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858800000039

第39章 期盼长寿的重阳节食俗

重阳节历史悠久、年代久远,尽管各地有不同的过节食俗,但其核心文化价值始终是寓意平安和谐,生命长久和健康长寿,从古至今从未改变。

重阳节也叫重九节,因为正值农历九月九日,二九相重,日月并应。古时,人们把“九”作为阳数之极,所以也称重阳节。

重阳节饮菊花酒

古时九月九日这天,人们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菊花酒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据西汉学者刘歆《西京杂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到了明清时代菊花酒仍然在民间盛行,人们又在菊花酒中又加入很多种草药。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记载,菊花酒已经成为当时盛行的健身饮料,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传说喝了菊花酒可以延年益寿。从医学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

重阳节吃重阳糕

重阳糕也叫花糕或重阳花糕,是重阳节的节日糕点。重阳糕的制作方式和食用习俗因地而异,关于它的源起和民俗文化的寓意也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重阳糕源起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汉代时一个叫桓景的人师从费长房学仙,有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九月九日有大灾降临你家,可教家人缝制布囊,内盛茱萸,系之臂上,届时登山饮菊花酒,灾祸可消。桓景依言行事,果然无恙。后人仿效,遂形成九月初九登高山、饮菊酒、插茱萸等一整套重阳节俗。

约自宋代起,重阳节食“重阳糕”的习俗正式出现,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了临安(杭州)的重九之俗:“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插小彩旗,名重阳糕。”之后明人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了北京的重九之俗:“糕肆标纸彩旗,曰花糕旗。”这种插小旗于花糕上的传统,迄今仍然风行。这是由于一般市民因受地理条件和物产资源的限制,欲登高避祸或采集茱萸多有不便,所以才用食糕代替登高(糕)、以插纸旗代替插茱萸。

重阳节吃糍耙

吃糍耙是中国西南地区重阳佳节的又一食俗,糍耙分为软甜、硬咸两种。糍耙的做法是:将洗净的糯米下到开水锅里,一沸即捞,上笼蒸熟,再放臼里捣烂,揉搓成团即可。食用时,把芝麻炒熟,捣成细末,把糍耙团搓成条,揪成小块,拌上芝麻、白糖等。其味香甜适口,称为“软糍耙”(温食最佳)。硬糍耙又称“油糍耙”,做法是:糯米蒸熟后不捣烂,放在案上搓成团,擀开后放些食盐和花椒粉做成“馅芯”,再卷条切片,再入油锅中炸制,成色金黄美观,咸麻香脆,回味无穷。

重阳节吃柿子

在中国古代重阳节还有吃柿子的习俗。传说有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城私访,这一天正值重阳节。他已经一天未食,感到饥饿口渴。当他行至剩柴村时,只见家家墙倒树凋,均为兵火所烧。朱元璋暗自悲叹,举目环视,唯有东北隅有一树柿子正熟,于是采摘吃了,大约吃了10枚便饱腹,又惆怅久之而去。之后,明太祖攻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采石矶),取太平(今安徽太平县),道经于此,柿树犹存,便将以前微服私访在此食柿的事告于侍臣,并下旨:“封柿为凌霜侯,令天下人在重阳节均食柿子,以示纪念。”

食蟹趣谈

重阳佳节正值九月,秋菊飘香,

蟹膏黄美味,肉质细嫩,正是食蟹的大好季节。古人有诗云:“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蟹辜负腹。”宋代诗人梅尧臣有诗赞蟹:“前已夺蟹味,当日羹枉对人。”所以时至今日,阳澄湖的清蒸大闸蟹仍旧闻名中外,在港澳台各家大餐馆里,均被列为九月时令佳,极享盛誉。难怪著名学者章太炎和其夫人曾卜居吴中,蟹之余,夫人汤国梨女士曾吟诗曰:“不是阳澄湖蟹好,人生何必住苏州。”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蟹、品蟹、画蟹,为后人留下许多闻雅事,为人们蟹平添几分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