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读家训学家教:家长必修的7堂课
10851300000059

第59章 减轻家庭重新组合对孩子的伤害

“家训”

凡庸之性,后夫多宠前夫之孤,后妻必虐前妻之子;非唯妇人怀嫉妒之情,丈夫有沈惑之僻,亦事势使之然也。前夫之孤,不敢与我子争家,提携鞠养,积习生爱,故宠之;前妻之子,每居已生之上,宦学婚嫁,莫不为防焉,故虐之。异姓宠则父母被怨,继亲虐则兄弟为仇,家有此者,皆门户之祸也。

——《颜氏家训》

“释义”

一般人的秉性,后夫大多宠爱前夫留下的孩子,后妻则必定虐待前妻丢下的骨肉。不是只有妇人才会心怀嫉妒之情,男人才有一味溺爱的毛病,这也是事物的情势使他们这样。前夫的孩子,不敢与自己的孩子争夺家产,而从小照顾抚养他,日积累月就会产生爱心,所以就宠爱他;前妻的孩子,地位往往在自己孩子之上,读书做官,男婚女嫁,没有一样不须提防,所以说要虐待他。但异姓的孩子被宠爱,父母就会遭到怨恨,后母虐待前妻的孩子,兄弟之间就会变成仇人,哪家有这种事,都是家庭的祸害啊!

“学家教”

家庭的重新组合,必然造成家庭成员之间产生新的矛盾。父母要努力处理好各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要尽量减少家庭重新组合对孩子的伤害。我们看到,有的家庭父亲或目前再婚后,孩子与后爸或后妈关系紧张,甚至出现了父子反目、兄弟成仇的情况,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愿意看到的。

1.对继子(女)有一颗包容之心

大人重新组织了家庭,最值得关注的是孩子。因为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对亲妈妈(爸爸)的怀念深入骨髓,而对新妈妈(爸爸)则抱有不信任感,乃至产生敌意。减轻家庭重新组合对孩子的伤害,不仅是大人应该具有的一种意识,也是在新家庭中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对那些“新爸爸”、“新妈妈”来说,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是很重要的,关键是对继子(女)有一颗包容之心。后妈(后爸)难做,但是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条道路,我们就应该多些爱心,多些宽容和包容之心,用自己的诚意和真心感化孩子,让他们享受到新家庭的温暖!或许孩子现在还不理解大人的做法,但是他们终究有懂事和长大的那一天,等他们明白过来,一定会对大人的做法和付出心存感激的。

有一对夫妻结婚十年了,最后因为种种原因选择了离婚,留下了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这个小女孩留给了爸爸,后来爸爸又结婚了。小女孩的后妈年轻漂亮,而且非常善良,始终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这个小女孩。

开始的时候,小女孩很难接受这位新妈妈,表现出不合作的态度,甚至故意捣乱。但是,年轻的新妈妈始终包容了孩子的不懂事,不因为孩子的做法而发怒,更没有丝毫的抱怨。爸爸看到这种情形,也非常感动,就对孩子进行耐心的开导,让她感受新家的快乐和温暖。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新妈妈的爱心和包容心终于感化了小女孩,她尝试着露出微笑、给予合作,最后和新妈妈成为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就这样,母女二人成了家里的开心果,让爸爸笑逐颜开。

做“后妈”的滋味的确不好受,但是作为成人,我们要对继子(女)有一颗包容之心。一方面,我们是孩子的父母,要包容孩子的不懂事,给他们适应家庭新环境的时间,给他们接受自己的时间,而不必苛求孩子对自己有无限的爱。另一方面,既然选择了进入这个新家庭,就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包括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以积极主动的姿态面对眼前的问题,而不是临阵退缩,甚至是与孩子针锋相对。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大人重新组织家庭以后,他们享受到的是爱和快乐;而对孩子来说,他们看到的是陌生的面孔,对亲生妈妈(爸爸)的无限怀念。因此,大人更有必要宽容大度一些,用自己的包容心照顾孩子、感化孩子。

“懂得宽容的人,实质上已经领悟了生命的真谛。”宽容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种睿智的处世哲学。处理与继子(女)的关系,需要新爸爸、新妈妈多一些智慧,面对孩子的不懂事,采取以德报怨、化敌为友的策略是一种高明的处理方法。

2.后妈(后爸)不能太在乎自己的付出

生活中,有的后妈(后爸)与孩子关系紧张,除了孩子不懂事外,这些新爸爸、新妈妈也有做事不妥当、心态不平和的地方。比如,他们太在乎自己的付出,渴望获得某种回报,当自己的良好期望不能实现时,他们就会显得不安、暴躁,甚至改变以前态度谦和、默默奉献的做法。

李丽和丈夫从认识到结婚,走过了一段浪漫的岁月,但是唯一让她烦恼是丈夫和前妻所生的孩子。这个八岁的男孩对李丽。王鑫没有预料到十分反感,这给重新组合的家庭带来很大隐患。李丽对这个失去妈妈的孩子很同情,于是暗暗下决心,一定好好对他,补偿他亲生母亲不能给他的爱,让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准妈妈。

但是,年轻的李丽没有当母亲的经验,直到和孩子相处了一段时间以后,她才发现两人相处是很难的。比如,李丽让孩子写作业,他肯定去外面找小朋友玩;李丽让孩子早点休息,他一定看书到很晚。本来希望儿子能够真心对待自己,看到孩子处处与自己为敌的情景,李丽彻底绝望了。后来,她干脆与孩子针锋相对进行斗争了,计较一时的得失。结果,两个人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了,达到了水火难溶的地步。

后来,爸爸主动找到孩子进行了长谈,批评孩子不懂事,不应该那样对待妈妈。可是,孩子也很委屈,并且说出了内心的真实想法。原来,孩子开始是对这位新妈妈报有敌意的,对她的种种关爱也态度冷淡。李丽开始并没有计较得失,确实感动了孩子;但是,当李丽渴望从孩子这里求得回报,并与孩子针锋相对进行斗争时,孩子萌生的一丝渴望又破灭了,甚至认为这位新妈妈以前是在演戏,自己上当受骗了。

从上面的故事中不难发现,父母对孩子表达爱心、给予关爱的时候,如果太在乎自己的付出,甚至期望从孩子这里得到某种回报,往往会事与愿违,让自己的付出烟消云散。其实,无论是亲生母亲,还是后妈,对孩子的爱都应该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只有这样,才能以真心感化孩子,赢得他们的信任和理解。赢得孩子的肯定是很难的,但是一旦付出就要无怨无悔、不求回报,做到了这一点,大人才能真正担当起父亲和母亲的角色。

看到孩子感冒发烧,赶紧熬了鸡汤,端到他面前,但是孩子看都不看一眼,就扬起手把碗打翻了;告诉孩子注意节俭,学会攒零花钱,尝试着理财,但是孩子却大呼小叫地在父亲面前告状……作为父亲或母亲,看到继子(女)这样和自己作对,任何人都会难以忍受。但是,既然选择了这个家,既然自己成了孩子的长辈,就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学会不求回报地关爱孩子,让他们健康成长。

实际上,孩子对自己报有敌意的时候,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父母更要学会包容孩子的不懂事,让他们真正了解自己的苦心。显然,如果父母与孩子针锋相对,对自己的得失过于计较,那么就容易计划与孩子之间的矛盾,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不计较个人得失,这是用爱感化孩子的明智选择。

“专家建议”

(1)父母要在孩子和新配偶之间扮演好桥梁的作用,一方面让孩子学会尊重对方,一方面让新配偶善待孩子,这样一来大家才能融合到一起,建立一个其乐融融的新家庭。当然,对任何事情都不能操之过急,要善于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给双方一段磨合的时间。

(2)要让孩子和新配偶具备良好的心态。人们有了积极乐观的态度,就能对事物保持肯定、积极的看法,从而有好的结果。当孩子对新家庭保持怀疑的时候,当新配偶对孩子忧郁不绝时,我们要站出来开解、引导对方,保持乐观的心态,能够正确客观看待对方,而不是抱有敌意。