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读家训学家教:家长必修的7堂课
10851300000060

第60章 孩子对后妈(后爸)也要孝顺

“家训”

《后汉书》曰:“安帝时,汝南薜包孟尝,好学笃行,丧母,以至孝闻。及父娶后妻而憎包,分出之,包日夜号泣,不能去,至被殴杖。不得己,庐于舍外,旦入而洒埽。父怒,又逐之。庐于里门,昏晨不废积岁余,父母惭而还之。后行六年服,丧过乎哀。

——《颜氏家训》

“释义”

《后汉书》上说:“安帝的时候,汝南有位叫薛包的,字孟尝,他喜爱学习,行为诚实,母亲已去世,以格外孝顺闻名。赶上他父亲娶了后妻,就憎恨薛包,让他分家别住。薛包日夜放声痛哭,不肯离开,以至被父亲用棍棒殴打。薛包不得已,在家门外搭了间小屋暂住、清晨就进家清扫房屋。父亲很生气,又赶他出门。薛包只好在里门外搭了间茅屋暂住,但从不忘记早晚向父母问安。过了一年多,父母感到羞愧,让他回家。父母死后,薛包守丧六年,超过了丧礼的要求。

“学家教”

“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顺父母,是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是一个人的道德基础。对那些重新组织的家庭来说,引导孩子孝顺后妈(后爸),象对待亲生父母一样关爱他们,不仅是家庭生活的必需,也是培养孩子优良品德的需要。一个人如果对继父或继母也能孝顺,那么他一定具备广阔的胸襟、懂得为人子的道理;推而广之,他在其他事情上也会懂得大体,能够做大事。

1.培养孩子孝顺的性格

父母再婚以后,要引导孩子培养孝顺的性格。道理很简单,新家庭成立以后,孩子就要在生活上接受了新妈妈(新爸爸)的照顾,而新妈妈(新爸爸)作为家庭的一员,就要得到应有的尊重。

现实生活中,有的孩子拒绝接受新妈妈(新爸爸),甚至耍赖。这种对立的情绪无益于实现良好的家庭氛围,会让父母很难堪。对此,坦然面对眼前的问题,尝试着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培养他们孝顺的性格,才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

有的孩子之所以耍脾气,就是因为缺乏纳别人的胸怀和勇气,不懂得尊重父母。孩子固然年纪小,不懂事,但是以此为借口不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只能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孩子看问题简单直接,既要忍受父母离婚带给她们的心灵伤害,又要和陌生的新妈妈(新爸爸)打交道,心理压力可想而知。所以,让孩子懂得长幼有序的道理,学会孝敬父母,才能让他们与怨恨告别,坦然面对全新的生活。

“孝顺父母”是对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通常符合这一条件的人才可能有爱心,才能对社会作出贡献。在家庭生活中,不孝顺的孩子令父母揪心,这不仅是对两代人情感淡漠的哀叹,更为孩子将来人生之路能否顺畅产生担心。一个缺乏爱心的人,怎么能够爱护他人,赢得社会成员认同并建立合作关系呢?因此,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看,让孩子学会与后妈(后爸)相处,懂得尊敬和孝顺他们,这样的孩子才能更好地与身边的人相处、理解身边的人和事。更重要的是,当孩子放弃对后妈(后爸)的敌意时,他们才能走出心理阴影,才能健康成长,变得快乐起来。因为一个充满怨恨的人,是难以获得幸福生活的。

培养孩子孝顺的性格,让他们与后妈(后爸)融洽相处,就能建立富有人情味的家庭文化。以情换情,以心换心,温情会融化冰雪,春风会驱走严寒。生活中总会有真情存在,身边总会有温暖的阳光照耀,除了大人把工夫做到外,引导孩子学会尊敬后妈(后爸),并孝敬他们,家里才能充满真爱、增添无限春色。

2.引导孩子尊敬后妈(后爸)

在现代社会里,父母因为离婚、再婚重新组织家庭的情形比较常见。妥善处理好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父母才能享受到人生的快乐,孩子才能获得成长的快乐。关系的处置是双方的,一方面,父母,尤其是后爸、后妈要关照好非亲生的孩子;另一方面,父母要引导孩子尊重后爸、后妈,学会与对方融洽相处。

离婚,好比是打碎一个旧世界;再婚,好比是在废墟上建设一座新城。在新组织的家庭中,父母处于孩子和后妈(后爸)之间,扮演着桥梁的作用。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作用,并且发挥好自己的作用,才能把一个新家庭带向快乐的天地。

有一个父亲,离婚以后带着唯一的女儿生活。后来,他准备再婚,为了让新家庭更加幸福,他没有急于结婚,而是对女儿进行了长期的思想准备工作。

这位父亲知道女儿爱听故事,就给她讲解那些后妈善待孩子的片段,让孩子懂得:后妈也有好的。听的多了以后,女儿果然解除了对后妈的惧怕,但是她还是不放心,心中有一丝的顾虑。于是,这位父亲就把未来的妻子带到家里,和女儿见面,慢慢培养她们之间的感情。果然,女儿开始喜欢上这个未来的妈妈了。最终,一个新家庭组织成功了,女儿与后妈的关系非常融洽。

上面这位父亲非常明智,他给女儿做思想工作,解除她的担忧,真正尽到了一个父亲、丈夫的责任。对那些希望再婚的父母来说,也应该尝试着做好各个方面的思想工作,让大家都接受彼此。当然,让孩子喜欢后妈(后爸)是有点奢侈的,但是孩子起码应该尊重对方;这样一来,自己未来的另一半才能善待孩子,使新家庭有了和平共处的前提和基础。

其实,后妈、后爸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可怕。人们之所以抱有某种偏见,只不过对某些问题扩大化了。有的后妈、后爸不能善待自己的继子女,孩子的确会有这种担心,但是做为父母的成年人不能这么想,而应事先打好预防针,让孩子以平和的心态接受为来的“新爸爸”或”新妈妈。

比如,父母可以给孩子讲解林肯与后妈和谐相处的故事。历史上,林肯的后妈不但承担了以前由林肯做的全部家务,还鼓励他多读书,通过学习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就这样,林肯在生活上得到了悉心照料,学业上也大有长进。更重要的是,这位后妈还教育林肯学会宽容别人,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路越走越广。这些良好的教育,使林肯受益终生,为他以后的人生铺平了道路。后来,林肯成功当上了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与后妈的支持和教导有很大关系。

让孩子了解这样的故事,可以帮助他们化解心中的恐惧和错误认识;当孩子以友善的态度对待后爸后妈时,对方也会乐于融入新家庭中,建立亲密的关系。其实,人心都是肉长的,父母引导孩子改变顽劣的行径,最终能帮助他们走上成功的道路。

总之,孩子是需要教育的,对于继子女来说,说深了不是,浅了不听,所以说后妈(后爸)不好当。在这种情况下,亲生父母就要站出来,让孩子学会尊重后妈、后爸,为建立融洽的关系打下基础。

“专家建议”

(1)给孩子介绍后妈(后爸)的优点,避免让孩子总是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当后妈(后爸)出现失误的时候,提醒孩子不能把这些老记在心里,应该想想他们的好处。对孩子进行督促、心理提示,会让他们丢掉原来的偏见,形成正确的认识。

(2)增加家庭聚会的机会,让后妈(后爸)和孩子一起做游戏、交朋友。孩子之所以对后妈(后爸)总是抱有偏见和误解,乃至产生了种中敌意,是因为大家缺乏了解,更难得有沟通的机会。通过家庭聚会,让孩子享受到家庭的温暖,让后妈(后爸)学着和孩子交朋友,没必要把和孩子的关系搞得那么敏感,才能让他们对新家产生归属感,进而懂得给父母有所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