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长久以来中医于胃炎的认识,对胃炎进行了详细的辨证分型和病证病理分析,在中医治疗中根据患者的病型进行对症的治疗。
一、中医对胃炎的认识
胃炎属于中医学的“胃痛”、“痞满”、“呕吐”、“嘈杂”、“吞酸”等病证范围。
中医学认为本病常由于饮食不节、饥饱无常,或过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以及过度吸烟饮酒,损伤脾胃,导致胃失和降,气机阻滞;或因情志失调、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或肝郁化火、火灼胃阴;或病久气滞血瘀、胃络阻滞等引起。在临床上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给予辨证论治。
二、胃炎的中医病理
1.急性胃炎的中医病理
急性胃炎多属中医胃脘痛、胃痞、呕吐等病证范畴。根据本病的病因、临床症状及舌脉表现,临床上中医多按食滞胃脘型、暑湿犯胃型、寒邪犯胃型、胃热炽盛型、肝郁气滞型对急性胃炎进行辨证施治。
2.慢性胃炎的中医病理
慢性胃炎多数属“胃痞”、“胃胀”、“胃脘痛”、“嘈杂”、“吞酸”、“呕吐”、“痞满”、“呃逆”、“嗳气”等的范畴,所见症状较为广泛。主要是属于胃痞之症。胃痞是因胃病日久,脾胃气虚,胃络失养而致。以长期食少,胃脘痞胀,腹泻,消瘦乏力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痿病类疾病。
其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为:多由感受邪毒,或饮食不节,偏食、嗜食辛辣之品,或情志郁怒失调等,引起胃的慢性病变,迁延日久,形成肝气郁结,脾胃虚弱,湿热内蕴,胃阴耗伤,气血运行迟缓,瘀血内停,以致胃络失养而萎缩。本病一方面是脾胃虚弱,另一方面常兼气郁、湿蕴、瘀阻等,故病性多属虚实夹杂。本病病程缠绵,反复发作,难获速效,部分病人或并发血劳,甚或恶化成胃癌。
三、胃炎的辩证分型
1.急性胃炎的辨证分型
①滞胃脘型
主证:胃脘胀满,疼痛拒按,或呕吐酸腐及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食后加重,暖气反酸,大便不爽,舌质淡红,苔厚腻,脉滑实。
治则: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②暑湿犯胃型
主证:胃脘痞满,胀闷不舒,按之腹软而痛,纳差食减,口干而腻,头身沉重,肢软乏力,小便黄热,大便滞而不爽,或兼见发热恶寒,舌质红,苔白黄而腻,脉濡细或濡数。
治则:清暑祛湿,和胃止痛。
③寒邪犯胃型
主证:胃痛卒发,痛无休止,得温则减,遇寒加重,多有受凉或饮食生冷病史,或伴见呕吐清水,畏寒怕冷,手足不温,喜食热饮,口淡不渴,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迟。
治则:温中散寒,和胃止痛。
④胃热炽盛型
主证:胃脘疼痛,胀满,痛处灼热感,口干而苦,恶心呕吐,吐出物为胃内容物,有酸臭味或苦味,饮食喜冷恶热,大便干结,尿黄,舌质红,苔黄厚或黄腻,脉弦滑。
治则:清热止痛,降逆通便。
⑤肝郁气滞型
主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痛及两胁,情志不畅时更甚,或呕吐吞酸,嗳气频作,饮食减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则: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2.慢性胃炎的辨证分型
①胃阴亏虚证
主证:胃脘隐痛或灼痛,饥不欲食,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大便秘结,舌红体小,或有裂纹,或光剥无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益胃。
②脾胃气虚证
主证:胃脘痞胀,似胀非胀,莫可言状,食后尤甚,食少纳呆,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弱。
治法:补脾健胃。
③肝郁脾虚证
主证:胃脘胀满、痞闷、疼痛,两胁作胀,嗳气,纳少,口苦,神疲乏力,便溏不爽,舌淡,苔薄,脉弦缓。
治法:疏肝健脾。
④脾胃湿热证
主证:胃脘痞满或胀痛,食欲不振,口苦口_黏,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利脾胃(湿热)。
⑤脾胃阳虚证
主证:胃脘隐痛、痞满,遇冷加重,畏冷肢凉,食少便溏,神疲乏力,舌淡或有齿痕,苔薄白,脉弱或沉迟。
治法:温补脾胃。
⑥瘀阻胃络证
主证:胃脘痞胀疼痛,痛如针刺或如刀割,痛处固定不移,拒按,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斑点,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
⑦寒热错杂证
主证:既有口苦、口干、口臭、胃中灼热、想饮食冷物、大便干燥等胃热症状,又有胃部怕冷、进食冷饮食或胃部受寒后引起胃部不适、胃痛、胃胀等脾寒的症状。
治法:调和寒热,缓急止痛。
中医在对胃炎患者诊治时首先要确定胃炎的分型,而后方可依据病型的一系列症候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疗法进行治疗。了解胃炎的分型对患者自身对疾病的认识和日常保健方法的选择也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