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很多中草药的疗效不但经受住了长期医疗实践的检验,而且也已被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有些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和分子结构等也已经全部或部分地研究清楚。
随着现代自然科学和中国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中药学也因此取得了长足进步。中药的基本理论得到了系统、全面整理,对药性、归经作了大量研究,中药炮制技术和中药药理学也逐步得到了完善。中药治疗在越来越多的疾病中发挥了中药的作用,很多慢性疾病通过中药往往能取得优于西药的疗效。
俗话说“草根树皮治大病”,中药治疗疾病有其独特的优势与功效,近年来逐渐成为主要的自然疗法之一。中药大部分为天然药材,种类繁多,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仅典籍记载就有3000种以上。中药之所以称之为此名,是因为这些药物的使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与运用形式,充分体现了我国历史文化的特点。
一、中药的性能
每一味中药都有自己独特的性能,包括性、味、归经和升降浮沉和毒性等方面。
1.药性包括寒、热、温、凉四性,还有一些寒热之性不显著的平性药。药性可反映药物的主治范围,如寒性药主治热性疾病,热性药可治疗寒性疾病等。
2.药味主要有辛、甘、酸、苦、咸五种,辛味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甘味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酸味有收敛、固涩作用,苦有泄和燥的作用,成有软坚散结、泻下作用。另外,还有淡味药,多有渗湿、利尿作用。味的概念,不仅表示昧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了药物的实际功效。
3.归经是指药物对某一经(经络及其属络脏腑)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也就是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某味药归哪经不是古人凭空想象而来的,而是内证试验的结果,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4.升降浮沉反映的是药物作用于人体后的趋势和走向。
5.中药的“毒”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毒”是指药物的偏性,凡药皆有“毒”;狭义的“毒”则是药物的毒性、毒副作用。认识药物有毒、无毒,对于指导临床具体用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很多人眼里,中药是没有副作用的,实际不然。中药也是药,俗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正确运用中药是避免或减缓副作用的关键。
二、中药的应用
掌握了药物的性能,还必须明确药物的配伍禁忌、用药禁忌、用药剂量和制法、服法等,方能正确用药。
1.中药的配伍
前人将使用单味药称作“单行”,而多味药共同使用则要讲究“配伍”。中药的配伍关系可有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六种关系。相须是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相使是相似的药物配合应用时,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为辅,从而提高主药的疗效;相畏是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药物减轻或消除;相杀则反之,是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相恶是两种药物共同使用时,相互作用可使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药效;相反是两种药物合用时,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因为药物相反会产生不良后果,故历代对此都比较重视。
2.用药的禁忌
服用中药也有饮食禁忌,即俗话说的“忌口”。另外,由于疾病的关系,在服药期间,凡属生冷、黏腻、腥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应根据需要予以避免。高热患者还要忌油腻。
3.用药剂量
对于不同类型的疾病,选用何种中药入药,每日服用多少以及多久为一个疗程,都需要中医对病情有明确的诊断之后才能确定。中药不可乱服与误服,否则将会可能对疾病没有治疗效果,反而加重了病情。
4.汤药的制法
在中药治疗中汤药是最为常见的形式,也是最普遍的应用剂型。通过数千年来的发展和晚上,对于汤药的制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标准。
首先,将药物放入陶瓷砂锅内(不宜选用铁锅、锡锅等),加冷水漫过药面,视药材的质地浸泡20分钟到2小时。上火煮沸后,改用微火再煎煮5~10分钟,将药液倒出,再添加适量冷水上火煎煮,煮沸后将药液倒出,两次药液合并服用。
一般来说,解表或芳香类的药物不宜久煎,防止有效成分挥发;滋补类的药物可延长煎煮时间,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有些药物要先煎,有些药物要在即将煮沸时才放入,有些药物要单煎,有些药物可不用煎,而是用煎好的药液来冲服,这些都要根据医嘱来操作。
5.汤药的服法
就服药时间来说,一般在饭前约1小时服用;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后服;滋补类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另外根据病情,有的一天可几次服用,有的也可代茶饮。
就服用方法来说,多是一天一剂药,分两次服。服用要温服,不可凉服,放入冰箱冷藏的药液再次服用时要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