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东南亚概论
10854000000011

第11章 印度尼西亚

国名全称: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国名简称:印度尼西亚

英文国名: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

国土面积:1,904,443平方公里

首都:雅加达

国家元首:总统苏希洛·班邦·尤多约诺

人口:2.15亿(2004年)

民族:爪哇族45%,巽他族14%,马都拉族7.5%,马来族7.5%,其他26%

宗教:约87%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6.1%的人口信奉基督教新教,3.6%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语言:民族语言200多种,官方语言为印尼语

货币名称:印尼盾

一、地理

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马来西亚接壤;与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隔海相望,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8,110个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和东南亚领土面积最大国家。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还有高原、盆地和平原,伊里安岛上查亚峰海拔5,030米,为全境最高峰,印尼有火山400余座,地震频繁,爪哇岛的梭罗河全长560公里,为印尼最长的河流。气候属热带海洋气候,终年湿热多雨,无寒暑季节变化。年平均气温25℃~27℃,年平均降水量2,000~4,000毫米。共有一级行政区33个,包括雅加达首都特区、日惹和亚齐达鲁萨兰两个地方特区及30个省。

印尼自然资源丰富,在矿产资源方面,富含石油、天然气以及煤、锡、铝矾土、镍、铜、金、银等矿产。截至2003年,石油探明储量47.2亿桶,潜在储量50.24亿桶;天然气探明储量94.75万亿立方尺,潜在储量75.56万亿立方尺。印尼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森林和林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7.8%,在世界上仅次于亚马逊地区,盛产铁木、檀木、乌木和柚木等名贵木材。印尼的海产特别丰富,苏门答腊东岸的巴干西亚比亚是世界着名的大渔场。

二、简史

印尼历史悠久,爪哇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印尼社会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公元 3,至

7,世纪建立了一些分散的王朝,13世纪末拉登威查雅在爪哇建立了印尼历史上最强大的麻喏巴歇王国,统一了印尼。15世纪先后遭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入侵,1602,年荷兰在印尼成立具有政府职能的“东印度公司”,开始长达300,多年的殖民统治。1942年日本入侵,1945,年日本投降后爆发争取民族独立的8月革命,1945年8月17日苏加诺宣布独立,建立印度尼西尼亚共和国,颁布了《“四五”宪法》。1945年至1950年,先后武装抵抗英国、荷兰的入侵,其间曾被迫改为印度尼西亚联邦共和国并加入荷印联邦。1950年8月重新恢复为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同年8月27日,印尼第六十个加入联合国。1954年8月宣布脱离荷印联邦。

1950至1959年间印尼实行议会制,推行“自由民主”,共出现了7届总理内阁。1959年苏加诺宣布恢复《“四五”宪法》,实行“总统制”,推行“有领导的民主”,提出民族主义、宗教主义和共产主义三种思潮合作的设想,即“纳沙贡”思想。

1965年9月30日,苏加诺警卫团的翁东营长发动“9·30运动”,宣布成立“革命委员会”接管政权。同年10月1日,陆军情报中心宣布陆军战略后备部队司令苏哈托临时掌管陆军领导权,1966年3月11日苏哈托代行总统职权,1968年军人出身的苏哈托出任印尼共和国第二任总统,结束苏加诺“旧秩序”,开始“新秩序”,实行反共反华和寻求西方援助的政策。1969年4月开始实施五年建设计划。1973年简化政党,只保留专业集团、印尼建设团结党和印尼民主党。

1997年下半年在泰国金融危机的引发下,印尼出现金融危机,政局严重动荡。1998年3月苏哈托第七次蝉联总统,1998年5月印尼出现了政局的全面动荡和政治、经济、社会的空前危机。5月20日苏哈托被迫交权给哈比比副总统,哈比比出任印尼共和国第三任总统。印尼开始进入民主改革的过渡期。1999年6月印尼举行三十多年来第一次自由、民主的全国大选,共有48个政党参加,梅加瓦蒂领导的民主斗争党获33.76%的选票成为议会第一大党。1999年10月人民协商会议大会投票选举伊斯兰教士联合会主席瓦希德为印尼共和国第四任总统、梅加瓦蒂为副总统。2001年7月23日,人民协商会议特别会议以渎职罪罢免瓦希德总统职务,梅加瓦蒂接任总统。2004年7月印尼举行历史上首次总统直选,前政治安全统筹部长苏希洛当选总统,10月20日宣誓就职,任期至2009年。

三、政治

印度尼西亚为总统共和制国家。现行宪法为1945年8月18日颁布实施《“四五”宪法》,1999年10月至2002年8月先后通过四个修正案。宪法规定印尼为单一的共和制国家,“信仰神道、人道主义、民族主义、民主和社会公正”是建国五项基本原则(简称“潘查希拉”)。

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行政首脑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2004年起,总统和副总统不再由人民协商会议选举产生,改由全民直选;只能连选连任一次,每任五年。总统任命内阁成员,但需征得国会同意。

人民协商会议为国家立法机构,由人民代表会议和地方代表理事会共同组成,负责制定、修改和颁布宪法及国家大政方针,并对总统进行监督。如总统违宪,有权弹劾罢免总统。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必要时召开特别会议。每五年换届选举。本届人协2004年10月1日首次通过全民直选产生,成员678名,包括550名国会议员和128名地方代表理事会议员。设主席1名,副主席3名。

国会,全称人民代表会议,国家立法机构,行使除修宪和制定国家大政方针之外的一般立法权。国会无权解除总统职务,总统也不能宣布解散国会;但如总统违反宪法,国会有权建议人协追究总统责任。本届国会2004年10月1日首次通过全民直选产生,共有议员550名,兼任人协成员,任期5年。设议长1名,副议长3名。

地方代表理事会为2004年10月新成立的立法机构,负责有关地方自治、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地方省市划分以及国家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立法工作。成员分别来自全国32个一级行政区,每区4名代表,共128名,兼任人协成员。设议长1名,副议长2名。

政府实行总统内阁制,本届内阁于2004年10月组建,阁员36人,任期至2009年。

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独立于立法和行政机构,最高法院正副院长由国会提名,总统任命。最高检察长由总统任免。

1998年5月解除党禁,1999年1月28日新政党法规定50名以上年满21岁的公民只要遵循“不宣传共产主义,不接收外国资金援助,不向外国提供有损于本国利益的情报,不从事有损于印尼友好国家的行为”的原则,便可成立政党。2004年大选中,24个政党参选,其中17个赢得国会议席。专业集团党在2004年大选赢得127个议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其他的政党有印尼民主斗争党、建设团结党、民主党、国家使命党、民族觉醒党等。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印尼造成全面冲击,政权更迭频繁,局势动荡不稳。

2004年7月苏希洛当选总统,苏希洛政府把国家安全、经济建设以及反腐倡廉确立为施政重点,致力于解决地方分离主义问题,加强国际反恐合作;实行更为开放的经济政策,大力吸引外资刺激经济复苏;对政府官员财产收入加强监督,努力创建廉洁政府。

四、经济

经济在建国初期发展缓慢,1950年至1965年GDP年均增长仅2%。20世纪60年代后期调整经济结构,经济开始提速,1970年至1996年间GDP年均增长6%,跻身中等收入国家。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重创,经济严重衰退,货币大幅贬值。1999年底开始缓慢复苏,GDP年均增长3%~4%。2003年底按计划结束了国际货币组织的经济监管。苏希洛政府重视吸引外来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消除贫困、加强法制建设和反腐工作。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3,338.2万亿盾(按1美元兑换9,167印尼盾折算,约合3,641.5亿美元),同比增长5.5%。

印尼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均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制造业迅速崛起,1991年占GDP比重首次超过农业。90年代服务业发展迅速,2001年占GDP比重近40%,吸纳近三分之一就业人口。

工业发展方向是强化外向型制造业。近几年制造业增长速度均超过经济增长速度,2006年占GDP比重为27.8%,就业人口1,106.6万。主要部门有采矿、纺织、轻工等。

2006年农渔林业占GDP比重为14.1%。其中农业所占比重13.01%,农业人口(包括从事林业和渔业人口)约占总人口59%。粮食尚未实现自给。2006年稻米产量为5,440万吨,玉米产量1,161万吨,大豆产量74.9万吨。富产经济作物,棕榈油、橡胶和胡椒产量均居世界第二,2005年产量分别为1,609万吨、227万吨和7.8万吨;咖啡产量32.1万吨,2006年可可产量59万吨。

旅游业是印尼非油气行业中的第二大创汇行业,政府长期重视开发旅游景点,兴建饭店,培训人员和简化手续。1997年以来先后受到金融危机、政局动荡、恐怖爆炸事件、“非典”等不利影响,旅游业发展缓慢。2006年受日惹地震和禽流感等影响,旅游业呈下降趋势。全年外国旅客480万人次,比2005年下降4.11%。旅游业外汇收入43.8亿美元,同比下降3%。主要景点有巴厘岛、婆罗浮屠佛塔、“美丽的印度尼西亚”缩影公园、日惹苏丹王宫、多巴湖等。

近年来实施赤字预算,政府财政较为困难,截至2006年底,外汇储备425.86亿美元。外债1252亿美元,约占GDP的33.9%。

外贸在印尼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和推动非油气产品出口,简化出口手续,降低关税。2006年出口额1,027.28亿美元,进口额794.12亿美元,主要出口产品有石油、天然气、纺织品和成衣、木材、藤制品、手工艺品、鞋、铜、煤、纸浆和纸制品、电器、棕榈油、橡胶等。2006年非油气产品四大出口对象国为日本、美国、新加坡、中国,主要进口对象国为新加坡、日本、中国。主要进口产品有机械运输设备、化工产品、汽车及零配件、发电设备、钢铁、塑料及塑料制品、棉花等。

外国资本对印尼经济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印尼政府重视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金融危机前,每年吸引外资约300亿美元,金融危机后大幅下降。2003年、2004年外资协议金额分别为135.8亿美元和104.1亿美元。苏希洛政府重视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外资。2005年协议外资135.7亿美元。2006年协议外资138.8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5.14亿美元。主要投资来源国为新加坡、英国、日本。

外援主要由“援助印尼协商集团”(简称CGI)、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以及日本、美国等提供。1997年金融危机后,IMF牵头世行、亚行及日、美、中等国,承诺向印尼提供400亿美元贷款援助,其中一线(IMF出资)100亿美元,二线(双边政府贷款)300亿美元。2000年IMF追加50亿美元一线贷款,已于2003年执行完毕。2002年至2004年,CGI向印尼提供的年度贷款援助分别为37亿、34亿、28亿美元。2004年底印度洋地震海啸灾难发生后,CGI承诺提供28亿美元贷款援助支持印尼灾后重建。2005年3月,巴黎俱乐部同意印尼延期偿还26亿美元债务。2006年10月,印尼政府提前偿还了IMF的所有债务。

五、人民生活和文教卫生

1997年金融危机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政府加大救助力度,研究建立全国社会保障体系,同时采取扩大就业和加强能力建设等中长期措施,努力解决结构性贫困问题,2006年贫困人口3,900万,贫困率17.8%。

2006年,卫生预算开支1.34万亿盾。截至2000年,共有医院1,111所,病床123,398张;公共卫生中心7,195个,卫生所21,417个,流动卫生所6,440个。2003年初生婴儿死亡率为3.8%,人均期望寿命68.9岁。2002年,每千人拥有固定电话37部,移动电话55部。全国上网人口为450万,ISP运营商35个。

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2002年文教青体预算开支11.6万亿盾,占国家发展支出24.5%。2000年小学入学率为95.5%,初中入学率为78.7%,高中入学率为49.1%,高中以上学历占10岁以上公民的18.32%。1999年文盲率为10.21%(农村13.46%,城市5.36%)。着名大学有雅加达的印度尼西亚大学、日惹的加查马达大学、泗水的艾尔朗卡大学、万隆的班查查兰大学等。

共有各类报刊1,687种(1999年)。主要印尼文报纸有《罗盘报》、《专业之声报》、《印尼媒体报》、《共和国日报等》、《革新之声报》和《印尼商报》;英文报纸有《雅加达邮报》、《印尼观察家报》等;中文报纸原来仅有政府主办的《印度尼西亚日报》,近几年创建了《国际日报》、《世界日报》、《华文邮报》(中文和印尼文互译)、《商报》、《新生日报》、《千岛日报》和《星洲》等。

通讯社有两家,国营的安塔拉通讯社成立于1937年,私营的印尼民族通讯社成立于1967年。国营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广播电台成立于1945年9月11日,设有53个分台和对外广播的“印尼之声”台(用十种语言广播),现有员工8,500人。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电视台于1962年8月17日正式运营,共有12个分台,328个转播器,覆盖印尼全境,原为政府经营,2000年后成为公共电视台。

六、对外关系

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积极外交政策。1967年8月参与发起建立东南亚国家联盟,视之为“贯彻对外关系的基石之一”,务实参与地区合作,与东盟国家关系密切。主张大国平衡,重视与美、中、日、澳以及欧盟的关系,寻求政治支持和经济援助。积极参与国际事务,重视不结盟运动和南南合作。

印尼与中国于1950年4月13日建交。1965年印尼发生“9·30”事件后,两国于1967年10月30日中断外交关系。20世纪80年代,两国关系开始松动。1990年8月8日两国正式恢复两国外交关系。复交后,双边关系得到全面恢复,两国领导人保持经常互访和接触。2000年5月两国签署《关于未来双边合作方向的联合声明》。2005年4月两国元首共同签署发表了关于中印尼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两国在民航、科技、教育、卫生、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展。经贸合作发展顺利,双方签订了《投资保护协定》等协定,并就农业、林业、渔业、矿业、交通、财政、金融等领域的合作签署了谅解备忘录。1990年两国成立经济贸易技术合作联委会。2006年中印尼双边贸易额共计190.6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其中中国出口94.5亿美元,增长13.2%,进口96.1亿美元,增长13.9%,印尼为中国第21大贸易伙伴。

与美国于1949年12月28日建交。“9·11”事件后,美重视与印尼的反恐合作,印尼致力于全面恢复与美国的军事关系。2004年签署了美向印尼提供总额4.68亿美元发展援助的协议。双方在马六甲海峡安全问题上分歧严重。印尼反对美提出的“区域海上安全倡议”。

与日本于1958年4月15日建交,日是印尼最大的援助国、投资国和贸易伙伴。从1967年直至2004年,日向印尼提供的援助及贷款金额累计283亿美元,在印尼的日资企业有1,000家左右。2003年印尼结束IMF经济监管后,日履行承诺,继续向印尼提供援助。2004年印尼大选期间,日向印尼提供2,200万美元资金援助。

与澳大利亚于1950年建交,关系较多波折。1998年以来双边关系一度受东帝汶问题干扰,现已逐步修复,并在反恐和打击跨国犯罪等领域开展了实质性合作。

与东盟其他国家的双边关系方面,1957年同马来亚联邦建交,1963年9月马来西亚成立后断交,1967年复交,2004年1月马总理巴达维首次访印尼,两国在非法劳工、边境原木偷伐、苏拉威西海域油田区块归属等问题上存在一定矛盾。1967年9月7日同新加坡建交,2004年两国新一届政府进一步加强往来,在签署引渡条约、出口海沙以及划分领海边界等问题上仍有一定分歧。与文莱1984年建交,2004年9月,印尼总统梅加瓦蒂访文,10月,文莱苏丹哈桑纳尔·博尔基亚访印尼。印尼近年来重视与新东盟成员国家的关系。

东帝汶1999年8月通过全民公决脱离印尼。双方关系逐渐正常化。2002年7月,两国正式建交并成立双边联委会。两国间遗留问题的解决取得积极进展。2005年3月两国总统在雅加达签署协议,成立真相与友谊委员会;4月两国签署陆地边界临时协议,确定了96%的陆地边界走向。

印尼近年来重视与南太国家关系,2001年8月成为“太平洋岛国论坛”对话伙伴。2002年10月倡议成立“西南太平洋对话”(由印尼、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和东帝汶组成)并举行首次部长级会议。2004年11月印尼与巴布亚新几内亚就开通陆地边界公路达成一致。印尼与斐济一致同意2005年签署两国旅游和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

积极与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朝鲜等亚洲国家保持和发展关系,与西欧国家关系取得积极进展,西欧各国对印尼成功举行首次全民直选表示赞赏,逐步恢复对印尼油气、交通、通讯等领域的投资。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得到全面发展,2002年至2004年双方签署了近100个协议,涉及各领域合作。与中东和阿拉伯国家关系进一步加强。截至2003年底,同40个非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非洲设立了16个使领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