,始于清朝道光年间的湖北鱼面,湖南怀化向矮子的原汤面,还有福州的线面、扬州的裙带面、山东的百合面、吉林延边的狗肉冷面等都有了新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