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才艺塑造篇
10853200000006

第6章 怎样发现孩子有无舞蹈发展潜力

有很多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一名舞蹈家或舞蹈演员,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们不惜重金送孩子去专门的舞蹈学校,但是建议家长先试验一下孩子是否具有舞蹈才能潜力,因为有许多孩子从专业舞蹈学校毕业后仍然达不到专业水准。试验孩子的舞蹈能力,最好要在孩子学舞蹈的过程中进行。让孩子掌握舞路基础知识后再进行测试。

(一)音乐诱导测试法

一般来说,音乐刺激和孩子的动作有密切的联系,但音乐刺激与孩子动作的协调关系在发展上有一个演变过程。大量的研究材料证明:孩子对音乐最先掌握的是力度、节拍和速度,因此孩子必须最先了解掌握有关它们的概念,随后再让孩子去掌握旋律的运动及节奏,最后是曲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孩子很早就能知道节拍,一放音乐就会和着音乐拍手或走步,并能随着音乐速度的快慢而改变动作的速度。孩子欣赏歌曲和乐曲的能力要比他唱歌时发音的准确性、旋律及打出节奏的能力发展得早。

让孩子运用动作在音乐伴奏的氛围下来表现音乐内容,这是发展孩子音乐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要指导孩子欣赏音乐并利用动作进行合拍,父母要鼓舞孩子积极主动地用动作来体现音乐。只要一响起音乐,大多数的孩子都会随音响或电视中的音乐节奏摇晃自己的身体或手臂。特别是听到播放出的音乐节奏非常鲜明时,孩子更会手舞足蹈。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对节奏鲜明的音乐做出动作反应,但他们是根据适合自己身体晃动的速度,而不是依据播放出的音乐速度来做动作的。

在音乐伴奏下诱导孩子做动作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引导孩子听并说出音乐旋律中的高低、强弱、快慢等不同的变化,使孩子能够体会到音乐的不同表现风格。富有表现力的一首乐曲,能够促使孩子发挥想象,孩子会表现出动作灵活、协调、形象并且富有表情。同时,孩子富有表情的动作,又能使他(她)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加深。父母和教师的启发是孩子体会音乐风格的诱因。

(2)培养孩子学习符合音乐节奏的节拍、力度、速度和情绪。做动作必须在音乐的伴随下进行,让孩子学会动作随音乐变化而变换。在动作身体的各部位时,能通过运动神经去感受音乐的优美,同时又借助协调优美的动作,去表达音乐的内容和表情。这种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动作和节奏感以及对音乐的感受力。要从小培养孩子“欣赏音乐的耳朵”,为孩子具有较好的音乐听觉奠定基础。随音乐而动,是孩子体验音乐的优美的最有效途径。

(3)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在培养孩子依据音乐的节奏来协调做动作时,要与实际生活中的有关形象密切联系,启发孩子想象,让孩子对这些动作有深一步的理解,这样在展现时才会逼真动人。联想,是孩子理解音乐变化的一般方法。

(4)要选择适应孩子体力及动作发展水平的曲目。动作幅度不宜过大,活动时间不宜过久,动作难度要适当,变化也要少。

孩子在音乐的伴奏下能够协调地做动作,就说明孩子可以学习舞蹈,是否能成为舞蹈家则要看进一步的学习。

(二)辅导学习发现法

孩子是否具有舞蹈才能,在辅导孩子学习舞蹈时也能被发现。辅导孩子学习舞蹈的方法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仅介绍几种方法:

(1)示范法。老师首先要将舞蹈作品为孩子示范一下,在示范的过程中将动作准确、形象、富有表情地表现出来。让孩子在此过程中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完整的清楚的印象。老师在示范过程中可以把动作从头至尾的完整示范一遍,也可以逐句逐段将基本动作、较有难度的动作提取出来一个一个的示范。老师在示范的同时还要伴随着语言加以解释,还可以做镜面示范,即做相对动作。如孩子应伸左手,老师就要伸右手,孩子应出左脚,老师就要出右脚。示范法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愿望和热情。

(2)拆分归纳法。其含义是把舞蹈中重点和难点动作先拆分开再归纳到一起的一种辅导方法。如先教手的动作,再教脚的动作,然后将手脚的动作归纳在一起来做。也可把舞蹈拆分成一段段或一个个动作,逐段、逐个动作地指导练习,然后再归纳在一起来完整串联。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掌握重点和难点动作,克服学习障碍,树立自信心。

(3)观察模仿法。这种方法是针对舞蹈中一些难于分解的动作,让孩子一边看一边模仿着做。父母在做示范时要注意速度一定要放慢,动作一定要放大、做到位,以有利于孩子的观察模仿。观察模仿方法可以保持舞蹈动作的完整性,有利于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进而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4)语言讲解和喊口令的方法。语言讲解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简短明了,禁止嘟嘟嚷嚷。如辅导孩子转腕这一动作,如果父母只是死板地按动作要求讲解,第一拍手腕由外向里转,第二拍手腕由里向外反转。孩子学做起来既无兴趣又很费力,使孩子很难接受与掌握。但是如果父母这样启发孩子:假如你正在用手从树上摘一个又大又红的桃子,怎样才能摘下来呢?你就要必须手腕转动拧一下,这样桃子与拧灯泡的动作是非常相似的。利用这样的具体形象、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解一下,孩子一定会极有兴趣地且高高兴兴地很快掌握转腕这一动作。在单一学动作时,可采用数数的方法,喊口令,动作学会了再将音乐结合在一起做。此种方法有利于加快孩子对舞蹈动作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提高学习舞蹈的速度。

(5)练习法。练习法是指孩子自己多参加各种类型的汇演,从演出的实践中既得到锻炼,又获得各方面的培养,这是辅导孩子学舞蹈的根本途径。父母应该为孩子多提供一些登台演出的机会,或在众人面前给予孩子展现才能的时间,这些都有利于帮助孩子练习舞蹈。如单一动作练习,可以一句句的或分段分角色地练习,站在镜子面前自己练习,也可由父母和孩子一起练。在练习的过程中父母要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并耐心指导解除错误,使孩子下次不再重犯,同时要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练习要以表扬为主,鼓励孩子的学习勇气和信心。

(6)游戏法。游戏法是利用游戏形式进行辅导的一种方法。游戏首先要让孩子体会到是在学习舞蹈,游戏是一种有趣的娱乐。如让孩子学习动物走法的一系列动作,父母可扮演动物的长辈,让孩子扮演小动物,请孩子跟妈妈学本领,还可以戴上头饰、面具等或穿上服装。这种方法可以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孩子在学习中有较好的表现,则表明孩子有舞蹈发展潜力。反之,孩子根本没有兴趣,就不要勉强孩子学舞蹈。

(三)表演发现法

在孩子掌握舞蹈基础知识之后就可以对孩子进行舞蹈潜力试验了。具体做法是这样的:首先播放一首新的舞蹈曲子,至少播放1~3遍,让孩子认真地听,其次是要求孩子在音乐的伴随下,任意做动作或跳动(舞),最后父母或老师根据孩子是否进入角色及其进入角色的快慢程度,动作是否连贯、协调、优美动人,是否与节奏协调等,客观现实地对孩子舞蹈潜力做出判定。判定标准可分为三种类型:

(1)舞蹈潜力极差。表现为难以进入角色,即使能进入角色,动作也是单一而不连贯,有时表现为明显的不合拍,没有节奏性,且动作生硬、不协调,没有表情。

(2)舞蹈潜力处于中等。表现为能很快地进入角色,动作有时虽不十分连贯,偶尔失去节奏性,动作既不动人也不生硬,表情也一般。

(3)舞蹈潜力极好。表现为很快进入角色,动作协调、优美动人,而且连贯,富有较强的节奏感,富有和谐统一的表情。

一般来说,只有舞蹈潜力极好的孩子,才有选择舞蹈及其与之相关职业的优势。适宜向舞蹈家、健美运动员、花样游泳及滑冰运动员、体操运动员、时装模特等方面努力和发展。但对于一些舞蹈潜力一般的孩子,只要有信心、不畏惧困难,坚持天天训练,虽成不了舞蹈家,也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舞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