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858800000051

第51章 哀悼亲人的丧葬食俗

丧葬礼仪是人生之中最后一项“通过礼仪”和“脱离仪式”。丧礼在民间俗称“送终”、“办丧事”,在这一仪式上,也有着很多关于饮食的风俗。

不管人类怎样穷尽所思祈求长寿,但是人受自然规律的制约总有死亡的一天,因此,人生礼仪中必有丧葬礼仪。丧葬在古代被称为凶礼,对正常死亡的老人来说,中国民间称其为“白喜事”。旧时,和“红喜事”一样,白喜事也是较为铺张的。晚辈在哀悼尽孝的同时,也要对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和帮助处理丧事的工人们进行招待,这也就有了丧葬食俗。

丧席饮食风俗

在中国民间,遇丧之后一般都要讣告亲友,亲友们则会携带必要的物品前来吊唁,吊丧的宾客在饮食上的限制往往比较少,丧席之中不仅有肉,有的还有酒。但是,客人在丧宴之上绝对不能闹酒,不能喧哗嬉闹,不能和哀悼的气氛相对立。

各个地区的丧席饮食风俗也都有着区别。在鲁北平原,出殡当日会准备八碗菜,并且要使用祭礼上的食品来做成杂烩菜款待众人。当地民间也称“八大碗”为丧宴的代称,因此在喜庆场合禁止提到这个词。在胶东,人去世当天,必须立即通报亲友,入殓、守灵。出殡下葬之后,亲属都会着急的赶回家,人们称之为“抢福”。进餐之时,为了表达哀思要吃白面馒头和白米饭。扬州地区的丧席一般都是6样菜:红烧肉、红烧鸡块、红烧鱼、炒豌豆苗、炒大粉、炒鸡蛋,当地民间称其为“六大碗”。其中的肉、鸡、鱼代表猪头三牲,表达对死者的孝敬;豌豆苗、大粉、鸡蛋是希望大家和平相处,和睦相待。四川一代的“开丧席”,多用巴蜀田席,即由凉菜、炒菜、镶碗、墩子、蹄膀、干盘菜、烧白、汤菜、鸡或鱼等组成的“九大碗”。

祭祀逝者的饮食风俗

除了在葬礼宴席之上各地有不同的食俗,在奉祭逝者之时各地区同样有着不同的饮食风俗。

济南旧俗,老人去世后第三天,丧家会携带盛着米汤的瓦罐赶赴土地庙,呼唤死去的亲人并在各处洒上米汤,民间称此为“送三”。在出殡之日,全家和亲友会聚在一起吃丧葬饭。

老北京风俗,人去世后要在灵位前供干鲜果品和奶油饽饽,奶油饽饽要一层层的码起来,有时会多达数百枚。灵前供上香的瓦盆,在出殡之时儿子要摔碎瓦盆,并且人们认为摔得越响越碎越好。灵前还要准备一个罐子,出殡时将各种食品尽可能多的放到里面,由女主妇抱着葬在棺前,当作送给死者的粮食。解放之后,这种风俗才逐渐消失。

汉族民间吃豆腐饭风俗

汉族民间有送葬回来之后共进一餐的风俗。这一顿饭,各地都有不同的说法。有的称其为“吃白喜酒”,有叫“吃送葬”饭的,但大多数地方都叫“吃豆腐饭”。古代的“豆腐饭”,素菜素宴,后来也出现有少量的荤菜。如今,已经发展为大鱼大肉了,但是人们依旧按照老风俗称其为“吃豆腐饭。”

“豆腐饭”的由来有一个传说。相传古代的豆腐是由乐毅发明的,乐毅发明豆腐的初衷是为了让上了年纪的父母吃上不用咀嚼的豆制品。豆腐不仅实现了乐毅尽孝道的愿望,还让乡邻百姓们得到了实惠。后来,乐毅的父母因经常食用豆腐而长寿。在父母去世送葬归来之时,乐毅就把家中所有的黄豆都坐成了豆腐,并且办了豆腐席招待帮忙送葬的亲朋好友们。自此,吃豆腐饭的风俗逐渐流行开来,并且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