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858800000001

第1章 原始先民的饮食

中国很多史书中都记载有先民们在原始社会中的饮食状态。西汉《礼记礼运》中记载:“昔者先王……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东汉班固在《白虎通义》中说:“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饥即求食,饱弃其余。茹毛饮血,而衣皮苇。”由此可知,那时的原始人还不懂得用火,所以只能是饿了生吃鸟兽的肉和草、木的果实,渴了喝动物的血和溪里的水,冷了就披上兽皮。在当时,由于吃生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们的体质普遍比较差。

当时的先民们身上的动物特性并没有完全退去,因此在那段历史时期内不会有不适应生食的感觉。在《礼记王制》中就曾经谈到了南方有不火食的“雕题交趾民”,人们认为当地气候较暖,虽没有火食,也没有大害。随着时间的发展,人类开始渐渐的学会用火烧烤食物。

有巢氏的传说

先秦古籍记载了有巢氏的传说,人们认为“有巢氏”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圣人。在《庄子盗跖》中记载:“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在《韩非子五矗》中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本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太平御览》中卷七八引《项峻始学篇》曰:“上古穴处,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

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到,有巢氏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也是原始巢居的发明者。人们认为,有巢氏帮助人们免受毒蛇猛禽的伤害,初步解决了人们的居住问题。从饮食的角度来看,他教会了先民们食用果实和猎取禽兽为食。

有巢氏的肉食发明

茹毛饮血的生活,常吃生肉,先民们的寿命一般都很短。为了让生肉便于食用和消化,有巢氏还发明了“脍”和“捣”的肉类处理方法。“脍”就是指用石刀把肉割成薄片食用,“捣”是用石锤把肉捣松散食用。这种饮食方法一直延续到了周代,“周八珍”中的“鱼脍”(生鱼片)和“捣珍”(松捣牛肉)即是此种饮食方法的体现。除此以外,有巢氏还发明了“脯”和“鲊”的肉食保存处理法,“脯”是把肉割成片风干,“鲊”是用盐和硝等化学原料揉制肉食并风干保存。

综上所述,有巢氏时代人们还没有懂得

利用火来烧制食物,但他是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有巢氏教给了人们独特的取食途径,这对当时处于蒙昧状态下的人类来说是一项巨大的贡献。

茹毛饮血风俗余韵

古籍记载,南方的生食习惯多出现于唐朝及以后。这是因为隋唐以前,中国经历长期的南北分裂,南方情况得不到详细的记载。隋唐统一后,经济文化重心南移,南方的情况便陆续得到记载反映。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还有保留饮血的风俗,西南一些少数民族还保留有“白旺”的饮血方式。白旺即生血,方法是把杀猪、羊时喷出的鲜血注入加有椒盐的盆中,用筷子搅拌,再加上适量的姜汁、蒜汁等调料,到血凝成块时,大家用勺一口一口送进嘴里,据说其味香软。中国一些地区在杀鸡的时候,会把血留下,同切细蒸熟的牛肉拌起来吃,称之为“血红”。一些地区的人还喜吃生猪血、鸭血或羊血,先把生血盛在碗、盆里,加盐搅拌,不使凝结,另将煮好的禽畜肝、肺及菜趁热倒入生血搅拌,凝结后就可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