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40岁后要懂的120个养生常识
10852700000019

第19章 陪陪孩子玩——回味你的童年生活

跟孩子一起玩游戏,不但是亲子沟通的重要方式,也能提高孩子的游戏积极性,对于家长来说更是放松身心、找回青春心态的最佳方式。

游戏是孩子们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也是身心放松、寓教于乐的重要手段。游戏有不同的类型,并有不同的功能。父母亲参与到孩子的游戏当中,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则更能启发孩子的快乐和积极思维。

活动游戏能让你和孩子进行充分的身体活动。如“跳房子”、“跳皮筋”、“丢沙包”、各种球类游戏等。孩子在长身体时,多多运动有利他们的发育,增强抵抗力。在游戏中锻炼身体,还能培养孩子竞争意识,最重要的还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阿乐在幼儿园学会了拍皮球。妈妈知道后,跟他说:“你不是学会拍皮球了吗?我们来比赛?”阿乐欣然拿起了球,但是才拍了三十几下球就掉在地上了,妈妈见状,拍了十几下就假装着拍不下去了。于是,第一回合阿乐赢了。阿乐在享受到胜利的喜悦之后,意犹未尽地向妈妈发出了“再比一次”的挑战,结果妈妈赢了第二个回合……

就这样,妈妈和阿乐每晚吃完饭都会在一起比赛拍球。两个月下来,阿乐已经可以一口气拍球三四百下了。右手拍球熟练到一定程度后,妈妈又出新花样了,她还建议阿乐练左手拍球。后来,阿乐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大增,在自信心的鼓励下,他渐渐学会了羽毛球、乒乓球和网球,原本并不爱运动的他,简直成了一个小小的体育迷。

不要以为游戏只可在户外进行,在家里也可以一样娱乐。同样是促进孩子在记忆力方面的积极性,在家里我们可以和孩子玩玩“找物品”的游戏。比如,当着孩子的面把若干种不同的小物品分别藏好后,再让孩子将这些物品一一找出来。

孩子的天性即是玩乐,和孩子一起做游戏,他们能更自愿地投入其中。游戏是提高孩子积极性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只要掌握方法,把培养孩子积极性的小细节巧妙融于游戏之中,就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长们要注意的是,玩游戏也要讲究科学,要根据孩子年龄和自身特点来选择游戏。同时,不要让有益的游戏变作“疯玩”,玩游戏的时间要有度,不要打乱孩子的生活规律。即使是孩子特别喜欢的游戏,也要有个时间限度,这对从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也有益处。

其实,亲子游戏的好处谁都知道,用心的家长更是恨不得一天到晚利用这个法宝把孩子哄得团团转。但殊不知,亲子游戏中的一些“禁区”你若是触及了,也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不良影响。所以,玩亲子游戏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细节,不要因为你的爱在孩子身上犯错误:

禁区一:以自己的思想干涉宝贝。

对孩子来说,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是游戏。但他们的很多做法可能让父母感觉十分困惑,尤其当他们玩一些父母认为不恰当的游戏时,有的父母就会急忙干涉游戏。你的思想和小孩子不一样,宝贝虽然小,但父母的任何行为都会在他的小脑瓜里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父母应该在游戏中放平心态,与宝贝建立平等的玩伴关系是亲子游戏的最高境界,这样可让宝贝在游戏中通过模仿与创造性地积极参与,学会以正确的方式处理事情。

禁区2:不顾孩子年龄挑选游戏。

父母应该引导不同年龄段的宝贝尽可能玩出适合他们的游戏,这样才能使他们感兴趣,也有助于发展宝贝的智力和想像力。孩子在不同年龄段对不同的游戏有着不同的兴趣。比如,1岁的幼儿会喜欢那种故意让手中的物品掉落在地面,让它发出响声的游戏。这些看起来毫无意义的游戏在孩子小时候也会引起他的强烈兴趣。但如果与更大一些的孩子玩这个游戏,他们就会觉得无聊极了,这时候,就要及时更换游戏种类。

禁区3:不允许孩子独自游戏。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需要我们陪着他。即便几个月的宝贝,他们也会自得其乐地体验独自玩耍的乐趣。所以,在开展亲子游戏的同时,父母不要一直和他们在一起,利用机会鼓励宝贝独立游戏。当宝贝不哭不闹自己玩耍时,不要打扰宝贝,给他一点属于他自己的时间与空间。

禁区4:忽视孩子的求助。

游戏是孩子独立寻求答案的最佳途径。当他们热衷于游戏活动时,可能会提出一些比较特别的求助。这时,父母不要因认为这只是一场游戏而忽视他或限制他,而应尽量帮助他们,比如孩子玩沙子的时候想要一个装水的喷壶,你就千万不要因为害怕宝贝弄脏衣服或出现别的问题而约束他们。当宝贝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父母要给宝贝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只有当宝贝确实不能解决时再给予一些帮助。可让宝贝在各种活动中体验生活,学会独立思考。

总之,在游戏的天空下,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求知欲和责任感等,会像那漫天飘扬的蒲公英,随处飘落,随处生根,被快乐的氛围滋养着遍地开花,清香四溢,而家长采取正确的游戏方式与方法才会使这一切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